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华礼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应用 |
范文 | 朱娅娅 何芸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礼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大浪淘沙,礼依旧是衡量个人思想水平、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标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富足,现代大学生存在礼文化缺失甚至断层现象,高校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的的主阵地,应将礼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其文明礼貌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德才兼备、礼艺双修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中华礼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重要积极成果,而礼文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教育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保障国家事业建设后继有人的重要手段,关乎国家的当下建设、未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华礼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继承发扬中华礼文化的精髓,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1 批判继承中华礼文化,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一切都要合乎礼,宇宙万物都不例外。礼文化可谓贯穿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渗透整个社会生活,在礼乐教化、人际关系、政治统治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礼文化传统悠久,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儒家文化。“礼之用,和为贵”“兴于诗,立与礼,成于乐”等无不折射出孔子对礼文化的重视。在孔子的思想中,礼是道德行为的核心,以礼立人、以礼治国,造就了中华民族素来礼仪之邦的美誉。自礼文化诞生以来,经过各朝各代继承者的发展,逐渐演变出许多新的事物,如孟子将礼仪意识视为人生来就有的道德观念,荀子结合礼与法形成一种“新礼”之学,使礼文化逐渐发展壮大,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国家治理所尊崇。 中华礼文化要求礼从心生,怀仁爱之心,拥仁爱敦厚、虔诚恭敬之行,德行兼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育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使其拥有坚定的政治定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道德教育是基础,这与礼文化要求人内修道德、外修德行的目标相契合。青年人有什么样的文化,我们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批判继承礼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将其中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容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科学地引导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 中华礼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从小在温室中长大,失去了劳动的磨砺与改造,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個性容易极端化,感情淡漠,鲜少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致使诸多伴随问题出现。近年,大学生残杀父母、攻击教师、毒害友人、炫富、校园霸凌等新闻时有报道,这样的大学生从小缺失礼的教育,以自我为中心,不学礼无以成人。这样极端的存在和表现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之大不容忽视。而当代大学生懒惰、自私、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反映的是当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败。 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使命,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应居于主体地位,但有些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加重视,出现唯分数、唯论文、唯成绩、唯荣誉的现象,忽视对学生学为好人、学而有用的本质要求。有的院系因专业的特殊性,从教师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存在懈怠、应付的态度,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素养、操作能力的培训,轻视学生品德修养、礼仪教化,导致出现许多高知识分子犯罪以及高专业能力的人叛国卖国等现象。 家庭是孩子成长成才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才能确保学生学而成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当代大学生产生的诸多问题都昭示家校结合、思政与礼文化融合教育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家庭教育多注重礼仪教养,为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要将中华礼文化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带动整个社会向优良有序、文明有礼的方向发展。 3 中华礼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 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礼文化仍是人们行为准则、道德修养的核心所在,将中华礼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找准融合点和融合契机,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模式,综合现实和网络的功能,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礼文化环境中达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真正成为中华礼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3.1 注重赋予中华礼文化新的时代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规定了新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这正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3],提醒我们只有牢记传统、发扬传统文化,才能坚守中华民族的“魂”,才能使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有根可依,使新目标顺利实现。中华礼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但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礼文化体系也掺杂了诸多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容,如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三纲五常”以及众多“吃人”的封建礼教等,是各朝各代的政治家为了统治人民而对礼进行的过度解读和要求,是礼文化中的糟粕,应该毫不犹豫地反对和舍弃。只有充分考虑现实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中华礼文化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从而真正为大学生的礼仪教养、德行品格提供帮助。 3.2 提升高校教师的礼文化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功路上的引领者。教育大计,教师为先,教师在近年的课程改革中虽然不再被强调处于主体地位,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打造创新型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三观,可塑性非常强,只要在其思想信念笃定、文明礼貌养成的关键期加以悉心培育,便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德高为师”“学高为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中华礼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融合,更是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对此思想政治教师义不容辞。首先,高校应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訓,加深教师对中华礼文化的认识。其次,高校教师应该始终抱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态度,言传身教,对中华礼文化进行有选择性的吸收学习,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最后,高校教师应该在扎实学识的基础上,找到中华礼文化与自身所学专业之间的切合点,充分发挥礼文化的功效,形成“课程礼文化”的模式。教师本人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上行下效,使礼文化充分浸润学生的心田,将文明礼仪变成自己的自生行为,形成讲文明、懂礼仪、树新风的文明新风尚。 3.3 找准中华礼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的要求,更加契合中华礼文化“不学礼、无以立”的基本要求。两者对人在德育方面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中华礼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将中华礼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对于大学生的德行礼仪教育至关重要。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院系外,均作为公共课存在,往往采取大班教学和传统课堂授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一般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初步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求,但不乏不足之处。首先,单一的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使教学止步于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鲜少有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实践活动的开展,课堂只重知识性灌输而轻情感的培养,这将大大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育效果。其次,各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开教学,教学关联性不强,使得学生吸收的只是零散的知识,而没有系统、全面、清晰的思想政治培育。最后,作为公共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完整、有效、可行的考核评估体系。相关课程限于简单的期末考试,不能有效评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师不够重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另一方面,礼文化形象生动、渗透性强、博大精深,同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和优秀传承更是增加了其神秘感。因此,将中华礼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复古而生动的教育模式将两者结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和育人方法,将“社交礼仪、服务礼仪、职场礼仪”[4]等以情景演示的形式带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开辟学习兴趣小组、竞争竞赛等内容。不仅可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性,也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礼文化的精髓,认知礼文化,增强礼仪意识。 社会实践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第二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将中华礼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实践课堂,开展礼文化讲座、礼文化知识竞赛、礼文化班团主题教育,使学生在参与式与体验式活动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今许多高校都成立了汉服社,通过汉服穿着进行角色扮演,学习相关文化礼仪,高校应鼓励此类社团开展礼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学习文化。 3.4 创造良好的校园礼文化环境 促进中华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创造良好的校园礼文化环境,打造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机结合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除了通过典籍的直接传承外,还表现为多种形式。春节、中秋、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作为契机,举办礼文化相关活动,增强学生的仪式感和礼仪获得感。传承本身就是一种礼德,使学生在传统节日中接受相关礼文化的熏陶,结合现代成人礼、毕业典礼、节日庆典等,让同学积极参与,体验礼文化。 创造良好的礼文化环境,增加礼文化宣传载体。将宣传橱窗、学习园地、校园横幅等宣传实体与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宣传载体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机制,形成全方位立体宣传效果,营造浓厚的校园礼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主动性、积极性,使校园礼文化氛围深入学生的心灵。 4 结语 礼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行为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通过将中华礼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打造“思政+礼文化”育人新模式,从而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时代的生力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可用之人。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N/OL].人民网,2012-11-18.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1). [4] 高媛媛,汪贻洋.《论语》的礼学思想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2):15-18. 作者简介:朱娅娅(1996—),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红色文化。 何芸(1997—),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