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根植本土 灵动现代
范文

    舒翠玲

    丁铃是广西壮族女青年作曲家,代表作有《彝山酒歌》《北部湾的风》《铜鼓魂》《铜鼓之梦》《红水河随想》等。她的音乐创作涉猎广泛,其声乐曲和器乐曲大多选材扎根民族、根植本土,曲风敏感、细腻,旋律优美可听性强,和声精致巧妙,注重作品的民族内涵。这些风格的形成,源自她从小耳濡目染。丁铃出身音乐世家,其父丁丕业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丁铃5岁学习钢琴,15岁开始随父系统学习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直至本科毕业,翌年成为广西艺术学院首届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生,师从梁甫基教授。丁铃出生于广西,对广西世居民族的音乐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正是对广西这片多民族土地的热爱,这位女性作曲家常常深入民间,采集民族音乐素材,形成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

    《花竹帽》是受“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的钢琴作品创作”项目负责人李俊老师委约而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这首作品以毛南族象征幸福吉祥的花竹帽为创作题材,以毛南族民歌《买顶花帽给妹戴》为提炼素材,并于2016年6月8日被作为2016年第五届“中国—东盟音乐周”钢琴独奏作品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的特邀节目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首演。作曲家可谓独具匠心——她摈弃传统的民族音乐的创作模式,又不完全依照现代音乐标新立异的方式,而是遵循传统,利用毛南族民歌的歌调,以增一度的半音交替进行,给予作品神秘感的同时,运用变拍子的手法打破常规,制造出现代音乐的不稳定感,而再现部分又完整呈现出《买顶花帽给妹戴》的民歌素材,回归传统。这种旋律取材于民歌,技术却源于西方与现代,织体并非毛南民歌,而是作曲家抽象出来的中国风,具有民族特性,却非毛南族本身具有的特征,而是一种被作曲家抽象出来的民族元素,体现了作曲家对于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熟悉。仅近四分半钟的聆听过程就让观众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神秘又令人向往的情怀,这是本土作曲家的个性使然。

    一、根植本土:广西毛南族文化的积淀

    花竹帽是浪漫神秘的毛南族族宝,象征幸福吉祥,是毛南族历史上青年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首选嫁妆。由它衍生出的花竹帽编织手工技艺、花竹帽歌、舞是毛南族的文化精髓。2011年5月,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丁铃以此为题材,将毛南族的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作品中吸收毛南民歌《买顶花帽给妹戴》的素材又剥离原貌,体现出作品的人文情怀。

    据毛南族编织花竹帽的传承人谭顺美①介绍,毛南族称花竹帽为“顶卡花”,意为“在帽底编织花纹”。汉译是“花竹帽”。花竹帽编织工艺的历史起源,未发现文字记载,但“花竹帽定情”的“讲古”,已在当地流传了几百年。

    很久以前有个汉族青年,是个编织能手,他走到哪就用哪的竹子编织竹器卖,以此糊口度日。一天,他来到长满金竹和墨竹的毛难山乡,看见这么多好竹子,喜出望外,砍了些竹子,连夜编成一顶花竹帽。第二天,他高兴地戴着它上山继续砍竹。当时在山上还有个毛难族姑娘正在砍竹,也是个编织能手。一会,天突然下起雨来。小伙子毫不犹豫地把花竹帽递给姑娘戴着挡雨。姑娘不好意思一个人戴,就与小伙子一块戴。雨停后,姑娘突然发现帽底编有精美的花纹,惊喜地说道:“多美的顶卡花!”后来,两人结为夫妇。在汉族青年帮助下,那位毛难族妇女把“顶卡花”编得更加精美了。从此,顶卡花就在毛难山乡流传开来。毛难族妇女把花竹帽看成是美好幸福的象征。

    在几十年前,花竹帽还是当地青年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首选嫁妆,是荣誉与祝福的象征,更是勤劳和真爱的激励。这些浪漫美好的文化传统在毛南族民歌《买顶花帽给妹戴》中也能窥知一二。

    今天街上买花帽咧,买顶回来给妹戴,

    长远相好不分手,永世共做好夫妻(那耶)……

    一顶花帽轻盈盈咧,千根竹篾绕郎心,

    编起情思久,金竹织出长依偎(那耶)。……

    初六下南去赶圩咧,东边落雨西边晴。

    竹帽虽小挡风雨,永世不变是妹心(那耶)。

    由此可见,这首作品是毛南族文化的积淀。而毛南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样式丰富。既有《创世歌》和《谭氏始祖歌》这样的史诗;又有歌颂勇于开拓和造福人类的毛南族英雄人物的故事《覃三九赶山造海》等,毛南族是个善歌的民族,拥有各式歌舞及民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毛南族的花竹帽和毛南族傩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

    二、灵动现代:现代的音乐语言 抽象的民族元素

    《花竹帽》带有浪漫的音乐文化气息,丁铃用现代和民族的音乐语言组成一幅灵动而又合理的三段式结构,通过速度对比、拍子变化、调性交替、和声转变等多方位的技术手段体现细腻的情感,特别是半音化的和声与变拍子的转换,可以说是这首作品的亮点。这种创作方式,凸显出作曲家对技术使用的娴熟与自信。

    (一)和声思维的现代性

    民歌给我们原汁原味的感受,因为它是土生土长的民族语言。但钢琴作品却不一样,钢琴本身属于西洋乐器,包括我们学习的音乐理论知识大部分来自西方的体系,因此,钢琴作品需融中西音乐为一体,这要求作曲家把土生土长的民族语言用音乐技法体现出它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就这点而言,丁铃有足够的自信将现代的和声思维融入其中,因为她自留校任教一直担任作曲课、和声学、序列音乐写作基础、20世纪音乐概论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不仅寓教于乐,而且对和声有着自己的理解。因此,丁铃花了大量的心血在选材、和声的反复修改和技法的处理中,将作品由初稿的“俗”脱离成有时代气息的民族风情。

    聽过《花竹帽》这首作品的大部分观众都会感受到和声的细致处理,给人印象最深的也是作品的调性与和声。为了使作品不脱离广西民族音乐的特性,但又具备现代音乐的气息,作曲家大胆地将印象派和声中调性叠置与浪漫派时期的半音化进行结合,糅合成一种新的调式调性的特征,即a羽调式——bA羽调式的转换。如果用斯波索宾的和声学理论解释,这就是传统和声中的一个极远关系的调式;而用童忠良现代和声理论的知识解释,这两个调式又属于同一个调。因此,作曲家大胆的使用半音化和声的转变,增一度调性的感觉极为强烈,既让人感觉是同一个调的和声,但在听觉感受又有所不同。

    从听赏再到分析,《花竹帽》在创作上给人的感受是既有浪漫的气息,又具备民族的特性,而且还融入了大量现代和声的思维进行创作,可以说是雅俗结合之上的一首钢琴佳作。

    (二)结构布局的合理性

    毛南族作为广西的世居民族,以此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即使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西方的创作技巧和现代音乐技法,丁铃对《花竹帽》的定位依然是当代民族钢琴小品。诚然,乐曲分为传统的三个部分,在分析中既需强调民族五声性的特点,又需将其中浪漫派的音乐织体色彩体现。

    引子部分(1-10小节)的旋律中蕴含民歌《买顶花帽给妹戴》首句“今天街上买花帽咧,买顶回来给妹戴”的音乐元素。呈示部(11-52小节)的主题通过作曲家对民歌歌调的进一步提炼。

    谱例1

    在谱例1的旋律中进行技术处理,使之脱离现代气息不够浓厚的原生态民歌的特点,又融入浪漫派的音乐织体,其定位并非是慢速而抒情似的悠长风格,而是通过左手弹奏部分的技术处理,使之更为流畅。在这个部分中,作曲家安排了三个不同的素材,前两个部分主要是使用连音、装饰音——倚音的方式,使之呈现浪漫的爱情的主题和主题的延续。而左手部分使用保持音,既体现静态又给人以旋转的动态,这些铺垫与技术处理更多的是为这个部分的最后的小高潮(45-52小节)而准备(见谱例2)。

    谱例2

    这与之前较宽广且平稳的旋律有着极大的反差,更多的是和弦的进行和左右手的交替式进行,音域更宽,给人很强烈的向往而又美好的感受。

    进入中段(53-146小节),两手交错演奏,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两手白键黑键轮换(见谱例3)。

    谱例3

    演奏给人明显的层次感,又带有一定的连续性,不会让人很难接受的技术处理,这点体现的是民族、浪漫与现代完美结合的音乐特征。

    再现部分(155-216小节)由三段材料完成,其速度比呈示段快了一倍,作曲家在这一段中首先安排的是三连音的进行,左右手轮换的演奏形式保留,并通过渐强渐弱的处理,使之恋爱中快乐的青年男女不仅头戴着花竹帽,相互追逐,互相猜测对方的心理等等给体现出来。其次,将左手部分变为正常的附点节奏或者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而右手的改变是将八分音符的三连音直接转变为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速度变慢一倍,为第三种材料的进入做准备。最后右手变为六连音,而左手部分却出现完整的《买顶花帽给妹戴》的民歌旋律,完整再现了民歌的素材,使听众由之前的音乐个性中找到民族传统的音乐,也象征着爱情带给人们的美好与幸福。

    因此,在乐曲的最后,用了8小节的尾声(217-224小节),特别是在几个强奏的和弦中结束,给人一种圆满又和谐的感受。这样的结构布局给人合理又有着意犹未尽的感受。

    (三)速度、拍子的灵动性

    透过作曲家深情的音符和独特的调性,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的用心。在创作中,作曲家并不想作品进入俗套又不愿只是技术性的呈示。因此,丁铃将现代音乐语言与技术的灵动性结合,通过速度、拍子的变化,使作品具备轻灵的个性。

    在引子的部分,提炼毛南族民歌的素材,但为了更为抽象,丁铃在前六小节每2小节的力度变化为“P-PP-PPP”,之后2小节一个“accel”,再通过稍自由的速度(见谱例1),使这首作品一开始就脱离民歌的直白和爽劲,用音乐语汇的方式非常含蓄而内敛地引入主题,使之既具有民族性,更强调技术性。在呈示部分也有着同样的处理(见谱例2),在原速度的基础上小高潮部分的音更为密集,力度也由原来的“mp”转为“mf”,这样的一个过渡,更好的为转入中段的俏皮诙谐做准备。

    最为集中体现出丁铃创作功底的中段部分,既使用跳音、三连音,又使用变换拍子的方式,左右手交替轮换演奏的技巧,其速度对比呈示段加快一倍,而且更多使用跳音式的进行,体现出一种俏皮而又活泼的感觉。这一部分除了跳音中的旋律进行,还有跳音中跨音域的进行,一个小小的乐句中就从低音区E1进行到高音区a3(如谱例3),体现出恋爱的男女之间打情骂趣的画面感。当乐曲再次回到欢快流畅的节奏中需要一个过渡,而作曲家仅用8小节的连接句(147-154小节),速度放慢,稍自由的进行使之回归最初引子给我们的感受,但旋律却是划入民歌的歌调中,曲风淳朴。

    最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在中段的后半部分安排将近30小节的三连音的节奏(见谱例4),并且从第116小节开始每一小节变换一次拍号,第124小节又变成3小节——2小节——3小节——2小节变换着2/8、3/8、2/8、3/8、2/4这样的拍号。

    谱例4

    这里的转变不仅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更多的是体现出爱情的神秘和快乐。另外双手轮换、交接,但更多的通过左手塑造一个不断旋转动态的帽子的艺术形象。这样的写作使得作品就像拥有生命具有灵动性,体现一种动态的美感。并且在最后一个部分中左手使用三连音,做了一个动态的进入。就这点而言,作曲家不仅在创作中融入了浪漫主义时期的织体色彩,同时还具备印象派的音乐特征。

    正是这样打破常规的创作手法,使得整首作品的风格发生变化,同样作曲家也借助这样的处理,使原本静态的花竹帽不仅转动,而且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人物的心理。

    三、多元文化的融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丁铃生活在广西这个多民族的土地上,对广西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人口较少的毛南族,我们可以通过《花竹帽》,体验作曲家对这个民族的美好赞誉,特别是民族文化在器乐作品中的体现。在创作中作曲家不仅要熟悉这个民族的文化,而且还要以本土的音乐语言,形象地将花竹帽的美好寓意体现出来。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音乐是没有国度的。但从近现代到当代有多少作曲家在哗众取宠?又有多少人真正扎根民族?诚如音乐学家田可文先生所言:“近年来,随着‘新潮音乐的兴起,作曲家对形式美感的探索加强,而对民族化问题几乎弃之不顾或是过问甚少了。”①是的,《4'33"》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作品,而作曲中凸显民族元素并不是摆放几件民族乐器抑或请几位民间艺人演唱就能体现出来,它需要作曲家的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对民族的热爱,需要作曲家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丁铃曾说道:“作品的创作不是单靠技术的语言,还需注重文化的内涵相结合。就像国外的许多拉丁音乐作品,既有个性,又有技术性,同时还具备很强的可听性,我的创作不能太俗,同时也不能脱离广西民族音乐的特性,太过于洋气,而是希望给听众一种民族性、个性、浪漫相结合,希望如阿尔伯托·吉拉斯特拉②(Alberto Ginastera 1916-1983)的作品似的给人很强的可听性,在接受的基础上感受其中的人文思想。”①这是作曲家在创作中强调现代和声思维,又给自己一个定位——将民间音乐素材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完美结合。因此,对作品的反复修改和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也同样证实作曲家所言。

    在2016年第五届“中国-东盟音乐周”钢琴独奏作品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上,赵宇老师担任这首作品的演绎者,他以纯熟的演奏技巧和对作品的深刻认识,完美地呈现出《花竹帽》的浪漫情怀。无疑,作曲家是非常满意的,同时,在座的有来自各个东盟国家以及国内知名的作曲家、音乐学家都对作品给予肯定。丁铃老师说这首作品与整场音乐会的作品风格不同,她谦虚的称之为:“音乐会是一个契机。”而优秀的作品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说明作品是在技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中,打動了观众,这也是作品的独特之处。

    其实,第五届东盟音乐周集中演奏了许多优秀的现代音乐作品,其中广西本土的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也不少,钢琴小品《花竹帽》是这些优秀作品中的较为独特,最善用现代音乐语汇,又不脱离民族特性的一部作品。诚然,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审美发生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先锋派音乐盛行的时刻,作曲家会为了找到西洋音乐技法和民族音乐元素以及民族音乐审美意识之间的契合点,创作出既有民族音乐特色,又有时代气息,还能让观众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音乐实属难得。这样的音乐代表着世界之声,是我们所需的民族之声,同时也是广西本土音乐作品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丁铃的《花竹帽》将民族、现代、西方以及人们的多元审美相结合,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她成熟的创作理念,扎根民族,不断探索,能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与民族特色的作品。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