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明沈周的山水画艺术 |
范文 | 邵长蕾 摘 要:沈周艺术精博,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各种画艺均涉猎,而且博采众长融会一体,是位集大成艺术家。在继承优秀传统的的基础上又有卓越的艺术贡献,他幼承家学,善于学习名家之长,到了晚年自成一家,对明清画坛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沈周;细沈;粗沈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164-01 一、前言 中国山水画的渊源可以追朔到汉代时期。如汉画像砖上的表现打猎、劳动、采集、游历等场景。山水画真正萌芽期是出现在魏晋,至随唐趋于完备。涌现出展子虔、李思训、吴道子、王维、张璪、项容等一大批山水画家,其中展子虔的《游春图》就是当时一幅游历春景的山水画。五代至宋元,山水画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五代至北宋荆浩、关仝、李成、范宽、郭熙、南有董源、巨然。在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技法及理论也开始臻于完善。特别是经过“南宋四家”及“元四家”的发展,至明代山水画就摆脱了技法上的窠臼。明代中期“吴门画派”是最重要的文人画派,其中开创者就是沈周。 沈周生于(公元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长洲(今江苏苏州相城)人。沈周隐居不仕,专事诗文,交友广泛,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他所居的“有竹居”经常邀友举行文会雅集,吟诗作画,观赏古玩,他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工穉登曾高度评价沈周艺术:“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先生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 本文试从沈周一生的学画经历及渊源分为青年、中年、晚年三个时期进行分析探讨。 二、沈周青年时期山水画学习与衍变 沈周是以山水画最负盛名,是明代中期至武宗正德时“吴门画派”的山水画大家。他早期主要师法“王蒙,沈周早年受他家庭影响,他最初接受的是以”元四家“为主体的文人画传统。40岁以前他主要宗法王蒙。如《为碧天上人作山水图》,从此幅作品中就要以看出沈周学王蒙山水的证明。此作画于一四六一年,时年沈周34岁,此图山峦圆浑。山头多密攒苔点,画下方画一参天古松树,树后一挂飞瀑隐于古松之后,顿觉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感。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渴笔点苔,近处多施浓墨干笔复皴,中锋用笔较多,和干墨积迭方法相辅。沈周多学王蒙强调书法入画,重于发挥篆书中锋用笔的特点。并付之创作实践。这是沈周早期学王蒙最成功的一点。 三、中年山水画成熟时期 沈周中年时期也就是40岁以后,在师承和画风上有很大的改变,这个时期沈周主要师承黄子久(黄公望)。他的学生文徵明题《沈石田临王叔明小景》曰:“自其少时,作画已脱去家习,上师古人,至40外,始拓为大幅”。也就是说沈周从初承家学,主宗董、巨、王蒙,到脱去家习。 完成这个时期的大幅山水画《庐山高图》,是沈周41岁所作。构图深邃繁复,气势沉雄苍郁,用牛毛皴,浓墨点苔,焦墨破苔点法,都源自王蒙法。 現藏辽宁省博物馆的《魏园雅集图》轴,是沈周43岁作,此幅笔法已融多家、笔墨,在董、巨的圆浑山石中融入黄公望遗意,坡石用披麻皴也增强粗重力度,线条于细密中见劲利,此时整体风格已在精细中显出粗劲趋向,正如文征明所言:“精枝大叶,草草而成。” 从沈周山水画生涯中可以看出,他几乎都在临摹古人与创作相结合方法向前发展的,如《仿董、巨山水》、《仿云林山水图》、《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仿倪山水图》等。 沈周50至60岁时,已基本形成“粗沈”风格,笔法以董巨,黄公望为本,兼融王蒙、倪瓒之法,笔墨粗劲浑厚,然中锋多于侧锋,景致臻简开阔,但画面刻画仍较细致。59岁的《湖山佳趣图》卷(浙江博物馆藏)画面用笔已很简炼,虚实相间,坡石用粗放线条勾出,具有空灵之墨韵,皴法也趋短粗,时出侧锋斫笔。画面题款书法明显看出有黄庭坚之笔法。字体瘦长,有开张之势。 四、晚年时期山水画 沈周晚年山水画以吴镇为宗,他的画与吴镇最为接近。李开先讲:“沈石田其原出于吴仲圭,王叔明,”也兼取南宋画派之长。如作于61岁的《夜雨图》,71岁作《谿山高逸图》,78岁的《仿梅道人山水》卷,都可以看出得益于吴镇等元代画家,而兼宗南宋画的笔墨神韵。用笔简率,层次丰富,笔墨胜于丘壑,用笔更为粗率,下笔较重,时出侧锋,于遒劲浑厚,墨色也趋于酣畅,大多湿笔渲染,富浓淡变化,于简率中见苍茫。笔墨洒脱自然,而不乏天趣,更见磊落雄浑的气概。 沈周的山水画在艺术形式上集历代诸家之大成,他的画格平正浑厚,拙中寓巧。黄宾虹曾讲沈周笔墨“学之不易入邪道”,是明代山水画家中值得重视的大家。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总的来讲明代画家都趋于仿古,向古人学习,但一味仿古过深而缺少创造性,对于艺术反映现实感受以及充分发挥艺术个性方面没有能够给予应有的重视,而沈周也不例外,有些作品山石用线轮廊过于生硬,线条缺少质感,以致造成画面不能变得模糊、统一、结实。还有的些画面缺乏平淡天真、自然天成意味和深醇的传统文人画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国华.浅析沈周山水画的艺术特征[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纪中英.《东庄图册》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