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艺术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 |
范文 | 何定 摘要: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艺术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艺术设计中体现创造性思维,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本文将具体探讨创造性思维的内涵、特征,以及如何在艺术设计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培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艺术思维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得到凸显。艺术设计的本质就在于创造,只有形成创造性思维,以创造性思维作为主导,才能提高艺术设计水平,打造优秀的艺术作品。因此,设计人员必须把握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在设计实践中逐步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1.内涵。目前学界将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性思维,一种是非常规性思维,即创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是根据主体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进行思考,具有重复性特征。创造性思维是根据瞬时想法、突发灵感进行思考,具有创新性特征。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同,创造性思维更加新颖。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造性思维打开了发明创造的大门,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往往对科学家进行赞美,却没有探讨科学家成功的原因。事实上,创造性思维起着重要作用,是各种创造成果的思维基础。 2.特点。创造性思维具有体验性特征。设计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时,不仅要把握设计理念,还要从情感角度出发,在作品中寄予自己的审美情感。情感和思维都具有抽象性,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艺术设计的情感以思维作为前提,艺术设计者的情绪生发建立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创造性思维和情感的联系更加紧密,创造性思维激发了设计师的高级美感,使作品萌生新意。创造性思维具有应用性特征。艺术作品面向的主体是广大消费者,只有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才能提升作品的商业价值。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作品鳞次栉比,消费者已经对普通产品感到麻木。以创造性思维为依托的艺术作品新颖独特,在市场上独树一帜。这类产品不仅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还能迎合消费者的审美需要。创造性思维具有前瞻性特征。艺术作品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抽象物。但如果艺术作品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并不能达到艺术的最终目的。在进行艺术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在作品中渗透新理念,使设计成品高于生活。创造性思维立足于社会新事物,设计师应用创造性思维展开作品设计,可以提高艺术作品设计水品,将艺术与现实生活相融合。 二、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凸显主体个性。艺术品是设计师的创作成果,反映了设计师的创作理念、创作原则、创作能力等。设计师存在个体性差异,其所创作的作品也不尽相同。很多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片面借鉴前人的经验,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使作品落入了拾人牙慧的窘境。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体现作品的特色,设计师应该以自己作为中心,打破传统的艺术设计桎梏,在灵感突发之际展开设计活动。一方面,设计师应该渗透自己的创作理念,让不同创作思想相互碰撞。另一方面,设计师应该对作品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和改造,促进艺术品的新陈代谢。 2.促进学科互通。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艺术设计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艺术设计作品具有同一性,造型优美却内涵不足。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不仅需要熔铸设计师的心血,还需要融入多个学科的知识。具体来说,设计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設计师在进行造型时,可以加入舞蹈动作、喜剧动作等。第二,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采用清洁度高的新型材料。第三,设计师在选择艺术品图案时,可以应用古代文化图腾、部落图案等。 3.回归创作本真。现代人的审美倾向为求新,在购买艺术作品时,会挑选样子新颖、造型突出的作品。在求新审美观念的引导下,设计师必须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很多设计师混淆了创造性思维的观念,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娱乐大众,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对古往今来了优秀艺术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设计师无一不以艺术本身作为基础。在创作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回归艺术本真,把握艺术设计的真谛。设计师可以取法自然,从自然环境中提取设计材料、进行设计造型等;设计师也可以取法古典文化,汲取古代文艺美术的精粹,贯古通今实现艺术的交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以艺术作品为例,消费者更倾向创新性强的作品。艺术作品最终要面向广大消费者,为了满足艺术市场的需要,设计师必须把握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和特点,在设计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