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的思考
范文

    朱保柱

    【摘 要】我们在历代经典画作中,都能感受到画家用心的绘画意图,也能在某种情感上与画家达成共鸣。展卷神游的历史画卷中,时而懵懂,时而威严,时而磅礴大气,时而内敛恬静,这都是在画作创作和欣赏中表达情感的方式。传统的中国画的情感表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是古人对世界认知的表达,对自身民族性特点的抒发。在当前社会中,提倡传统情感的表达,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画作,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画作的内涵,消退绘画中的主客矛盾。在目前中国画的创作中,如果能够了解这些情感因素和表达方式,就能调动画家的潜力,激发绘画的灵感,让个人情感更加融入到画作中,通过绘画抒发自身的情感。

    【关键词】中国画;创作;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編号:1007-0125(2019)22-0139-02

    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同时也是对思想文化的抒发。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无形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具体的画作抒发情感。环境、对象都是画作的内容组成部分,其中情感的交流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中国画的创作对画家的要求极高,画家不仅仅要将思想情感和艺术完美结合到一起,还要注重画作中“情感”的表达,将绘画中的精髓表达出来。

    一、中国画中情感的具体分析

    中国画中表达的情感,通过“拘束”到“宣泄”的过程。顾恺之画作中的“传神”到陈郁作品中的“写心”,都是对“神”的表达和发展。顾恺之中的以形写神,是描绘华中对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那么陈郁写心的神的表达,有了更加深层的含义,是绘画主体情感和气质的表达[1]。绘画中要重视客体形象的描绘,也要更加重视主体情感的表达,这种对绘画主体情感的重视并不会对客体形象失去把控。因此,传统的绘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平衡,形神的描绘是在主体和客体统一融合中表现的。

    从一定角度分析,绘画的主题情感表达和客体形象的描绘也呈对立关系。客体的形象有多种变化,难以捕捉,尤其是深层的精神更加难以把控。张彦远曾说:“纵得形似而气韵不周”,主要表达的就是形和神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画家不断感悟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才能将物体的本质显示出来,塑造出经典的人物形象。山水画中,主要体现的是情景交融,主体情感通过景致的绘画而体现在画面上,借物喻情大概就是山水画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使中国画具备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气息[2]。

    二、中国画创造中“情感”表达的分析

    (一)“情景交融”的创作方式。情感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内容,也是绘画的基本要求。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也是中国画创作的其中一种形式,这种手法的画作,不仅通过描绘单纯的景物,同时也是凭借景物的绘画过程来抒发作画人的情感。在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情感表达就是画作的灵魂,有了情感的画作,就像景物有了灵魂,呈现出活灵活现的效果。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景情交融是物象转变为意象的过程,也是艺术与思想的结合。第一,创作人对事物的观察,对事物特性的判断。第二,客观事物中融入主题思想,对一些事物赋予情感,在中国画的表达中,情感也是一种艺术类型,创作者通过自身浓厚的文化和艺术底蕴,实现物象和意象的结合[3]。比如,我们熟知的画家郑板桥,郑板桥最擅长的就是画竹,而他对竹子的理解也有其自身的特色。郑板桥对窗前的竹子观察很久,竹子的形态已经深深映刻到他的心中,然后把自己的情感赋予竹子的形态上,从而绘制出了独特的竹子形象,他笔下的竹子,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给人以潇洒的形态。中国画的创作中,还包括浓厚的民族特色,绘画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不同画家对同一事物的描绘都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元朝王冕笔下的梅花,矫健有力,带给人生的希望。金农的梅花更加清新脱俗,给人纯洁,不染一丝尘俗的感觉。

    (二)“动之以情”的意境表达方式。中国画的创作是事物与情感的结合,通过两者之间的结合提高了画作的意境。艺术境界的创作是对绘画的最高要求,也是最高的艺术表达方式。意境的表达是对艺术的描述,通过情景创造能够引得观众们产生共鸣,看画人能感受到绘画中的情感。意境表达是无形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画家情感的寄托。在中国画的绘制中,十分注重情感的表达,而意境的体现就是情感的融合[4]。对实物的描绘是中国画的艺术表达方式,意境的创造就是对情感的升华。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艺术和画家是融合为一体的,两者的融合提高了绘画作品的艺术气质,也升华了情感,表达的情感更加浓烈。如果绘画作品和画家之间无法达到融合,那么绘画的作品就会枯燥无味。“动之以情”的绘画手段,是意境、情境、心境的结合,画家情感描述的时候,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也反映了画家的性格特点,表现了画家对人生的追求和态度。

    (三)现实主义情感表达的应用。中国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生活。画作的创作情感就是画家对生活和自然事物的感受,这种情感极易受到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中国画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画家对生活的感悟。现实主义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思想的传播,也是观众情感的共鸣。中国画的创作是多种艺术的结合,语言艺术,思想艺术最终都是现实主义的表达。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艺术作品就是表达现实主义的载体,是从事物的表面观察内在[5]。现实主义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不仅是对社会现实情况的表现,也是对社会出现问题的表达,有着浓烈的生活色彩。现实主义情感的表达是人最终的精神追求,通过艺术的本质,中国画的创作也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最终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体现。中国画相比欧洲的画作,表达的意境更加深远,更加注重现实主义的表达。

    三、“情感”表达作为基础的中国画创作

    (一)少数民族主题的创作。少数民族的主题创作属于工笔画的其中一种类型,这一画作对人物的刻画有较高的要求。我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不同的少数民族也有各自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少数民族中国画的创作,在注重人物外貌的描绘时还要注重对服装的描绘,而且文化思想的表达也要到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在画作创作的过程中,要体现民族特点,呈现出民族精神,通过艺术呈现出民族精神[6]。第一,要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第二,作画人对创作的精神追求。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地区,还保留民族习俗,一些文化的保留体现出当地人淳朴的性格特点。

    (二)花鸟画的创作。花鸟画的创作更加注重物象转变为意象的过程,通过对事物的描画体现出画家的情感,也表达了画家对生活的态度。花鸟画题材的创作中,情感表达是创作的实质,是画家表达情感的工具。相比少数民族的创作,花鸟画题材的绘制有很大不同,不同环境下,画家体现的情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花鸟画题材的创作主观思想表达十分浓烈,时代背景变化影响花鸟画的艺术效果。花鸟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属于写生艺术。同时,已经渲染对提高花鸟画的艺术气质有重要意义。花鸟画的创作中,要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尤其是花朵、鸟儿的生长规律,通过线条进行花鸟形象的描绘,花鸟画一般都比较单一,通过鲜明的色彩来进行渲染,结合虚实结合等艺术说法,融入作画人的情感,提高画作的整体艺术[7]。

    四、结语

    展卷神游的历史画卷中,时而懵懂,时而威严,时而磅礴大气,时而内敛恬静,这都是在画作创作和欣赏中表达情感的方式。传统的中国话的情感表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是古人对世界认知的表达,对自身民族性特点的抒发。

    参考文献:

    [1]王国能.多元文化环境下民族题材中国画创作教学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7,28(5):128-131.

    [2]王璐璐.论书写性在东西方艺术中的表现及其在当下中国画创作中的潜在价值[D].四川:四川美术学院,2016.

    [3]孙超龙.中国画艺术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6.

    [4]高晟.浅析中国画创作中的艺术情感价值问题[J].美术大观,2017,(7):54-55.

    [5]王勇.漫谈中国画的形式语言与情感表达[J].美术,2018,(12):147-148.

    [6]刘宇阳.中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8,(4):15-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