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浪漫主义绘画的创作过程及代表作欣赏
范文

    李嘉婕 曹磊 朱宇婷

    

    

    

    摘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出现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流派,还是先进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西方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个性思潮得到解放,这在浪漫主义绘画中得到充分的表露。无数恢宏的卓越杰作在这一时期接二连三地诞生,它们再现当时欧洲那段热忱的美好时光。本文阐述浪漫主义绘画的形成原因、创作过程,并赏析代表作品,旨在为人们深入了解浪漫主义绘画提供参考。

    关键词:浪漫主义绘画;创作自由;情感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02

    1 浪漫主义的形成原因

    1.1 自然原因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造就了一种多元化的思潮——浪漫主义。19世纪20—40年代是它的流行时期,而30年代则是它的鼎盛时期。浪漫主义受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及欧洲启蒙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与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这也是它形成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背景。

    1.2 人为原因

    19世纪,法国民众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经济促使了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生。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法国的经济虽然逐渐恢复,但人民的生活依然困苦,物质矛盾显著。而且启蒙运动宣传的理性王国的梦想破灭,引发了资产阶级文学界中一些先进分子的同情。资产阶级是新兴的社会力量,民众的自我意识和尊严在与当时的封建专制和宗教控制的反抗斗争当中逐渐觉醒。这是一股伟大又新兴的历史潮流,足以体现当代文化艺术思潮的开明。

    2 浪漫主义绘画的创作过程

    2.1 浪漫主义绘画的选材

    浪漫主义绘画注重人文精神,强调艺术家个性的解放,常选材于中世纪传说、文学名著和当时社会现实中的重大事件。浪漫主义绘画艺术主要表现作者自身的个性,且注重情感,画家把抒发情感放在创作的首要位置,于是他们开始在传说和名著中找寻创作灵感。浪漫主义的奠基者费朗西斯科·戈雅[1],以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出了轰动英德两国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这也是其代表作。而泰奥多尔·籍里柯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2],为浪漫主义艺术走向现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作的《梅杜萨之筏》是浪漫主义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也是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史上的里程碑。画作描绘了战舰梅杜萨号驶往非洲途中,在布朗海域触礁沉没后,幸存者们在木筏上漂泊的场景,直接批判了法国政府的错误决策。画中幸存者们在木筏上挣扎、呼号的凄惨表情深入人心。画面采用金字塔构图法,严谨又充满律动,人体塑造坚实有力,光影对比强烈,色调阴郁,展现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而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但丁的渡舟》则是根据名作《神曲》创作的。整幅画颜色鲜明,笔触豪放,极具影响力。

    2.2 浪漫主义绘画的情感

    浪漫主义绘画把敢爱敢恨作为首要条件[3],高度宣扬“信仰高于理性”及“感情高于理智”的观点。同样,情感和幻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幻想就是个性感情的具象化,于是画家们利用画面上的色彩表现自己内心的幻想世界。画家戈雅的《理性入睡产生梦魇》用富有活力的构图和桀骜不驯的笔法,挑逗性的表情和放松的姿态,体现了画家对自我独创性和浪漫主义精神的探索过程。画面暗喻人们追求精神、情感甚至是夢魇的释放,提倡主观性和自我表现,抒发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其后期画作《农神吞噬他的孩子》,则揭露了人性残忍的一面,反映出了画家内心的阴郁和愤懑,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强烈不满。浪漫主义绘画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使人们的个性、情感和想象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解放。

    2.3 浪漫主义绘画的创作手法

    浪漫主义反对官方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美术,重色彩和色调对比,轮廓处理灵活,笔触奔放,主张创作自由和艺术独创,强调艺术幻想和激情,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卡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就运用写实和象征结合的手法[4],创作了《两人观月》和《海洋上的月亮初升》等一系列风景画。他将自己主观臆想融入画中,借助笔触和色彩的呼应赋予画作内涵,从而表露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的深沉。卡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主要追寻情感的表达与个性的展示,绘画语言不拘一格,是西方绘画史上的泰斗[5],也为19世纪后期印象派的出现创造了星火。

    3 代表画家及作品欣赏

    3.1 费朗西斯科·戈雅

    费朗西斯科·戈雅作为18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代表作不计其数,1799年的《理性入睡产生梦魇》就是其中之一。画面中心的戈雅在一张写字桌上沉睡,周边包围着各种危险的夜间动物。其中,猫头鹰象征着愚蠢[6],蝙蝠象征着无知,它们随时准备对沉睡的人发动攻击。这幅画用低明度、低饱和的色彩进行描绘,以素描的画法塑造人与动物,夸张地突出了动物脸部的狰狞。狰狞的动物和平静的人形成了一动一静的强烈对比。画作暗含两层寓意,即“离开理性的想象,会产生可怕的怪兽。但若同理性与想象相结合,便会幻化出艺术,催生奇迹”。

    3.2 泰奥多尔·籍里柯

    泰奥多尔·籍里柯作为浪漫主义的开派者[7],其所绘的《梅杜萨之筏》拥有“浪漫主义的号角”[8]的美誉。幻想和激情充斥着整个浪漫主义流派,但《梅杜萨之筏》运用写实手法进行表达,创作取材于1816年,梅杜萨战舰触礁沉没于西非海岸处的现实事件。当时船上有上百人,事故发生后,该战舰船长和国家重大官员弃百姓的生命于不顾,纷纷私自搭救生船逃离,留下149人在临时搭建的木筏上,在海面上漂流了长达240多个小时。最终发现时,幸存者仅十多人。泰奥多尔·籍里柯为创作这幅作品,用了18个月,期间汇集了大宗有关梅杜萨号的档案[9]。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泰奥多尔·籍里柯决定采用金字塔式构图,表现人们在随波逐流的木筏上挣扎着呼救的情景。画面中央位置,呈现出由人流组建成的金字塔形状。最上端是一个高举并舞弄着红色衬衣的黑人,希望凭借此举引起远处的注意。木筏上的人们紧紧相拥,流露出对生还的渴求。画面的西南角落是一具已被海水浸得变色的遗体,画面正西边是一个衰弱得无法活动,并且怀中抱着儿子遗体的年长水手。他面部表情木讷呆板,对求生显得无动于衷,死亡和生还对比强烈。画面强烈的光线和沉闷的色调,营造出了紧张感,暗喻了悲剧的结局。画作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残忍[10],彰显了籍里柯的主观缔造性和丰富的幻想能力。籍里柯在当时封建守旧的风俗中作出了大胆的探索,并被后世所借鉴。

    3.3 欧仁·德拉克洛瓦

    1798年[11],欧仁·德拉克洛瓦诞生于浪漫之都——巴黎。他的画作结合了欧洲各艺术流派的特征,并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家们。1822年,欧仁·德拉克洛瓦所画的《但丁之舟》名噪一时。26岁时,他又凭借《希阿岛的屠杀》,确立了自己在美术界中,在浪漫主义流派中的地位。1842年,画作《希阿岛的屠杀》展出。画作渲染出一种恢宏的气氛,以强力增援希腊人作为中心主旨[12]。画家以热烈而丰富的色彩、紧张而悲苦的人物造型、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表达了土耳其人的暴虐和希腊人惨遭屠杀的情形。作品以丰富的色彩、明暗对比的效果和人物紧张的神态,生动地展示了人类的悲剧,鲜明地体现了欧仁·德拉克洛瓦的感情与立场[13]。欧仁·德拉克洛瓦在民主和封建的对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改变了当时美术创作的窘状[14],动摇了古典绘画的地位,促进了浪漫主义艺术在色彩方面的成长,为印象派的出现打好了基石,许多后代艺术家们的绘画也深受其影响。

    4 结语

    浪漫主义绘画肯定个人情绪的阐扬,绘画艺术观念与传统不同,“绘画方式不拘谨且恣意豪放”。画家们热情高涨,以至于当时大部分美术作品都涵盖了关于爱与恨的主题思想,充满了人文主义情怀。画家们将极端而热烈的情感融入画作,把想象力转化为创作的动力,用激情打破了所有规章。这种新型的绘画方式冲破了旧思想的桎梏,使人们的个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娄梦.浅谈法国浪漫主义美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6(19):42.

    [2] 周玞瑶.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术之比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0):263-264+293.

    [3] 龚平.约会艺术之都“巴黎”——19世纪法国美术漫谈之二·浪漫主义[J].中国美术,2011(02):152-155.

    [4] 李芳凝.新古典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对立与融合[J].美术大观,2010(09):58-59.

    [5] 杨威,丁山.慢设计理念下图书馆景观设计研究[J].设计,2018(11):158-160.

    [6] 吴曼.论环境艺术与传播学的关系[J].新闻战线,2016(14):32-33.

    [7] 汤箬梅.里约奥运公共艺术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6,37(05):19-23+77.

    [8] 李雪艷.中国传统造物工艺中的生态文化[J].民族艺术,2017(06):61-66.

    [9] 祝遵凌.设计与自然生态[J].设计,2018(11):007.

    [10] 祝遵凌.生态设计[J].设计,2018(11):029.

    [11] 朱一.参数化家具设计的现状和展望[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2):60-61.

    [12] 裴冰瑶.日式餐厅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1):120-121.

    [13] 周元,管雪松.单品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3):120-121.

    [14] 梁晶,吴艳辉.小型LOFT住宅空间多变性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8):32-33.

    作者简介:李嘉婕(2000—),女,浙江衢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曹磊(197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朱宇婷(199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