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谈舞台艺术的符号化语言
范文

    王昭

    [摘? ? 要]舞台的立体空间是真实存在的,它的物理空间是有限的,但戏剧中通过舞台所展现的空间是无限的。在表现剧中无限的空间时,舞台灯光的符号化语言以再现空间、表现时间的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舞台艺术;符号化语言;舞台灯光

    哲学家普洛丁认为“物体美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接受的”。视觉所接受的只不过是一连串的符号,视觉符号要通过观察者的社会经验、审美认知、价值倾向等要素,在大脑中进一步提炼后才能产生美感。

    “戏剧符号学应该将戏剧话语总体视为‘完整的能指所在(内容的形式和实体,表达的形式和实体)。”①舞台灯光作为这个舞台上“表达的形式和实体”,以它抽象而丰富的写意性活跃在舞台表演的每一个角落。它充分体现在空间的再现与时间的表现上。

    一是空间的再现。“戏剧艺术的空间构成是情景因素。设计者必须从戏剧中寻求情景表现所需要的形象、色彩和光影,组织成具有某种阐释力的语言,参与对戏剧艺术的创造。”②戏剧中所要的空间是特殊的,具有强烈的指向性。空间形象的准确性是戏剧中所阐述事件发生的真实性的可靠依据。如何再现这个真实的戏剧空间是舞台灯光设计的重要任务。

    舞台的立体空间是真实存在的,而它的物理空间是有限的,但戏剧中所展现的空间又是无限的。在表现剧中无限的空间中,舞台灯光的符号化语言以再现空间、表现时间的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无限的戏剧空间关系,剧情交代、画面构图就成了必要的手段。剧情交代是通过台词和演员的肢体表演来完成。舞台画面构图是通过透视、色彩、明暗等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产生现实空间的真实感,形成空间的高纵深的错觉。这些手段都是与观众进行交流,与观众产生艺术共鸣从而达到戏剧表演的最终目的。爱德华·霍尔曾说“距离决定交流的内容”。他把交流的距离分为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四个概念。而当今大多数戏剧表演中舞台与观众的距离是被限制的。在舞台上若要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需要导演在舞台调度上与演员在肢体的变化来处理远近关系。第二是需要灯光在照度、色彩、光区、光质、光影等手段上塑造空间的远近关系。一般情况下,观众观看戏剧的时候,观众的视觉选择是自由的,在他们心中是没有形成“舞台画面”的概念。他们常常不受局限和约束地自由选择观察的对象。而舞台的物理画面又是固定的,不被改变的。所以,舞台灯光在观众观看演出内容、关注表演焦点、完成戏剧交流、限制观众视觉范围等方面具有先天的能力。

    这样舞台空间大致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3个层次。近景,主要表现深度刻画人物性格、角色内心情感外现的主要画面,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一表演交代是通过角色的神态、情绪与细微的具有暗示性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场景的明暗决定观众对细节的观察,高亮度在主观上拉近交流的距离,凝聚了观众的视觉焦点。用色彩渲染戲剧中所流露的情感暗示观众要遵循的戏剧审美导向。有意地限制光区的范围,引导规范观众的观察视角。在光质的运用上,暗示创作者的情感方向。中景是一种叙事性极强的画面,专门用来描述戏剧事件发生的空间与完整的人物动作,在交代戏剧冲突与戏剧动作上具有完整的表现力。在空间的呈现上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中景画面主要阐述剧中的故事,情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角色的身份特征进行了清晰的交代,空间属性关系完整。对戏剧中人物关系的处理、角色的肢体动作、情感交流和事件发生的情节的交代上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暗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具有叙事、抒情和阐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功能。有选择性地进行区域亮暗,照明决定了角色与角色、角色与事件、事件与环境等的从属关系,运用具有倾向性的色彩完成了对剧情发生空间的真实还原,大面积的照亮让观众观察到更多舞台上传达出来的信息,光质的运用描述了空间自然的可靠性。从而推远了与观察者的交流距离,增加了舞台的信息量,让观众完整地了解掌握戏剧的情节发展。远景,主要表现故事的所在情节剧情、自然环境、大的情绪空间等,常常用来交代环境从而抒发情感。深远、宽阔是远景的第一视觉感受。一般常常运用辽阔、深远和渺茫宏大的自然景观或是具有某个客观自然事物局部的夸张与放大来呈现远景。但在现实生活中,事物离我们越远时,细节的表现越不清晰,观察者的态度就越冷静。观察距离越远,在情感上参与的程度就越小。所以,往往远景本身就被观察者客观化了,可是,远景让观察者能看到更大的空间,空间内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可以体验到空间的宽广和包容。舞台灯光在此要特别注意表达空间深度和景物轮廓线条、形状所独具的特征描述,加以必要的渲染与烘托。使剧情在空间上的叙述更具有表现力。让观众在视觉上产生冲击和引起兴奋。

    在实际运用中,近景、中景、远景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随着戏剧的发展而并存,随着情节的变化而交替。有目的照亮舞台上每一个空间是一个灯光设计者的首要任务,而能发生戏剧中所蕴含的空间关系是每一个设计者完成任务的前提。

    二是时间的表现。“语言符号的另一特点是线性,即它是时间顺序中逐字被破译的事实。”①任何语言其实都是时间的过程。时间在多数人的概念里,是年月日,是四季的划分,是时分秒。这只是对时间在刻度上的划分。而时间在概念上是事与物在变化与运动上的过程。空间是时间存在的载体,运动是时间的特征。舞台灯光在参与戏剧演出中,除了要再现戏剧中需要的季节、早、中、晚等时间刻度外,更要表现好戏剧的空间运动与情节的变化。准确的表达这种运动与变化是舞台灯光语言的标准。时间在物理上有标准的解释,但在艺术上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性。“阿皮亚认为‘整个演出形象就是一幅织在时间上的图画,任何时候的一段形象都是前后贯穿的,都应保持它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活动多变的舞台光是‘活的艺术品的构成元素,不仅追求三维空间的立体照明,同时还追求四维空间的立体照明。”②

    例如:《盲人摸象》的故事在舞台上呈现的时候,可以用舞台灯光符号在一段时间内的运用来阐释时间在不同运动下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效果一:反投光(大象巨大的深蓝色剪影)——定点逆光(半透明的粉红的大耳朵)——定点追光(含泪的小眼睛)——造型光(随风而动的尾毛)——正面光(大象)。

    效果二:反投光(大象巨大的深红色剪影)——侧光(四只象腿的倒影)——定点追光(高举的鼻子)——造型光(象牙)——正面光(大象)。

    在阿皮亚看来:“光之于空间,犹如音乐之于时间,最善于表现生命力。”①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舞台没变,大象没变,但是,符号变了,服务的空间变了,运动的方向变了,传达的意思与情感都会随之改变。所以,熟练的掌握灯光的运动及灯光符号在时间上的排序,才能运用灯光独特的语言表达准确的情感。

    上述中,舞台灯光设计中所运用的灯光符号也无非是:光强、光束、光色、光位、光区等几种形式,它们本身不具备任何指向,也没有任何含义。它们只不过是各种简单的物理现象,是人们通过不同的灯具设备人为的从可见的光中分离、塑造出来光影中的舞台形象。它往往以舞台表演、音乐等艺术形式为载体,通过设计师有意识的组合并以空间的形式呈现再赋予时间的变化才有了意义。所以,着重研究戏剧中的时间与空间是如何相互存在的,研究如何使用戏剧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来解读舞台表演艺术的内容,理解剧本的空间结构与时间的运动,方能塑造连贯的灯光画面,用舞台灯光特有的语言方式来展示戏剧。

    参考文献:

    [1] 〔法〕于贝斯菲尔德.宫宝荣译.戏剧符号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2] 丁加生.戏剧的空间构成[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3] 金长烈.舞台灯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吴光耀.西方演剧史稿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