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的影响
范文

    廖跃春

    摘 要:福建客家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夯土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文章从建筑的风水学说、血缘性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三方面来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的影响,并试图提出传统福建客家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应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 福建客家土楼;风水学说;客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TU-86;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1-0141-01

    福建土楼文化创造者——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这个民系以客家方言为主要语言交流媒介,有着中原血缘和地缘历史渊源,并且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为纽带。土楼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曾是中国分布最广、居住人口最多的普遍民居。福建客家土楼是汉族客家民系的住宅建筑,它也是汉族客家文化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一、建筑风水学说对土楼的选址的影响

    土楼村落整体的风水主要是由一座座土楼组群来实现的,为了给子孙开创一处风水好的基业,使家族昌盛发达,客家先民对村址的选择是极其认真的。土楼村落整体与外部山形水势的关系,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而土楼村落内部的环境则是人为创造的环境。土楼的高低、坐向、门窗等设计,都要无碍于村落的整体风水以及邻居的风水。福建客家土楼有的建的很奇怪,有的是位置特殊、有的是门户故意偏侧、有的是该高不高等等,这些看似不符合常理,但是背后却隐藏着风水的奥秘。每一座土楼都与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土楼的风水设计,基本上都是现实状况和生活需要与传统风水观念的调和。大型圆、方形土楼的坐向宜忌集中在大门,其他部分无需多考虑风水问题,风水上认为,大型圆、方土楼大门以外的各向都是能壁邪煞的,尤其是圆土楼,它的造型本身就是一道镇压百煞千邪的符号。但是五凤楼及其他类型的土楼在各方面都有风水吉凶的讲究。风水讲究最严格的就是中堂厅井空间的配置。无论何种造型的土楼,屋顶的两坡屋面都是采用前高后低、前短后长的阴阳边风水手法,这是客家建筑物的规定。客家人爱住大屋,但是忌住虚宅,所以客家人都是聚族而居模式,全族几百人都生活在一起,实现了风水学说上的人气旺盛的需求。客家土楼和普通居民一样,也很重视门户的修建,尤其是五凤楼的大门最为讲究。但是任何一座土楼的门窗都是按照风水学的要求来设计和建造的,没有只讲审美不讲风水的土楼门窗。

    二、血缘性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对土楼建筑的影响

    福建客家居住在山区,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血缘性聚族而居,形成单性血缘自然村落,甚至还有在同宗之中由以五服房派为小单位聚居的。因此很少有脱离既成的家族村落范围,而到村外去择地独立建土楼的。客家土楼建筑起源于靠近闽西地区的漳州地区,历史上,漳州地区战乱频繁,产生大量的位于山顶的圆形城堡和山寨,最终演变成圆土楼。因此,客家土樓建筑形式的基础是建立在实用功能上形成的。在当时战乱的背景下,对客居他乡的客家先民而言,安全考虑的防御功能是最重要的。客家人对自己居住建筑的实用考虑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既有物质的,又有情感的。聚族而居既要考虑到族人对外敌侵袭的防御,又要考虑族人居住的上下尊卑。

    另外,客家土楼不仅具有消极防卫的功能,还具有抵御抗击的特点,福建永定县的“承启楼”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另一方面血缘性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体现在建筑空间组织上,客家土楼用建筑实体围合空间形成外闭内敞空间形态。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土楼建筑的影响

    土楼的造型模式,是罕见的能够承前启后的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客家文化的生命力。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是汉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人中,土楼是这个民系文明的重要象征,它不仅集中反映了客家人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情趣,而且还反映了这个民系的社会组织关系、生活方式、家庭观念等。

    土楼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和道家的文化观念,儒道追求天、地、人“三才”合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特征。永定土楼世遗地地处山区,复杂的地形条件和多变的气候使得客家人自迁入以来便牢记祖上传下的“天人合一”的传统中原文化思想,并将它充分运用到土楼的设计和建造中,无论是土楼方圆的变化还是空间细节的处理无不透露着对自然的崇尚,对环境的尊重,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建筑与自然构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四、结语

    福建客家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夯土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土楼是中华文明具有象征性的杰作,其生存发展或衰亡都贯穿于中华文明史当中。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当今东西方文化碰撞与渗透中,重新审视客家土楼传统历史和文化,将土楼文化融入到现代建筑中,用现代建筑去继承传统优秀建筑文化,使我国的当代建筑设计更具民族性、地域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黄汉民.福建土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潘安.客家民系和客家聚居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8: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