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十年 |
范文 | 曾冬
人生之路,最初和最后,时间只不过是转个圈而已。 小时候,我想当画家,家里的木板墙上,挂满了涂鸦。只是穷山僻壤,遇不到隐居乡村的夙儒,也从未见过一册像样的画集,更没看到一本如《艺术中国》这样专业和丰富的书画杂志。如果有,我想我的求学轨迹,肯定与现在大有不同。后来,我放弃了儿时的理想,转而爱上了文学。到县城读高中时,我最羡慕的是邮局报刊零售厅的那位阿姨,她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把《人民文学》《诗刊》……看上一遍。而我,总是攥着节省下来的午饭钱,站在窗口前,犹豫着不知要买哪一种才好,最后在她的催促声中不好意思地选上一本,匆匆离开。 我买过的杂志中,就有《文艺生活》。 只是没想到,十年后,我竟成了《文艺生活》的一名编辑。这要感谢时任《文艺生活》杂志主编的著名诗人刘犁先生,在我正为生计发愁时举荐了我,让一颗流浪的心安顿下来,有了归宿;也让我编辑的刊物,从此可以摆上那位阿姨的报摊。想想读者从她手中接过一本《文艺生活》的场景,我就禁不住莞尔而笑。 那是1999年。那年,我借住在上大垅东风二村17栋,楼上楼下都是文学界的大咖。而我的心里,也还藏着一个文学梦。上下班时常会在楼道或院门口碰到张扬、彭见明、蔡侧海、孙健忠、于沙、肖育轩诸先生,我的邻居,是《小溪流》主编骆晓戈女士。周末,偶尔还会接替王开林,与李元洛先生打上一盘乒乓球,也多次向他请教过我写的《唐诗素描》(让我意外的是这个“素描”系列出版后至今已发行逾100万册)。在我少年时代,就与李先生有过多次书信往来,得到过他的不少鼓励。我家的书架上,还珍藏着先生多个版本的《唐诗之旅》。我知道,这个院子里的住户,在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有很多人曾是《文艺生活》的作者。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似乎只是一个回首,时间的指针就划到了2009。曾经那个在某些场合被介绍为“这是我们新来的编辑”的我,已在《文艺生活》待了整整十年。时光无情地碾压过我的青春,留下了一脑壳日渐稀疏的头发。某天与老友黄明祥聊天,我骄傲地说我现在一根白发都没有,你怎么就半头银发了呢?他拿起烟斗,慢腾腾地吸了一口,淡淡回答:“你不仅是没有白发,而且连黑发也快没了!”我一下子听到了岁月收割光阴的声音。 这一年,一本全新的杂志——《艺术中国》摆在了读者的桌前。虽然在《艺术中国》的左边,还有四个浅灰色的非常熟悉的字眼——“文艺生活”,但在內容的编辑上,已截然不同。 早在2008年甚至更早,编辑部就感觉到了愈来愈紧逼的危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特别是青年人已不再依赖传统媒体。《文艺生活》的销量开始大幅度下降,回款困难,退货比率越来越大,到2008年一季度时,甚至已无力支付印刷费了(当时的月发行量仍维持在3万册左右)。怎么办?编辑部在副社长石润琪的提议下重新聘回了已请辞多年的刘犁先生来任副主编,负责编务工作,他一上任,就连续主持召开了几次会议,探讨和破解刊物的生存难题。经过几番激烈争论,大家一致决定改变办刊的内容——由文学转向艺术。 这当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杂志社从主编到编辑,几乎都是与文学打交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虽说文学与艺术相通,但毕竟术有专攻,我们只能算门外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文艺生活·艺术中国》如一棵破土而出的树苗,在2009年初春的阳光下伸出了坚强的手臂。它的诞生,与改版后的首任执行主编、省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刘广文先生的热心支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因为刘主席,才最终确定了《艺术中国》这个刊名。也因他的力荐,杂志社聘请了书法家、评论家李哲来任常务副主编。李哲认真严谨,为杂志的改版付出了很多心血,除了采编文章、联系全国各地书画界名家,还参与刊物的整体设计。最让人感动的是已退休的原社长、鲁迅版画奖获得者、省美协副主席肖洁然先生,无偿为刊物设计了既具传统色彩、又带现代意识的四封,使刊物的装帧风格一直沿袭到现在。 《艺术中国》自创办以来,还有一批名字必须记住:原任发行部主任、后任执行社长的戴慎崇,美术编辑吴祝峰、刘艳,文字编辑许湘湘,外勤通联谭西和后来加入的吴纯副社长,以及编外的却一直义务支持刊物发展的谢雱、苏美华、田夫…… 《艺术中国》的成长,有幸得到了艺术界诸多前辈的关心和指导。 我曾与刘广文多次去拜访李立先生,记得有天晚上李老正在家中教孙女习画,当两位女孩把临摹的习作展示给老人时,李老先是鼓励,再一一指出其中的不足。那种温馨的场景,充满了爱和欢乐。其时李老腿部受伤,才从医院出院不久,在家中走动需要依靠助行器。但他听说我们要创办一本艺术刊物,显得很激动,连称表示要支持。先生不顾腿疾,以刀当笔,刻削如泥,一枚古拙、大气、厚重,面目独造的石印瞬间而成。如今,先生已经作古,而那枚留下来的“艺术中国”印章,更加弥足珍贵。 说到这,不能不提著名雕塑家钱海源先生,他不仅参与了刊物的初创,十年来还一直为杂志撰稿。钱老笑称自己是一位不要报酬的学术指导,可见他能理解办刊的不易。想当年,他老人家亲自带着杂志社一行人到广东,在他引见下我们有幸先后采访了林墉、潘鹤、许钦松等艺术界的大师,既让我们领略到了前辈们开阔的胸襟和卓绝的艺术造诣,也让我们感到办好一份艺术刊物的责任和压力。我一直珍藏的一件签满艺术家名字的T恤,见证了那时的辛苦与快乐。 “钱海源为人正义,敢于公开站出来抗拒邪恶、保护弱者……近年来,中国美术界出现了一些花样百出的理论,让人一时眼花目眩,虽然有的人选择明哲保身,但钱海源又一次挺身而出,讲事实摆道理,与那些理论展开论战,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好文章。”(潘鹤《分身有术的钱海源》)正是因为他的独特个性和一身正气,赢得了艺术界的敬重。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先生,作为主管单位的领导,一直是《艺术中国》杂志的坚定支持者。早在2009年杂志创办伊始,还在娄底任职的他就为读者呈上了《书道湖湘——浅说湖湘书法艺术的审美特质》长文,系统地阐述了湖湘书法艺术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地理空间所呈现出的斑斓历史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调到省文化厅后,又在《艺术中国》开设专栏,围绕“弘扬‘书道湖湘正大气象”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书法创作,这些作品后来结集为《湖湘记忆》专著出版,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湖湘文化、感悟湖湘精神。 也正是《艺术中国》的起步之年,书法家曹隽平先生通过“100名文化人才工程”进入了杂志社,并担纲总编一职,在他的全心投入和带领下,刊物质量稳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艺术家队伍不断壮大,周令钊、黄永玉、欧阳中石、沈鹏……等老一辈大家以及一大批中青年艺坛才俊,通过《艺术中国》向读者展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 2017年11月,《文艺生活·艺术中国》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单位颁发的奖牌,入选2017中国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位列海外排行第25名(为本排行榜中艺术类刊物第1名)。 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2017年第8期《报刊管理与审读》刊载文章《〈文艺生活·艺术中国〉可以更上一层楼》,对刊物给予了肯定。现摘录一段:“阅读了《文化生活·艺术中国》2016年第12期,翻看了该刊2017年第1期,觉得该刊无论是内容还是装帧设计以及印装质量,都达到了上乘水平……” 同时,《文艺生活·艺术中国》电子版被列入了中国知网的核心期刊,数字阅读订户越过了4000家,这些订户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香港公共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新加坡国立图书馆…… 十年弹指一挥间,匆匆往事如云烟。在流转的时光中,也许我会重新拾起儿时就已尘封的画笔,伴着《艺术中国》这棵已然繁茂的大树,在下一个十年,成为它枝条上一片小小的却充满生机的叶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