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形势下社区文化建设思考 |
范文 | 潘攀 摘 要:新形势下,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文章就新形势下社区文化建设展开探究,并提出建设措施,即把握社区文化内涵,强化其精神内核、推进制度文化建设以及打造社区文化品牌,旨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精神内核;制度文化;文化品牌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1-0179-02 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社区综合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构成了社区文明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准确把握社区文化的内涵 关于社区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尚无一致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一些解释。有的社会学家认为:“文化的简单定义,可以说是某社区内的居民所形成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文化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物质文化,是适应物质环境的结果;(2)象征文化,或称‘语言文字,系表示动作或传递思想的媒介;(3)社会文化,亦简称为‘社会组织,其作用在于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应付社会环境的结果;(4)精神文化,有时仅称为‘宗教,其实还有美术,科学与哲学也包括在内,因为他们同在应属精神环境的产品。” (一)同质文化,即社区居民共同的文化认同 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淀而形成的,对社区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社区文化,因而社区文化是此社区区别于彼社区的重要标志。生活在同一社区的人们之间会建立各种基本联系,这些联系往往是面对面的、直接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这些来自“社会邻居”的各种联系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取向、习惯、生活方式等产生影响。社区文化正是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实质上是地方文化的具体表现。 (二)文化体育设施及文化体育活动 谈到社区文化,很多人会联想到街道文化体育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组织的各类艺术团队、社区文化中心等。实际工作中,一般将社区文化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指的是文化设施建设,包括社区的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社区文化活动广场、公园等硬件设施建设。这些设施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它的使用情况直接决定着社区文化生活的质和量。软件建设,即社区范围内的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社区文化是普通老百姓的文化,是地道的群众文化。社区文化大多是由社区成员自己开发、自己组织的文化活动。社区居民既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又是社区文化活动服务的对象。 (三)传统文化遗产,即社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社区中既有的传统文化、现代革命文化的遗产、西方优秀的建筑文化、音乐绘画、艺术会馆、寺庙、民俗、风土民情等都是社区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社区文化有助于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陶冶市民情操、塑造市民素质。在现代都市中,市民的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更加重视,各种精神需求越来越多,层次也越来越高。 二、补社区文化建设的短板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的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开展,各种文化团体活跃于大街小巷,楼组建设全面展开……这些举措让居民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也让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有所增强。但在现实中却发现,社区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把社区文化简化为唱歌跳舞、琴棋书画以及雷同的楼组文化的现象。这种低水平高重复现象,实际上弱化了社区文化功能,也没有真正理解社区文化的应有之义。社区文化建设要上新台阶就需要补以下短板。 (一)强化其精神内核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工程,而社區文化建设本身亦需要灵魂和核心。唱歌跳舞、琴棋书画,都堪称高雅文化,但至多只是行为文化,绝不能等同于文化本身。社区文化建设要上新台阶就必须有魂,这个魂就是社区精神。它包括社区参与意识、社区互助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务实创新意识等。社区文化应定位于社区精神的复归,不断激发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社区居民的主体价值,并为社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发展社区文化首先要刷新社区文化的理念。社区文化不只是蹦蹦跳跳,其主要是为了丰富居民的生活,满足居民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层次,指引社区居民的文化选择。社区文化建设要跳出狭义的小文化,进入开阔的大文化。大文化包括科教文卫体以及生活方式、精神状态,自然也包括文化素质。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抓手 从1999年国家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试验开始,到现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逐步理顺。上海市2014年的一号课题成果落地以后,街道层面的机构设置统一为“6+X”个部门。社区文化建设主要由社区自治办公室负责,这一机构的设立,最大限度地整合了之前社区文化建设归属机构复杂的问题,将原来归属于体育、妇联、工会、老龄委等部门的社区文化功能进行了有机整合,落实到基层社区的居民委员会则由主管宣传工作的社区工作者负责。可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还需与居民的维权意识增强同步。这从风靡大江南北的广场舞中产生的乱象可略见一斑。广场舞在娱乐居民身心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高音喇叭、放藏獒、泼粪等奇怪的现象。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大妈”本是非常亲切的褒义词,演变到今天却变成了中性词甚至是贬义词。应对变革中的问题,需要完善制度文化建设,矛盾双方通过协商,在妥协与让步中形成自己制定和遵守的规则和制度。 (三)在传承创新中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社区文化建设中雷同现象严重,众口难调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缺乏战胜困难、满足人们多种胃口的态度。以多样文化适应多样需求,居民自会主动参与。不同的社区因文化资源和底蕴、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行。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应充分挖掘本社区的历史文化,发挥自身优势,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打造各个社区的文化特色。首先要找出各社区间的文化差异和特点,哪怕是一些细小的区别,也要尽可能扬长避短。由于各个社区成员构成的不同,居民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等都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素养和兴趣方面的差异,就有可能是形成这一社区文化特色的重要基础。其次要根据各个社区的文化差异,组织建立各类业余文艺骨干队伍,再以文艺骨干为基础,带动整个社区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有的社区有一些摄影爱好者,可以通过小型的图版式摄影作品展览,激发更多人的摄影兴趣,从而扩大社区摄影爱好者队伍,活跃该社区的文化生活;有的社区收藏文化的影响范围较广,在传承的同时,附上收藏背后的故事,可以不断挖掘出这一行为背后的文化渊源,再结合今天鲜活的生活实际,社区文化将会更加灵动。只有善于发现社区特点,努力培育社区文化特色,积极打造社区文化品牌,社区文化活动才能多姿多彩。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新形势下社区文化建设,首先应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准确把握社区文化的基本内涵,其次,要刷新社区文化建设的理念,强化其精神内核;夯实文化建设基础,推进制度文化建设;充分挖掘社区历史文化,打造社区的文化品牌,以全方位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社区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是顺应民心的核心因素。在这种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下,社区文化建设必将取得更加重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李海玲.浅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品牌, 2014(04). [2]冷凝.关于发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08).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