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后踝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范文

    许先维

    

    

    【摘要】目的:探討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后踝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后踝关节内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前入路手术,研究组患者应用后外侧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对传统前入路稍微差一点,但是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应用效果明显,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手术;后踝关节内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8-119-02

    后踝关节内骨折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骨折的部位需充分的进行复位,不但要求精准的解剖复位而且要求要有牢固的内固定,预防患者产生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1]。后踝关节内的骨折患者经常发生踝部肿胀以及疼痛,皮下产生青紫和淤血,踝关节不能进行活动,也不能随意走动,查体能够看到踝关节发生畸形,外踝或内踝有明显的压痛感,部分患者会发生骨擦感以及骨擦音。临床上通常用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对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本研究选取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后踝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后踝关节内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男16例,女5例,年龄范围为18-60岁,平均年龄为(36.56±7.23)岁;研究组男13例,女8例,年龄范围为20-59岁,平均年龄为(37.59±7.7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两组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同意知情书,我院伦理委员会也予以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应用前入路手术,内踝下方实行弧线形切口,将筋膜切开后内踝暴露出来,应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骨折后,对内踝与后踝进行复位固定。

    1.2.2?研究组患者应用后外侧入路手术,让患者采取俯卧的体位,实施硬膜外麻醉后手术,以腓骨的后缘以及跟腱的外侧缘中线作为起点,进行环绕外髁上制作一个切口。将深筋膜以及腓骨长短肌切开,充分将外髁暴露出来,采取克氏针将骨折的部位临时固定,将后踝和内踝进行复位固定。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 疗效评定标准为,优:手术之后踝关节的活动度恢复正常,没有功能的障碍;良:手术之后踝关节的活动度基本上恢复正常,劳累之后偶尔出现疼痛现象;差:手术之后踝关节活动度显著受到限制,活动度不能超过30°,疼痛比较频繁。

    1.3.2?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骨折愈合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产生的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均值±方差(x±s)表明,而计数资料则用X2(%)来表明,计量资料使用t来检验,当P<0.05时,提示有差异性且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手术情况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后踝关节内骨折在临床踝关节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经常合并关节面的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容易引发骨折不愈合以及关节畸形等严重的并发症。进行保守治疗对后踝关节内骨折的复位不精确,所以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3]。研究表明,因为踝关节的稳定性和踝关节的接触面积有关,所以后踝骨折累及踝关节面超过24%的患者要进行手术治疗。当前临床上对于后踝关节内骨折手术的入路选择方面还没有进行统一,因此对于后踝关节内骨折患者实行前入路以及后外侧入路实施手术。

    前入路属于后踝关节内骨折手术的经典入路之一,疗效在临床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后外侧入路是近几年刚研究出的手术入路方法,有学者觉得实行后外侧入路能够充分的暴露后踝骨折的部位,能够在直视下实施解剖复位,减少复位不良的可能,而且螺钉置入也更加方便[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虽然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对传统前入路稍微差一点,但是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应用效果明显,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廖维, 张志群, 唐凯,等. 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难复性青少年踝关节旋后-外旋Ⅱ型损伤[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 033(023):P.1828-1830.

    [2]?芦浩, 袁玉松, 徐海林,等. 经腓骨外侧入路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病变[J]. 中华骨科杂志, 2019, 39(9):567-571.

    [3]?Elwahab M R A , Eid A S , Kotb A , et al. Is posterolateral plating better for fixation of Weber B distal fibular fractures than lateral plat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Current Orthopaedic Practice, 2020, 31(1):58-66.

    [4]?杜晓辉, 张红亮.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外侧入路和内侧入路合理选择:争议与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 40(03):278-28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