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情境作业激活学生表现潜力的探究
范文

    邵璟

    摘 要:高年级学生的表现能力存在“低幼化”问题,通过对学生原因分析,探寻课文情境作业练习点。本文从添加式、组合式两种情境作业展开活动,以此激活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关键词:表现潜力 添加式情境作业 组合式情境作业

    一、问题描述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把握好学生美术技能学习的度,将美术技能和美术表现潜力很好地结合起来。

    高年级学生处于视觉写实期,他们的作业表现开始向写实方向转化,注重所描绘事物的逼真性、立体感。由于多种原因,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多数表现为美术技能水平偏低,美术表现能力与低段学生差不多,存在“低幼化”问题。以造型·表现类作业为例,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平面化的构图。在高段作业中,学生所画事物缺乏前后关系而处于单一平面上:人物大小统一,树木楼房似列队士兵,没有高矮之分;场景平摆,没有前后穿插关系等。近大远小、主次轻重等生活经验和构图原则,在他们作业中很难表现出来。

    2、程式化的造型。在绘画造型上反复出现程式化的绘画形象:画树木用一个大圈代表树冠;画人是光脑袋、没衣服和表情;画草用折线或三根线概括,好似机器生产出来的。

    二、原因分析

    1、时间短

    经过问卷调查,速度快、质量优秀的学生需要两节课的时间完成。不少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往往出现不上颜色、构图不完整、造型简单等情况。

    2、随意化

    美术作业布置后,教师基本放手不管,学生爱怎么画就怎么画,画好后教师打个等级就了事,因为画的内容泛化,导致学生创作表现缺少有效目的和有效指导,学生的整体绘画水平提高缓慢。

    3、忽视感受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发觉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远非几个几何图形就能够全部表达,但是他们的构图、造型、色彩等艺术表达能力还跟不上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的作业不能较好地表达其所知所想,这时他们往往会遇到来自两方面的否定性评价:一是来自外界,如教师、家长;二是来自自我,认为自己没有天赋,进而产生畏难情绪。两种否定相互强化,结果就是学生既不相信自己的感官,也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只求用简单易行的简笔画能够完成一个个要求各不相同的美術课堂作业。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使得五年级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得到挖掘激活?

    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从《美术课程标准》和《尹少淳谈美术教育》中找到方向:“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和个性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让课堂作业变得有趣味性、有艺术性、有生活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良好发展,达到激发学习积极性目标。”原来,情境教学不仅仅用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也可为作业创设精彩内容。

    那么五年级的两册教材中到底有哪些值得创设情境练习点?开展情境作业的教学有哪些方法?于是教师借助图片,设计缺失内容,向作业深入、创新上发展进行实践探索。

    三、设计思路

    情境作业是教师有目的、有意义的设计缺失内容,融情境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使学生的练习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技能、兴趣、材料等方面入手,激活他们的美术表现潜力。

    (一)梳理重点问题,构建大版块

    初看五年级两册教材的“造型·表现”课文有《悠悠老街》、《飞天》、《童谣童画》、《弯弯的小路》、《光与影》、《植物写生》、《手绘校园招贴》等,这些课文的绘画作业最能体现出现有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经验和表现水平,是“低幼化”问题集中再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探寻每篇课文的情境作业练习点,依托教材梳理出四个版块:

    解读 《植物写生》的作业要求,梳理出两个知识点:一是叶子的转折面表现;二是叶子的重叠关系。纵观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他们的作业表达不出课本的要求,以上两个知识点是本课需要重点解决的。

    (二)细分作业问题层次,组织小版块

    当每个版块构成课堂作业的练习点,需要确定重点问题,进一步细化目标,作出问题层次的细分,按知识和技能的难易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递进分出几个层次,把问题层层细化,构成同一版块内问题体系,从而提炼出可用于教学的图例小版块。

    图例问题的设计:

    以《植物写生》一课作业为例,进一步设定以下小问题:

    ①你会画树叶,能画出什么是叶子的转折面和重叠关系?

    ②怎样用线条、面去表现有转折和重叠的叶子?

    ③为什么有转折面和重叠关系的植物会更加生动?

    处于美术转型期的五年级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在不断提升,太过简单的绘画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教师在梳理问题时,设置“思维量”的小问题,刺激学生的感知,诱发他们积极地思考,对植物的直接感受过渡到写生的审美体验,构筑最优化的学习状态,使作业表现更添智趣,也更具挑战性。

    四、推进策略

    情境作业设计的四个版块里,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依据解构到建构的学习经验推进模式,笔者采用了两种作业设计体系的推进策略:

    (一)添加式情境作业直面技能困扰的策略

    运用添加式情境作业,是利用身边图片运用添加创作,可以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体验到美术表现所带来的成功感,找到美术技能与表现潜力之间的平衡,激发学习兴趣,是以体验和实践为前提的教学活动。

    【主题案例说明及分析】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弯弯的小路》,学习建议:用写生或记忆画的方法画一条由近到远的路。

    图例分析:采用课本P23中的第一张风景图和学生作品《林间小路》,从图片信息中获得用美术作品感知、感悟画家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及表现方法,生活情境图片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图示传递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具有学法指导意义。在添画时不仅需要将路面画出纵深感,改变学生以往直线型排列画法,同时还需要画出周边景物具体形象,避免简笔画的现象出现。采用图片进行添画起到提示作用,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构图、造型等绘画要求。

    情境作业推进流程:首先从图例添加弯弯的小路与周边静物,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引导他们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接着链接生活中的透视现象,继而走进图例中的风景,思考路边有哪些景物,是否也符合近大远小的规律,理解近大远小的原理。穿行在图例的画面中,学习构图的方法、景物的安排,进行表现的探究,无形中深深吸引学生,引发他们对作业表现的需求和创作欲望,最后展评与小结。

    情境作业推进流程设计如下:经验唤醒→经验体验→经验重构。

    (1)经验唤醒:通过多元感官感受提供的图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最直接的感受。

    (2)经验体验:在再创性的情境中进行再创造实践,拓展学生的视觉思维,学生在情感、角色体验、情景融入中再现表达。

    (3)经验重构:整合自己的经验,通过个性化的表现元素,如色彩、线条、材料等呈现出来。

    推广课例:通过第一个阶段实践后,笔者对情境作业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在《中国传世名作——名画之联想》、《飞天》、《线描人物》等课文里进行相应实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组合式情境作业直面创作困难的策略

    组合式情境作业,是通过图片单元组合、移位,或变换视角,组织学生对多变的情境作业进行观察研究、引发想象,以此挖掘他们潜在的美术表现力,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是创造应用和拓展深化的一种教学形式。

    【主题案例说明及分析】引用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奇思妙想》,学习建议:用素描的形式设计一个奇妙的图像,并说说自己作品的创意。

    图例分析:处于视觉文化时代,与文字相比图像更具优势和吸引力,把图片应用到作业中,发挥出妙不可言的作用,而学生置身其中却浑然不觉,老师帮助他们搜集图像、认识图像、利用图像进行再次创造表现,激发表现热情。在学生有了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技法难度,把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调动起来。

    情境作业推进流程:通过几张图例出示,给学生的作业提供视觉素材,他们尝试绘画事物,在组合过程中学着采用转换、分割、重叠等设计方法,形成不同创意的图形。然后组织学生素描上色,达到逼真、生动层次。最后展开评价,使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

    情境作业推进流程设计如下:原始图式→元素提炼→设计创造。

    (1)原始图式:从搜集图例出发,激发学生原先储存在大脑中的绘画图式。

    (2)元素提炼:归纳主题图例的特性,通过异质体验或渗入其它视觉图例,发现有差异的绘画元素,然后进行创意改变。

    (3)组合创意:通过设计方法提炼后整合创作的其它元素,产生创造构思,设计出新形象。

    推广课例:通过第二个阶段实践后,教师对情境作业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在《字母设计》、《光与影》、《图形创想》等课文里进行相应实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小结:无论选择怎样的表现手段,美术创作过程和作品呈现的基本美术法则是相通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想法不错,但作品的表现力、形式感比较弱。由于添加式、组合式的作业表现本身极具形式感,因此需要将构图意识和基本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应用作为基础内容,通过一系列的线条、空间、构成分析和练习,突破学生在画面整体构图和形式方向的瓶颈,使学生的作品整体质量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

    基于情境作业美术主题生成课的应用实例

    【主题】植物写生——绿萝

    【教学目标】表现绿萝叶子的不同生长状态,在已有的绘画基础上,借助图片提高学生表现力和空间的处理能力。

    【添加式情境作业教学片断】发下课前教师准备好的图片——简笔画绿萝。

    师:观察绿萝,说说图片里画的绿萝有什么不妥之处?

    生:画的叶子不生动,形状都一样。

    师:那你们平时画的叶子是不是跟这个一样?

    生:是的。

    师:那怎么来改变这一状况?

    生:叶子长得应该不一样,除了我们画的舒展开来之外,有的叶子垂下,有的卷起来,有的看到一半……总之,它们处于角度各不一样。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说明我们能看得到,就是画不出来或不想画。为什么呢?

    生:因为太难,叶子很多很复杂。

    师:给大家三分钟,请修改图片中2—3片叶子,画出转折、翻卷等形状。请注意这时的叶子线条和面跟原来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看到的面比原来的叶子要窄、短,线条弯曲、起伏比较大。

    师:以这样为例,请添加绿萝周边的叶子,你发现叶子的空间有什么變化?

    生:前后的叶子有遮挡关系,有大小变化。

    师:这节课里,我们掌握了哪些绘画技法?你比以前有提高了吗?在今后的创作中,你会更加生动表现植物吗?

    【课后反思】从发下图片到完成作业,整个过程用时25分钟。但这25分钟时间里,教学效果非常好,通过添加式作业辅助,老师分阶段引导,层层深入,学生逐步掌握表现技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效避免学生目的性不强草率完成作业问题。与同行班级花费二节课时和作业的质量相比较,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就非常轻松、效率高,充满智趣。

    情境作业的运用,为美术作业的指导丰富了方式和方法。在它的辅助下,作业质量慢慢得到提高,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有信心。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创作水平在逐渐提高时,对美术表现欲望更强烈,会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步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实践与创新》.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2]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鲁璨.《影响学生美术作业质量的教学成因和对策》.《中国中小学美术》,2016

    [5]纪雪华.《提高美术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探索》.《中国美术教育》,2015

    [6]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湖南出版社,2010

    (绍兴市上虞区沥海镇中心小学? 浙江绍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