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赣剧演唱传播与发展分析 |
范文 | 李鼎鸣 摘 要:赣剧作为地方戏剧,反映了江西的政治经济和民俗风情等内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赣剧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融合多声腔的特色剧种,在历史上也创造出了非常伟大的成就。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赣剧应学会创新继续发展,实现赣剧的都市化和现代化,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赣剧演唱;传播与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185-01 赣剧发源于江西的东北地区,是江西的地方戏曲代表之一,主要是唱弋阳腔,后来又自称为高腔。到了清朝以后,高腔与乱弹腔和昆曲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赣剧。然而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赣剧的影响力日渐衰微,因此本文就赣剧演唱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深度分析,分为赣剧的发展历程、赣剧的艺术成就、赣剧发展面临的阻碍、赣剧的传承和创新四个部分,希望引起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为赣剧等剧种寻找新的出路。 一、赣剧的发展历程 赣剧是使用弋阳方言演唱的,它的前身是弋阳腔,起源于明代,是古代四大声腔之一。后来随着饶河班和信河班的逐渐融合,赣剧入驻南昌市,并在1953年成立了江西省赣剧团,从而改称赣剧[1]。革命解放后,赣剧被改革整合,《还魂记》和《窦娥冤》等优秀曲目应运而生,赣剧得到迅速发展。但随后人们对戏剧不再热衷,赣剧遭到冷落,经历了一段低谷期。现今人们又开始追求精神文化,赣剧重新被重视起来,很多学者也开始研究赣剧的艺术价值,为赣剧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赣剧的发展同时对京剧、川剧和豫剧等其他剧种具有深刻的影响,并被国家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赣剧的艺术成就 赣剧曾在中国戏剧史上大放异彩,著名曲目《还魂记》是其辉煌的成果之一。《还魂记》改编自汤显祖的《牡丹亭》,与《南柯记》、《紫钗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由潘凤霞主演的《还魂记》最为惊艳,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毛主席也曾对她的表演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六十年代时东北的工作者来江西考察学习,由此赣剧开始在东北三省生根发芽,并开始在全国各地举办演出。在八十年代,人们为了纪念汤显祖逝世,江西展开了大规模地戏剧演出,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推动了古老剧种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邯郸记》等曲目入选了第四届“梅花奖”,赣剧开始出境演唱,转入香港随后又到新加坡,赣剧正式走向国际市场,在国内外的影响渐渐扩大。 三、赣剧发展面临的阻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艺术的种类繁多,传播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使得中国传统戏剧走向下坡路,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危机。世界文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中国本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电视电影和互联网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更乐于追逐潮流,戏剧受到观众趣味转变和外来文化的双重打击。赣剧的受众范围越来越小,似乎变成了老年人的专利,支持的观众越来越少。年轻人因为从小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戏曲了解甚少,因此戏剧失去了这一大部分观众的拥护,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将发展方向转至都市,争取年轻群体的支持,这是戏剧谋求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戏剧的内容和情节缺少时代特征,而戏剧创作又缺少人才,导致戏剧无法扩展市场。关于戏剧的作品也是少之又少,赣剧长期得不到提高,所以对赣剧进行改编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赣剧的传承和创新 赣剧要发展就必须融入现代元素,对题材、人物形象、灯光造型和唱腔进行改革。尽力选取生活中的素材,借助艺术形式将它展现出来[3]。不论是题材还是舞台设计都要进行创新,同时还要扩大艺术影响圈,吸引有艺术鉴赏力的观众和年轻的一代。最后还要丰富戏剧的模式,借助多方平台进行演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校合作是行之有效的创新方式,通过在高校演出可以让学生增进对赣剧的了解,加强对赣剧的宣传力度。戏剧发展是需要资金作为依撑的,剧团自身经济资源短缺,可以通过国家支持和企业的基金赞助获取帮助,为开展演出争取经费。对赣剧进行改编是赣剧发展的必由之路,例如潘凤霞的女儿童丹教授就《牡丹亭》进行了改编,并且亲自上阵演出,获得了社会人士的广泛好评。他们将内容进行精简处理,并且将腔调更换为海盐腔,这是新版赣剧《牡丹亭》的一大特色。除此以外,他们还利用现代技术制作变幻的灯光效果,增强了舞台的艺术感染力。在高校演出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赣剧的兴趣,为赣剧争取了更多的年轻爱好者。搞笑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与戏剧的来往合作,让更多的青年人感受到戏剧的魅力,从而爱上戏剧,为传统文化的传承献策献力。 五、结语 赣剧作为江西的传统戏剧,又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发扬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江西的特色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融加剧,赣剧应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革故鼎新,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推动中国文化的繁荣昌盛,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参考文献: [1]王锦文.地方戏剧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和都市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09). [2]胡松柏,熊瑜.赣剧舞台音韵述略[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