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班级合唱在低年级教学中的相关探讨和实践 |
范文 | 陈柳青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文章依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心理从歌唱能力的培养、趣味节奏练习、音准和专注力及声部练声等方面的教学进行研究,从而激发学生喜爱合唱,通过提高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增强合唱的自信。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合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192-02 班级合唱的课题开展至今,将近的两年时间期间,我们在理论中研究实践,在教学中不断探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这两年我都在低年级教学中实践,现在把我们这段时间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作如下的分享: 一、歌唱能力的初步培养 (一)教师正确的范唱 在一年级的歌唱教学中,教师的正确范唱非常重要。对于一年级刚进校的小朋友,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幼儿园,每个学生的歌唱基础和自身的声音条件各异,可以用参差不齐来形容!孩子们歌唱技巧的发展首先建立在儿童喜欢模仿歌唱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动听的歌唱,唤起儿童的兴趣,示范,儿童倾听,在记忆中储存歌曲,并进一步模仿歌唱。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发声方法,准确的音量,正确的发音吐字和带有愉快情绪的好的范唱。 在教学中,我通常是让学生们安静下来,带着问题去聆听,比如:小耳朵竖起来,老师要给大家唱一首歌,注意听:歌曲里出现了那些小动物?…在备课时我会反复练习即将要演唱的歌曲,确保范唱的规范有吸引力,能直观地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 (二)趣味的发声练习 动听的歌声离不开科学的发声方法:腹腔气息与口腔状态,以及头腔共鸣,三者缺一不可,但对一年级的学生讲理论,是很难理解的,最后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这位老师上课没意思,根本听到不懂!所以,趣味的发声方法能最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的轻松。 让学生感受腹腔吸气与呼气的力量,我会做一个小运动:给气球打气。腹部就是一个小气球,当吸气时就是给气球打气,让气球变大慢慢鼓起来……多做几次,学生就很自然地学会了正确的吸气方法。 “口腔打开”的状态,通过玩“老虎的嘴巴”的游戏:看一下哪一个小朋友的嘴巴张得最像“老虎的嘴巴”,一起比一比,谁的老虎嘴巴最大?能把小动物一口吞掉……或者让学生一起做“大口啃苹果”的动作,感受张开喉咙的正确方法。 “头腔共鸣”的状态,我通常会让学生模仿风吹过来的声音:每位同学都把一个小手张开,大拇指放在头顶上,一起闭上眼睛唱“u”,全班同学想象风从头顶吹过,一直吹,有时是狂风吹过,有时是微风吹过……通过让学生感受风从头顶吹过,找到头腔共鸣的歌唱位置。 趣味发声,模仿动物的叫声:比如,小青蛙呱呱呱,小鸭子嘎嘎嘎,小狗汪汪汪,小猫喵喵喵…… 二、趣味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合作能力 学生们了解了正确的歌唱状态,接下来就是节奏的练习,节奏作为音乐的骨架,在合唱训练中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我会用各种节奏游戏去让学生了解节奏型,并通过趣味活动让学生感受节奏声部的合作关系。 (一)认识节奏型练习 一年级所学习的基本节奏型主要由4分音符和8分音符组成。刚开学一个月时间里,每节音乐课课前热身活动,我都是围绕节奏律动来进行,主要是想通过节奏游戏,让学生认识节奏型,培养节奏感。具体方式如下: 1.看卡片,拍节拍。看卡片,当看到卡片上有一个圆圈,拍一下;两个圆圈拍两下。通过看卡片拍节拍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节拍,等学生们非常熟悉,能自然地看到圆圈图谱就拍出节拍时,我会播放音乐,让学生看着图谱随音乐节奏拍节拍……培养学生稳定的节拍感; 2.卡片转换成具体节奏型,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基本节奏型。几节课后,学生能很自然很清楚了解图片所代表的节奏型时,我把图片变成具体的节奏:x和x x,看到x念ta,看到x x念titi,我会把几张节奏卡片摆放在黑板上,先是老师指挥学生拍;熟悉以后,请个别学生当老师,小老师指挥,学生拍节奏;然后衍生到分组练习;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老师先用鼓声稳定节拍:每组会有一个小组长带领三个小组员去观察课本里的节奏型,然后听着老师的鼓点去念节奏型,争取每位同学通过实践体验都能熟悉基本的节奏型……形式各异的练习,为接下来的合唱体验,打好基础。 (二)趣味童谣故事让学生体会声部叠加的合作 低年级的学生充满童真,最喜欢听老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我经常会在课前导入时,结合课题讲一些小故事,把一些合唱练习融合其中:在教授《在农场里》时,我给同学们讲了“农场里”的小故事,孩子们兴趣谙然地认真听着,故事讲完,我问同学们:农场里有哪些动物?学生:小猫、小狗、小猪……师:小狗小狗怎样叫?生:汪汪汪;师:小猫小猫怎样叫?生:喵喵喵。 把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小狗,一组小猫 合作过程中,教师注意提醒两大组同学,眼睛看老师的指挥,耳朵倾听另一组同学的声音,嘴巴要轻轻念字,确保自己能在合作中能听到另一个声部的声音。 三、培养孩子们的音准和专注力 (一)音准训练游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意识到班级合唱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们的音准和专注力。于是,我们在日常的课堂里开始更关注每个孩子们的音准,我们科组老师研究了很多方式,比如说:全班一起唱一个标准音“la”,然后老师走到同学们中间仔细聆听,找出音准特别好的学生,再轻轻碰一下学生的肩膀,让音准好的学生先做示范,带动其他学生去唱。 (二)专注训练小游戏 在教授传统的课堂知识点的同时,把具有趣味性的训练游戏溶进其中,例如专注力小游戏:请全班同学看着老师的动作用气息做的反应,当老师举起一个手时,全班发出“si”的气声,当老师把双手举起来时,不能发出任何声音,通过反复训练,最后评出“最佳专注奖”鼓励同学们,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专注合作”带来的无穷乐趣。 四、简易的声部练声曲培养学生的声部概念 通过简易和声练習,引导学生创编歌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作品又体验了声部的合作。 五、补充教学拓展教材,拓宽合唱课堂的知识领域 为了更好的拓宽学生的合唱意识与声部合唱的概念,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单纯地改编本教材上的歌曲,和选用基础教材的歌曲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在所使用的基础教材一在沿海版教材的教学中,融入拓展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作为我们的教学拓展教材,这种形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教材的编写上都是经过专家的研究,教材的的内容更贴近孩子们的学习,教学效果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在教授二年级音乐课时,就选用了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调皮的小闹钟》作为合唱研究课,这是一首简易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风格活泼,旋律朗朗上口,合唱部分只采用“do mi sol”三音组合而成,通过学唱歌曲《大钟和小钟》同时,复习1、3、5三音音高与基础节奏型,借助律动演唱表现,引导学生体验二声部合唱的概念,加深学生对二声部合唱技能的理解。 六、结语 低年级合唱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歌唱,歌唱包含了很多因素:节拍、节奏、音准、情感等等。如果儿童能够做到:歌唱的好,拍子打得准,节奏准确、力度和速度都很合适,音准又好,那么他们所具备的音乐能力将会为以后小学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的合唱教学研究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也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我们会不懈努力,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实践、总结,向着“把分享和声的权利分给每个孩子”的目标不断探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