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美术人类学视野下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范文 | 梁冰 王册 [摘要]本文旨在从美术人类学视野下,研究如何开发利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在课程开发中把广西民族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与美术课程紧密相结合,以教学实验研究为手段,以培养民族自豪、审美能力为目的,利用现代多媒体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达到紧随时代步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关键词]广西;民族艺术;民间艺术;美术课程;美术人类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术人类学视野下,关于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其内容相对广泛,横跨人类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基础是为数不多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美术文献和资料,研究重点为民族民间艺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主要有织锦、绣球、刺绣、铜鼓、雕画、陶瓷、画扇、编织等,它们既是广西人民谋生的手段,也是八桂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中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壮族铜鼓习俗、瑶族服饰、陶器烧制技艺等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而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为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纳入美术课程中,不仅是推进“非遗”进校园的重要途径,亦是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方法。创造性和经常性地利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能够直接补充鲜活的视觉文化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利于学生了解广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主动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并对改善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民族文化消融、民族习俗淡化等问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设定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目标的原则 一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首先学生受传统美术教育影响,在艺术学习过程中偏向于形象思维,这显然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独特的特点大都直观表现在其造型与色彩搭配上,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美”。学生是学习主体,因而设定课程目标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要抓住时代性的原则,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目标的设定应充分考虑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显著特征,利用现代社会的各种媒介(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从学生熟知的艺术现象、热点问题等切入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艺术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理解其历史意义和发展窘境。 三要突出民族性的原则,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课程教学首先应与基础教育接轨,然后发掘具有民族特征明显的资源,重视“艺术审美教育”,进而使学生“具备跨文化视野,能够从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多元文化并存的意义,培养热爱中国美术和文化的感情。” 二、选择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内容的策略 一要抓住重点,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受课时、人数等自变量因素的限制,为了尽可能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比如已经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壮族织锦技艺、瑶族服饰、陶器烧制技艺等。 二要主动质疑,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敢于质疑,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应选取一些有争议性的艺术作品、事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讨论,并且告诉学生“艺术”有时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三要重视审美,迄今为止,在广西区内大中小各类院校中开设有关于“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的还不多。美术课程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审美能力”,因为审美能力是学生鉴赏“美”的主要能力。所以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与教学中还应保持原有美术课程对“艺术鉴赏”及其教学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开展广西民间民族艺术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是教学形式以专题探究为主,无论什么艺术课程都是一门重在“思辨”的课程,但由于自变量因素的限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当需减少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直接从问题入手,开展专题探究,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或适当增加教师与学生讨论机会,加强交流互动学习能够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二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特点的形成有历史、地域、人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是广西各个时期的艺术家、民间艺人在创作、生活中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长期积累的结果。让学生学习理论就是让学生学习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及时解决学生创作中的问题和疑惑,并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特点,甚至还可以拓展其他学科理论。 三是能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广西有许多优秀的社会机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协会等,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美术馆、钦州学院陶瓷专业、广西展览馆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借鉴其他优秀教学经验,邀请专家、学者做学术讲座等形式可作为教学方式。 四、进行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评价的策略 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方式: (一)针对大学生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评价的策略 一是论文或研究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相关的论文或者研究报告,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发现学生独特的见解;二是举办总结性主题沙龙活动,通过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老师沟通、学生与专家交流的多种形式,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 (二)针对中学生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评价的策略 一是模拟课堂展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种类分层小组,通过图书、网络、新闻、访问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对这种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介绍;二是独立或合作完成简单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作品,并将自己或团队的作品带到课堂上与全班分享等。 (三)针对小学生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评价的策略 一是通过文字评价,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民间艺术作坊等写观后感作文,从观后感作文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思维和学习方法;二是通过图像评价,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作品,通过学生绘画作品对学生进行评价。 结语 我们通过研究如何开发利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并在课程开发中把广西民族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与美术课程紧密相结合,针对这些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的策略并加以实施,以教学实验研究为手段,以培养民族自豪、审美能力为目的,利用现代多媒体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达到紧随时代步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梁冰 王册,广西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