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桥》为例浅析1949年电影文艺对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范文 | 谭馨睿 【摘 要】在建国初期,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长子,其工人阶级的生产力量对于东北地区经济建設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电影作为当时大众娱乐方式之一,对于人民群众的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本文以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为例,从片中的人物,剧情,表现手法等角度出发,浅析影片映射的时代背景及工人阶级的时代力量。 【关键词】《桥》;工人阶级;主流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6-0095-01 电影《桥》是由王滨执导,于敏编剧,东北电影制片厂制作出品的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影片具体讲述了铁路总局的工人们需在短时间内修好一座被炸毁的江桥,解决前线战场的运输问题。巨大的工程量让所有人都望而却步,加之材料,物资都极为匮乏,工厂的基础设施也都大部分处于瘫痪的境况下,老辈工人梁日升和老侯头挺身而出,带领工人们从零开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最终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故事片的首次尝试,片中有些情节带有舞台剧色彩,毕竟当时大多数的文艺活动以话剧偏多,这种表现手法也能最直观贴切地向观众展示了无产阶级的敢于创造,勇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影片从内到外都是中国电影事业的一次伟大尝试,对当时人民群众的主流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工人阶级人物形象 东北作为旧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约占全国1/3,其中以梁日升为代表的老辈工人历经抗日战争,深知抗战胜利离不开群众团结的力量。戏中修建江桥困难重重,整修电炉是关键问题,梁日升便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电炉问题。这份坚持源于他对党的忠诚,尽自己所能为前线战场做好坚实的后备力量,这份热情也带动周围群众加入进来,让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了一丝生机。老胡头在片中是一名普通工人,骨子里对过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深恶痛绝,迫切希望共产党能够早日取得胜利。当时文艺作品的主旋律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无产阶级为建设新中国也需要领头人传递团结力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梁日升和老胡头就代表了这一群人,具有时代信仰的人。 从一颗钢钉到一整座钢桥,汇聚了上千名工人的滴滴汗水,影片中劳动人民最朴实的描写取材于社会的真实状态,工人阶级作为当时社会主流群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领导阶级,党和国家必须凝聚群众力量,建立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为巩固无产阶级领导政权打下坚实基础。 二、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编剧于敏在构思剧本时,以哈尔滨机车车辆厂抢修江桥的真实时事件为蓝本,结合相关人物进行艺术创作。影片以交代故事背景为开端,即战争时期需紧急抢修钢桥,领导班子全员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出谋献策建造钢炉,后因工人失误导致电炉起火,全体员工需重新施工,战胜种种困难后,结尾将剧情推向高潮,上百名工人万众一心,昼夜奋战,终于在解冻的前一秒顺利竣工。影片整体节奏偏缓,电炉起火情节是加快影片的节奏重要转折点;片中由于工人疏忽大意,用一块普通砖代替火砖,没能及时报告,导致电炉起火,造成巨大损失。设计这一情节不光是剧情需要,更是树立群众思想观念的一种方法,建设新中国是一条长久之路,东北重工业发展任重道远,光靠群众高涨的热情远远不够,踏实做好每一步才是重点。 故事片不同于其他类型片,最大的优势在于观众可以透过剧情反思当下。电影艺术是影像和声音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的思想内容,都能通过银幕直观传递给每位观众,将观众代入故事情节,理解并思考。《桥》这部影片不单是宣扬劳动人民团结力量的影片,更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统一不惧艰险,迎难而上的真实写照。 三、舞台剧的表现手法 导演王滨在执导《桥》之前,多担任话剧导演,在表演方面更侧重于台词、演技、行动三者合一的整体把控。举例影片发展部分的情节,当所有人都在为抱怨没有建炉用的白岩石,接二连三走出画面,只有梁日升留在原地,拿起面前的火砖仔细打量,让身边的工人拿来工具,测试火砖的耐热性。这一情节导演选用长镜头拍摄,让演员在行动中表演情绪,正面表现工人阶级面对困难时锲而不舍的一种精神。这种手法也是当时电影的一种时代特色,贴合群众需求,将电影艺术和话剧艺术完美融合。 电影拍摄正是解放战争时期,剧组工作人员每天就是一边拍戏,一边站岗,所有人都是凭着对中国电影事业的热爱和决心坚持下来的,这份锲而不舍的信念无论是在戏里戏外,都在《桥》这部电影中感染到每一个人。 四、结语 回看当下,娱乐产业繁杂多样,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但无论是那种形式,娱乐本身作为媒介理应传递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带给大众正能量的价值观导向,这也是当下每个文艺工作者需要不忘初心,落实自身行动,为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做出贡献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宋杰.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诞生琐忆[J].电影艺术,1995(05). [2]樊晓虹.东北工人阶级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J].黑龙江党史,1997(01). [3]王志强.建国初期大众文艺与新社会价值观培育—以年画、戏曲、电影和群众歌曲四种文艺形式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