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大千《人间乞食图》研究 |
范文 | 王景兰 摘 要:张大千的《人间乞食图》作于1973年。文章详细分析阐述了历史上《乞食图》的作品收集以及意义解读,分析了《人间乞食图》的创作背景、绘画风格,以此对张大千作为一个具有文人情怀“职业画家”内心所经历的种种情愫以及心态的变化进行研究,揭示其内心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关键词:张大千;职业画家;乞食;人间乞食图 一、历史上《乞食图》的作品收集以及意义解读 在中国文人传统中,“乞食”一词具有多种含义。所谓“乞食”,是指佛教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为滋养色身,向人求食。佛法中有 “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一说,因此以前有人把和尚称为“乞士”,“乞食人间”是僧人修道于人间的一种修心方式。與乞食相关的作品如《乞食图》《乞士图》《归去来辞》等作品成为古代画家经久不息的题材。比如苏东坡《和陶乞食》诗云:“鲁公亦乞米,炊煮尚不辞。渊明端乞食,亦不避嗟来。”清代画家罗聘也有一方“画梅乞米”印,其意思与佛家之“乞食”应是一样的。备受文人崇拜的陶渊明亦有《乞食》一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诗句语言虽然平淡无华,却蕴含着人性美丽的光辉。整首诗叙述了诗人陶渊明一次由于饥饿出门借贷,并得人遗赠、留饮的事情。从诗中不难看出,所谓“乞食”,实际上是“借”或请亲友“遗赠”。乞者,借也,借什么,借书。乞食即借精神的食粮,脱贫以言志,为书而乞。但是,陶渊明毕竟不是一个普通农夫,其诗中之叹贫,传达的乃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心声,一个弃官归隐者,对自己社会角色的改变,不断反思,一再内省而发出的感叹。 乞食的心态,在士人最困顿的时候则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力量,比如陈洪绶的《乞士图》。崇祯十二年,居住于杭州西湖畔的陈洪绶满怀报国之志。尽管当时国家混乱,他还是准备第二次沿运河北上进京,希望可以了遂多年举业之愿,进京前他去拜访老友张岱,二人泛一叶小舟于西湖之断桥边共饮而醉。之后在杭州的居所绘制了一幅《乞士图》。这正是一个以一名乞者的心境,表明自己对朝廷和政治的极度失望,大约也是此时,他彻底地断绝了功名之念,打算以书画立命。 张大千一生放荡不羁,与传统文人依附于政治不同的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在二十世纪政治的大变局中能够超然物外,独善其身,然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也是此一时期画家群体的命运悲剧。在张大千看来,“乞食”虽是一种颇为辛苦的“行当”,但却是自己能够独立漩涡之外的努力选择,至少是部分地完成了他的自我精神独立。张大千“乞食”的行为,正与陶潜“不食嗟来之食”具有同样的精神价值选择,其《人间乞食图》的意义应从陶潜而来。 二、 张大千《人间乞食图》研究 (一)《人间乞食图》创作背景及画面分析 张大千《人间乞食图》创作于1973年,它是张氏在七十五岁生日时的一副自画像。此时的张大千生活历经沧桑,事业功成名就,但他长期居住于海外,曾经辗转多国,心里总有一份遗憾与牵挂。于是张大千将自己到各个国家办展览卖画的生活自嘲为“人间乞食”,还以此刻了一方印章。75岁的他仍难以释怀,于是作此图。自画像中张大千居士持杖托钵,点出“乞食”之题,但人物精神矍铄,气度浩然,丝毫未露让人怜悯之态,反使人肃然起敬。只有饱经风霜,真正得到大智慧的心灵才能拥有自嘲的气度,张大千自嘲是对世界的看透,亦是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它既有张大千对佛家因心修道的践行之意,又有张大千对陶潜高士之风的崇拜之情,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张大千对自己一生的精彩总结。张大千逝世后,秦孝仪接管摩耶精舍,在重新规划摩耶精舍时,将《人间乞食图》刻于石碑上,置于梅丘附近,可见此画对张大千的意义之大。 张大千的自画像创作是对传统肖像画的一个突破,他把关注点由“他人”转化成了“自己”,由对“他人”的吟咏歌颂转为对“自己”的关照关注,并强化视觉和情感的感受,就像他在山水人物画中加大了人物的比重一样,这也是一个深刻的变化。这也许是他受到所宗法的石涛作过自画像的启发,也许是多国游历后受到西方艺术家自画像的启发,不论如何,张大千的人物画创作把关注点由虚无缥缈、旷谈高逸的隐士情怀拉回到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让作品多了“人间烟火”。 (二)《人间乞食图》意义解读 张大千《人间乞食图》,对其解读具有多种含义,它是张大千在七十五岁时的一幅自画像,它既有张大千对佛家专心修道的践行之意,又有张大千对陶潜高士之风的崇拜之情,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张大千对自己一生的精彩总结。笔者倾向于认为,张大千此作貌似以“乞讨”来自嘲,实际上它具有更加深刻的含义。 张大千1899年出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科举制度废除后,读书求学之人开始群体性转向社会就业,于是绘画逐渐成为社会比较普遍的一种职业。当时中国社会的大画家、知名画家,作为以绘画为职业的群体中的领导者,他们的身份具有重要社会属性和公共色彩。在面临外敌入侵、国破家亡和社会混乱的时代,中国当时的画家们以独特的绘画方式对中国前途与命运进行着思考与实践。张大千身处大革命时代,其生活来源必须靠卖画获得。20世纪30年代,张大千旗帜鲜明地提出“职业画家”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传统中国画由文人的小圈子艺术转为“公共”的“国粹”以及“传统文化”之后,由于画家身份由文人转向职业的不彻底性与矛盾性,使得画家本人的身份在社会转变大潮流中一直拉扯于文人与职业画家之间,成为一个在商业画坛上职业的“文人画家”。张大千就是典型的“文人画家”,他身上的这种矛盾在20世纪连年战争以及长年漂泊海外的孤独经历中得以强化。 张大千提出“职业画家”的身份,承认了画家“商业化”的存在,画家通过绘画在市场上进行价值交换,但同时他又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在他漂泊海外,居无定所之时,鬻画为生、奔波劳苦的体会自是深刻,尤其是年老体衰之时,他对自己“职业画家”的身份有了深深的体验。张大千虽然以文人高士作为自己的精神模范,但实际上他既没有同传统文人那样集政治、经济、文化权力于一身,也没有西方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地位和身份自由,而是在中国画坛大转型的背景下,在个人精神自由与中国画坛现实的羁绊下挣扎。他既无法实现西方艺术家由于职业化而取得的独立之地位,又不能实现传统文人对精神乌托邦的追寻,反而在二者之间纠缠,虽功成名就,但内心依然难平。他虽有感于职业画家的无奈,但也坚定表达了自己对精神独立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人精神的膜拜,《人间乞食图》的意义正在于此。 三 、结语 在20世纪,中国画家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实现从文人身份到独立的以艺术市场生存的画家身份的转变,绘画的题材、风格、技法都已经走向自由,但是已经失去了传统文人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保障,而成为艺术市场裹挟下的单独个体。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张大千的很多作品减弱了绘画的文化的意义而流于经济价值。 裹挟于社会巨变大潮中的张大千,在各种夹缝中艰难地保持自己独立的身份地位。与传统文人依附于政治不同的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在20世纪政治的大变局中能够超然物外,独善其身,然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在张大千看来,“乞食”虽是一种颇为辛苦的“行当”,但却是自己能够独立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努力选择,至少是部分地完成了他的自我精神独立。张大千 “乞食”的行为,正与陶潜“不食嗟来之食”具有同样的精神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1]王鹏.张大千绘画鉴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唐波,周芳利.论张大千画家之画的精神内涵[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 [3]李溪.天下谁弗乞者——从陈洪绶《乞士图》看明末清初士人心态[J].艺术论坛,2014(5). [4]王国璎.陶诗中的叹贫[J].文学遗产,1993(4). [5]任颖颖.论仇英绘画的文人趣味——兼论明中期后职业画家与文人画家的合流趋势[J].美苑,2007(4). [6]魏正申.乞食诗论略[J].六盘水师专学报,1990(4). [7]刘国军,罗宗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四川画家张大千绘画思想论略[J].文艺争鸣,2011(5).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