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枉凝眉》的艺术特色与演唱分析 |
范文 | 魏赟露 摘 要:《枉凝眉》作为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传唱度很高,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本文主要对《枉凝眉》的艺术特色从歌曲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艺术魅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赏析,同时对歌曲的演唱从歌词和旋律两方面进行了剖析,加深了音乐爱好者对于该曲的理解。 关键词:《枉凝眉》;艺术特色;音乐结构;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6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084-02 在电视剧红楼梦中,歌曲《枉凝眉》是一首特别委婉而深情、特别打动人的主题曲,这首曲子的旋律优美,唱腔独特,让这首曲子被广大音乐爱好者广为传唱。本文将对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其音乐结构进行剖析,解读歌曲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同时对其演唱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广大音乐爱好者有所启发。 一、歌曲的艺术特色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部作品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压迫和社会的黑暗,其作者是曹雪芹,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先后经历了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官宦生活以及家道中落、家产被抄的命运,让曹雪芹感受到了世态炎凉,深刻地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不堪,自此他就开始专心著作,以顽强的毅力进行《红楼梦》这篇伟大著作的创作及修订,历时十余载,中途更是删减了五次之多,终于写出了这部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红楼梦》中,《枉凝眉》仅是其中的一首原创歌曲,但是这首曲子同时在《红楼梦序曲》和《红楼梦引子》中出现,其重要性可见一斑①。《枉凝眉》将原著中各个人物形象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诠释出来,同时将文中的深刻内涵及无限的意蕴充分显现,成为了上世纪华人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这首歌曲始终围绕《红楼梦》的主题,注重将音乐与原作相结合,在音乐的艺术性和民族性的基础上,把握住了音乐的时代性。同时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十分耐人寻味,不同的读者对于歌曲都有自己独到的领悟,有人认为这首歌曲是为在第八十回后宝玉与湘云的重逢做铺垫,大多数人认为这首歌就是在描绘宝玉与黛玉的无果爱情,歌词中枉凝眉的意义即为枉皱眉头,因为黛玉的两眉之间“若颦”,所以宝玉送她一个“颦”字,从此以后,大家就常常称黛玉为“颦儿”。 (二)歌曲的音乐结构 这首歌曲的作曲者王立平先生将原著中哀怨惆怅的感情成功地描绘出来,通过看似随意的旋律就把宝玉和黛玉无疾而终的爱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首歌的调号是I=E,即是E宫系统,但是歌曲的主音是羽音,即#c调式②。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可知,该曲是把变官音的六声调式加入到五声调式里面,因此该曲是加入了变宫音托后的六声羽调式,其中带有一种清新而又凄凉、哀伤的情感色彩,在加入变官音后,等于在里面加入了两个二度音程,通过增加不协和的音程,适当的歌曲音乐风格整体上有一种哀愁的感情,同时又有小调带有的阴柔而黯淡的风格。 (三)歌曲的艺术魅力赏析 《枉凝眉》作为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不但其歌词完美演绎了电视剧中宝玉和黛玉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它的旋律也将整部作品整体凄凉哀伤的氛围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歌曲的前半部分,“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通过巧妙的比喻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定了完美的基调。阆苑仙葩和美玉无瑕都是形容十分美好珍贵的东西,隐喻了宝玉和黛玉的卓尔不凡以及清纯高贵。但是作为两个生活在贾府那样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下的人物,他们没有选择自己爱情和命运的权利,只能够服从家族的利益和长辈的教导,让他们二人始终无法在一起,最终的结局是一个香消玉殒,而另一个则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歌曲的后半部分则是与歌词的前半部分相互呼应,从而将主人公的悲剧式的结局活灵活现的刻画出来。通过“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这中平淡的表达,将宝玉和黛玉相互思念却又不能领会对方的那种相互猜疑、相互赌气以及相互抱怨生动地表达出来。“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是一种隐喻,表达了在男女主人公心中把对方看作是水中月和镜中花的感觉,男女双方都觉得对方的心思难以琢磨透而使得双方不停地埋怨和误会对方,这就意味着加在两人身上的悲剧爱情氛围更加浓厚,他们两人的爱情注定是无疾而终的。歌曲最后,描写了“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这种悲伤的句子,将整首歌曲的悲伤哀愁的气氛推至高潮。“能有多少泪珠儿”说的是黛玉,她短暂的一生流得最多的泪水是因为与宝玉的这段凄美爱情;另一方面,宝玉的心也因为这段无果的爱情而心如死灰。整首歌曲均采用了虚写的手法,借助各种隐喻和类比的手法将宝玉和黛玉的凄凉爱情故事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跃然纸上,十分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歌曲的演唱分析 (一)歌词演唱分析 在歌曲前奏部分的空灵的装饰音让全曲呈现出一种古典的韵味,仿佛使人置身于缥缈虚幻的红楼世界中。然后承接一种哀伤绵绵的音调,以平淡地叙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开始咏唱一段悲伤却凄美的爱情。接着下面的“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几句歌词的旋律起伏较大,在平淡的倾诉述中卻又带着一种命运的无可奈何,好像是对这样一段无疾而终爱情的惋惜和哀叹。在演唱最后的三个字“终虚化”,让人有一种如泣如诉的悲凉之感,将歌曲的意境完美呈现出来③。接下来的三个高音,使情绪从低到高,又从高降到底,使人的情绪慢慢平息,但是旋律中带有的忧愁却始终萦绕在耳边,好似又多了一些空灵和平静,又好似黛玉一遍留着眼泪一点不停的叹息,然后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云雾深处。歌词的下半部分又完美承接上半部分,将全文勾勒成一幅凄凉而美丽的爱情画卷。 (二)旋律演唱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整首歌曲的歌词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其旋律也是一样,亦可将其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这些歌曲是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段组成的,每个乐段又包括六个乐句。 前一个乐段及歌曲的前半部分,这个乐段一共包括13个小节,第一和第二乐句包括“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是第一乐段的起始部分,一共包含了四个小节,第三和第四乐句为“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一共也是四个小节,这两个乐句是第一乐段的承接部分;第五乐句是“若说没奇缘”是第一乐段的转折部分,一共有两个小节,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乐句是“如何心事终虚化”,一共包括了三个小节。 后一个乐段是歌曲的后半部分,主要包括16个小节。第七、第八乐句是“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这两个乐句共有四个小节,作为后一个乐段的起始部分;第九、第十乐句是“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两个乐句也包括四个小节,作为后一个乐段的承接部分;第十一乐句“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是后一个乐段的转折,全曲所有的高音部分均在这个乐句里面体现出来,通过高音的表达,将前面乐句中哀怨凄凉的气氛如山洪般汹涌而出,升华了整首歌曲的感情基调。第十二乐句是全曲的结束部分,“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个乐句也是包括了四个小节,其旋律逐渐由高音转换为低音。前后两个乐段均是从高音开始,然后以在乐段末尾以低音结束,从旋律上也预示了贾府的由盛转衰,也暗喻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由纯美变为凄凄惨惨戚戚。 三、总结 歌曲《枉凝眉》极具艺术表现力,其歌词和旋律不仅紧扣《红楼梦》剧情的主题和氛围,同时歌曲具有十分含蓄而独特的韵味,其丰富的艺术底蕴和优美的歌词和旋律,使其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注释: ①胡然.《枉凝眉》诗词赏析[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6,8(11):118-119. ②谢翠娟.歇曲《枉凝眉》的艺术特征[J].福建歌声,2014(06):38-39. ③程丹.电视剧《红楼梦》经典歌曲分析与演唱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04):21-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