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社会分工下设计的职业化
范文

    杨慕澜

    【摘 要】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详细,人们越来越关注身边的事物,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运而生了一批职业化的设计人员,其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特定目的。本文分析了在当今社会分工下的设计,构建了设计职业化的框架,并提出了培养设计职业化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设计职业化;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求新的创造;设计的本源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151-01

    一、设计的本源

    对于设计而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发明;其二便是创新,也就是改良。发明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根据人们的真正需要从而去创造一种或几种真正的功能。而创新则更注重了产品的艺术性,这是一种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单就工业设计来说,“以人为本”是它的一个重要设计原则,研究人与机器、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设计使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色彩及环境等条件更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人们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需求。这就是关于工业设计的解读。由此也可以看出设计是生活的需求的来源,并且设计也是一种适应性、有限制的选择。设计是指向未来并且是对未来无数可能性的一种探求。据此便得出一个结论:设计是来源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

    二、设计的本体

    在工业革命之后,设计真正的从手工艺、艺术中分离出来,并且开始职业化、系统化、理论化地进行创造活动。同时这也使得人类在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一系列了深刻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的新兴学科与职业,比如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而学科具有丰富的实用主义色彩。

    经历15-18世纪工业革命的爆发与发展,设计逐渐形成。这是一个过程的产物。设计在工业革命前期的发展缓慢、稳定并带有地域局限色彩的过程。而在后期,设计呈分裂式地快速发展起来。

    在19世纪时流传下来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思想。随后转向机器和技术,并产生了“机器中心论”或“技术中心论”的设计思想,这种理念使人去适应机器,并且目的是技术效率。随后到以刺激消费为主流设计思想时期,不再是注重这个产品的质量,而是强调始终用新的风格去刺激消费者,借此带动消费。但伴随着以人为中心的理念的关注,面向人的设计思想、为人的需要而设计发展起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自然中心论的设计理念,这种新的设计思想将设计看成是一个大的生态,我们都属于其中,真正意义上为人类的长远、未来生存问题考虑。

    现代生活设计逐渐从产品型经济转为服务型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差异化小这使得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源泉即是社会变革与制定政策。并且在当今社会的宏观语境下,设计表现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也应运而生了设计管理、用户研究、创新设计、整合设计、情感设计。

    三、设计的社会分工

    在历史经历了三次大分工后,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而在分工中,充分展現了人的社会属性,同时社会分工下体现的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正是马克思意义上的。与此同时打破了物质对于人的控制,实现人在自主意识上的觉醒。当然,构建完整社会分工体系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设计”的出现是在社会分工化进程中出现的分支,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更细化的社会分支。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学科,也出现了比如绿色设计、人文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其核心都是对自然资本的节约利用,并且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我们的周围,也常常可以听到看到循环利用、太阳能环保等字眼的提倡,设计师用绿色设计的概念在一步步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同样享有这个美好的家园。

    四、结束语

    这次关于社会分工下的设计的简单研究,让我更加明白了设计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和它所背负的社会使命。从找资料、看相关书籍、总结感悟的过程,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了解了很多知识。对于当今发展快速的社会而言,设计的出现,已经不再简单是为了满足人过舒适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是在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前提之上,注重人与物的关系的和谐。用可持续设计作为设计的基础思潮,比如近年来流行的以服务提到产品的概念就是如此。

    通过这次深入的探讨研究,不仅仅是深刻体会了马克思理论中关于社会分工下的设计这一知识,还学会了很多的道理。更深层次地理解了马克思理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无论是在学业上、事业上和以后的家庭上,都让我感触很深。重要的是更深刻了理解了自己专业存在的意义,坚持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这个美好的家园。同时,也非常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更容易理解马克思,马克思不再只是书本上的一行行文字。

    设计要符合当下人的简单需求,回归本我。要实实在在地站在人的角度上去思考,这样的设计才能获得收益,才能有长久的“寿命”。设计中也体现了情绪,比如一件简单的钥匙扣,这样一件日常的装饰品,会体现出使用者的性格特点,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当然,好的设计一定是犹如清风吹过般明快、洁净,让人倍感舒畅,并且是朴实无华、深藏不露的。这就十分考验设计师的功底了,要学会全面思考。

    参考文献:

    [1]柳冠中.设计方法论[M].2011-12-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