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中国画的古往今来
范文

    秦晴

    

    

    

    中国画以中国文化和哲学为基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人文内涵,不仅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画的核心体现的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而新时代的国画家要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思考和重新认识,以古开今不断发掘实践在保留传统上力求创新。

    一、回顾千年历史,论经典

    中国画从中华文明开始以来就已经出现,中国画有着自己的史诗般传统,它是特定的历史时代产物,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艺术范本,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从夏商周时期的四羊尊青铜器到秦汉时期的兵马俑、壁画、画像石到唐代人物的《沾花仕女图》、阎立本历史题材的《步辇图》再到敦煌壁画的伟大工程,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性。

    《步辇图》是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因仰慕当时大唐文明繁盛,派使者到长安通聘。图中所绘是使者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宫女簇拥唐太宗而坐,生动细致的刻画了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阎立本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高无上,运用对比手法衬托表现。其中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她们所执扇或抬辇、有侧有正、或趋或行的体态以此来映衬唐太宗的高大、深沉与凝定;二是以使者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和蔼可亲,端肃平和之态。用正反两衬突出了唐太宗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图中不设背景,构图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古代中国画不仅在作品的题材上具有历史性,从作品的构图、技法、用笔上更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蕴含其中。中国山水画就是典型代表,一、山水画与中国“道”的思想密不可分。“山水”不仅是自然的代名词,而且还承载着多样的精神性使命,契合天地的“道”、求仁求得的象征。刘宋时期有名的“高士”宗炳认为“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中国传统中所讲“道”和人和自然相通,正是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意。二、中国画讲求“气韵”。注重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以“神”来刻画形体,力求神形兼备。南齐的谢赫提出的著名“六法论”中其中重要一论就是“气韵生动”,中国画山水画重在布局、构思和造型,但是“气”贯穿整幅画的重要点,这个“气”来源于画作者本身,画家的个人气质直接影响着画中的气质。山水画的“气”主要体现在境界里,作画要让画中的山水具有生命的特征,这种“气”不仅表现在作品的画面上,更表现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用笔,技法,眼、心、手合一,写意画中更是屏息运气,把握运笔节奏的快慢,一气呵成。画中的“道”“气”是中国画的主要特质,也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重要原因。

    石涛的《狂壑晴岚图》可谓是将“道”“气”运用的淋漓尽致。图上的那首七言古风,信手拈来,直抒胸臆,畅快淋漓,豪放不羁跃然于字里行间,“千峰万峰如一笔,纵横以意堪成律。浑雄痴老任悠悠,云林飞白称高逸。”活脱脱就是石涛本人。画面下部深山密林,竹林森森,茅舍错落,清泉急湍与远山的瀑布相互接应。山谷之间,茅舍之中,还有一文人高士正挥毫书画,想要消极避世,归隐山林,追求安逸超脱的生活,沉醉于自然之间,正是合乎老庄之“道”。画的上半部分画山水,大笔扫出远山,山气浑然一体,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整幅画用笔狂而不燥,收拾十分精心,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高有低,皴染,勾勒,泼笔变化无穷。他全靠激情驱动毛笔,直接从生活中获得对自然山川的感受,仿佛自身气功在自动发功,已经不在意识的控制之下。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幅画,山壑的空,当其无,有狂之用,这正是中国哲学的精髓所在,古人云:“虚白处乃‘灵气之往来。”这是中国画的奥妙所在,有了这些画面才真正的有生命力,有灵性,称之为“活画。”中国画在古代已经达到一个艺术的顶峰。

    二、展望中国画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美术在思想解放的先河中冲锋陷阵,力求突破与创新,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文化全球化,前几年中国传统艺术受到严重冲击。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因经济前景不可观正在大量的像灭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洋媚外”,有多少人会拿毛笔,会用毛笔?难度这种蕴含中国历史、文化、哲学传统艺术要只存在于少部分的圈内人中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如何继承与发展,中国美术应该怎樣前行?怎样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这些成为艺术人不断热议的话题。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领导人上台以来,不断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2013年思政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2016年十八大中提到的“四个自信”都在不断强调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积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中国画界也是奋力耕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就其创新的拓展和不断深入,在社会上影响重大,已经形成与油画并肩对峙的另一座艺术高峰,对我国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新时代国画力图从作画的各个方面寻求创新。在题材内容,表现技法,思想观念,艺术风格上,小到身边人物大到历史事件,既有生动丰富的生活形象,又有气动山河的史诗巨作,还有复古表现文史典籍的经典佳作。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擅长运用生活当中的小人物,小姿态,细致入微,深入刻画,他的《舞之憩》描绘的就是三个跳舞的女孩休憩的小画面,整幅画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画面主绘少女兰花指牵引针线,姿态优美,旁边的两个女孩动态放松自然,三者形成优美组合,构成了一种优雅小清新的状态。何家英继承了历代人物画的优秀传统,同时还汲取了西画中的造型,染色的特点,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开创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新风格。

    还有一大批在题材上重现历史事件的优秀作品,如表现农民起义的吴山明等人创作的《大泽聚义》,表现先秦时代重大事件的梁时明等人的《李冰与都江堰》,表现帝王盛世的杨晓阳创作的《唐太宗纳谏》、马鑫的《汴梁繁盛图》、戴宏海的《乾隆南巡》,表现古代制度的吴一萧等人的《科举考试》等等。其中《李冰与都江堰》就是描绘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在四川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人民的事迹,整幅画尺寸270cm×532cm可谓是巨制,场面宏大,人物形象各有姿态生动活泼,画面有虚有实,有静有动,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融入其中,将文学历史转化为单幅视觉形象,充分发挥艺术想象,构造符合历史新面貌的视觉艺术,这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西画的影响下,在改良主义的推动下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消蚀和破坏,传统中国画中从不使用“造型”和“素描”这两个词,因为“造型”不能从中国画意象神似中独立出来,它像是中国画中谈论的技法。素描的学习在写实能力上虽有裨益,但是否偏离了中国意象绘画中对“神似”的偏离?中国画的练习和训练中,要不要学素描至今仍有争论。其实,造型,素描都仅仅是一种绘画的手段和方法,能否在中国画创作中发挥作用,关键还是作画者本人能不能有分寸的拿捏和使用,使之达到画面效果以及画中传达的思想。这种学术之争不只在国画中,也不止是现代才有的,海纳百川,辩证上升这是对中国画发展大大有益的现象。

    古代中国画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现代国画家不能故步自封只满足与前人的探索经验范围,要敢于打破常规,在新时代多元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画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新阶段,中国画家更应不断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潮流,获得新的创作灵感。关注美术教育,关注青年人的艺术创作,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关注时代,关注世界,引导大众,提高对中国画的认识与学习,扩大中国画画家的基数,鼓励大家共同学习创新,思维碰撞。在中国美术事业上继续前进,为中国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作为年轻一代中国画家更应积极探索,深刻意识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扎实传统中国画的理论基础,辩证借鉴新材料,学习新知识,保留优秀传统的同时勇敢创新。中国画画坛坚持内在核心与外部技巧的不懈探索,未来的中国画肯定会在传统的土地上再次开出更美丽更迷人的花朵。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