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救赎人性”下的光辉与失衡
范文

    吴佩蓉

    【摘 要】电影《我不是药神》演员设置恰当,贴近生活,毫无保留的揭示病人生活窘境,然而过多考虑商业效果,导致失真、失深,未能称为现实主义作品。

    【关键词】现实主义;闪光;弊端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112-01

    一部由新人导演文牧野拍摄的《我不是药神》,轰动了华语影坛。虽然《我不是药神》一直备受好评,也赢得社会大多数的掌声与泪水,导演文牧野和主演徐峥更分别获得了2018年第五十五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和最佳演员。但这部电影的弊端却也是赫然在目。毕竟,在对待特殊题材电影上,艺术手法与商业效果都仅仅作为载体,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应当是由电影包裹之下的现实主义,应当是勇于揭开现实,狠狠刺醒大众的一个尖声。

    从闪光一面来讲,《我不是药神》的切入点非常尖锐,以中国现实“药侠”陆勇为原型,揭露了中国进口药天价昂贵的现实,以及为大众展现了慢粒性细胞白血病人的艰难生存,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人群体得到了一个极高的关注。

    演员的设置方面,也是十分得当。比如说,用四种演技层次揭开人物命运走向的徐峥,那场在黄毛病房前的声嘶力竭,痛哭失声无疑击中观众的泪点,提高了人物的悲欢哀乐。而人物关系对立面的警察周一围用细腻的演技,眼角的血丝,隐忍的眼神都蕴藏了他对于道德和法律的挣扎。

    女性角色方面,谭卓饰演的思慧,在领班跳舞时,报复性地大喊“脱掉脱掉”,含在烟熏妆眼里的一泡泪,诉说了这位单亲妈妈救治女儿的心酸与艰苦。再有王传君饰演的吕受益,章宇饰演的黄毛,等等。可以说,演员饰演的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应的是一群无名之辈,一群小人物。偏偏也是这些演员赋予了这群小人物尊严与希望,表现出了对世界命运不公平的抗争与奋斗,展现出了小人物“英雄”的一面。

    电影中每个人物身上的印迹,演员都能淋漓尽致地塑造出血与骨\灵与肉。这也使电影在观众眼里更加写实逼真,也使电影本身的人物关系更能够丰满,映射了现实社会因药价昂贵所引发的小人物一系列抉择与命运。

    从贴近生活方面来讲,这部电影不仅将“穷”这个窘境毫无保留地揭示给了大众,同时也促使了更多大众关注进口药是否被纳入医保的政治改革。无论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程勇”团队,还是捍卫法律的“曹斌”,或是挣扎在生死崖边的“吕受益”“黄毛”病人们,都面临着道德、人心、守法的种种挑战,也无一不在叩问着大众的心理底线,也引发了大众反思自我国家的医疗制度问题,关注当下国家提出来的医疗改革政策。

    但是对于影片的弊端,最大的便是失真和失深,这不应该因影片亮点而对差处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失真。出于商业的效果考虑,文牧野对于现实的慢粒病人形象进行了“更惨”的加工与修饰,将浮肿的真实状况变成了影片中的瘦骨嶙峋。这其实一直备受争议,虽然艺术加工无可厚非,但刻意展现“口罩”“消瘦”,又似乎太过刻意,存在了卖惨行為,故意煽动观众的同情心。还有影片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电影将研究格力宁的药企表现为了一个只注重商业利益的反派,刻画出了一个冷血的无情的资产主义形象。但在现实中的药品天价是因昂贵的关税所造成,而不是药厂的定价过高。与之相反的,恰恰是药企在现实中耗费无数世界顶尖医疗团队心血研究出的药品,救了慢粒种白血病人。并且在制作成本一收回时,立刻开放专利权,允许别的国家和团队进行研究使用。所以,大众真正应当注重的现实问题,是为何中国迟迟五年的时间没有研究出正版仿制药,为何瑞典格列宁进口药的关税昂贵,为何医保政策无法报销进口药?而不是电影所表现出的那样抨击药企,一味卖惨。打着现实主义旗号,却仅仅流于了表面,没有担当起电影的责任。

    失深。《我不是药神》与美国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相比,前者是自我救赎,后者是利他救赎。电影中,从一开始自私自利的印度神油老板到后面倾家荡产帮助病人,徐峥饰演的程勇,是选择了有利于他人的救赎,能够有这份魄力与心性,或许也是可以称作为“药神”的原因。

    但从现实社会真实的状况看,后者其实应当是中国的自我救赎。程勇原型陆勇先生,自己就说,是医疗改革救了病人的命。然而为了商业效果,这段改革被隐藏在了程勇个人的勇敢行为之下。当然,也有可能是由于审查制度的限制,不能表现出是医疗改革来挽救了慢粒国民的生命,这点只能被替换成“程勇”的利他救赎上,只能够被轻描淡写一句“进医保了”所概括。暗流涌动的时代更迭只配隐藏在刻意营造的英雄式悲剧的波涛汹涌下,这又何尝不是电影的悲天悯人向商业效果低头的结局?

    总体来讲,《我不是药神》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一部现实题材电影,中国诞生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尚且没有,或许还很遥远。但不可置疑的是,《我不是药神》打开了这类题材的先河,将民生问题搬上了大银幕,促进了大众的关注深度,也打开了大众的关注视野,撕开了以往电影所不敢触及的角落,更加鼓舞了新生代的导演尝试。

    我相信中国电影界的未来将是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精彩性,值得我们期待,值得我们欣赏,更值得我们创造!

    参考文献:

    [1]黄璐.科幻电影中的体育元素:功能与呈现[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2):43-49.

    [2]王方.“越南”电影形象的多元阐述与解读[J].传媒观察,2019,(3):49-5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