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气韵在书法艺术创作和鉴赏中的重要性分析
范文

    王忠军

    摘要:气韵是评价书法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体现了书法家的内涵和修养。本文首先分析气韵的含义,其次阐述气韵在书法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方面的重要性,最后作出总结。

    关键词:气韵;书法艺术创作;书法艺术鉴赏;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023-02

    一、气韵的含义

    气韵指的是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气度韵致。最早出现在南朝齐梁时期的绘画理论家谢赫的著作《画品》中,《画品》提出了评价绘画优劣的六个标准,其中之一就是“气韵生动”。谢赫把气韵放在评价作品优劣标准的首要位置,可见气韵的重要影响。五代荆浩《笔法记》中这样解释“气韵”:“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感。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

    书法艺术中的气韵指的是书法作品所具有的和谐不俗的意境和韵味。书法家要想创作出富有气韵的作品,就必须通过长期的修炼,学习控制线条的节奏,在一开一合的书写中,生动的体现出书家的技艺、个人的性情以及当时的精神状态,从而充分展现书法艺术的魅力。

    书法作品的气韵是书法家自身人生阅历的浓缩,是兀兀穷年习书的感悟,是人和笔墨的情感融合。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懂得欣赏者不但能够会心得领悟其娴熟的技艺,进而仔细揣摩书法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内涵,寻找书法作品与自身性情的相似之处而建立同理心,最终在书法作品的氤氲气韵中体会人书合一的高妙的艺术境界。

    二、气韵在书法艺术创作方面的重要性

    (一)气韵有利于探索艺术创新

    富有创新性的书法作品离不开书法家对于气韵的孜孜以求。为了创作出更加耐人寻味、深入人心的书法作品,书法家们要不断修炼自身的书写技艺,转益多师,多方位尝试新的表现手法,敏锐地体验和把握气韵所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开辟出崭新的创作天地。

    东晋王羲之的书法有着“天质自然,神韵盖代”的美誉。他幼承家学,稍长从卫夫人学书,后及渡江北游名山,遍观碑版钟繇等先贤书迹,始能融化。他志存高远,富于创造,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终于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道美健秀。后人评日:“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成为晋代尚韵书法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书圣”。

    (二)气韵有利于提升艺术修养

    书法作品气韵的形成,一定是书法家在不断学习各类书法理论知识和不间断的实践中获得的,因此在反复的学习实践中,书法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书法理论能够帮助书法家扎实理论认识,梳理书法发展的脉络,指导艺术创新,对一个书法家的艺术修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同样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修养的高低就决定了作品气韵的优劣,气韵不凡,书法家就一定涵养深刻。与此同时,反复的艺术实践也成就了书法家的艺术修养的另外一面,学习古人书法的技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探索自我完善,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风格独特,气韵必定高古。气韵高古,风格不得不独特。

    如书法大家石开先生的书法作品,碑帖融合,学习古但不拘泥于古,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积累,终于形成了朴茂醇厚、冷艳鬼趣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书法篆刻作品充满神气韵味,技艺和内涵相互融合,极具音韵节奏之美。其人两鬓银发,面色安详,目生静气,看上去很是儒雅,文人气质浓郁。表情谦和,为人相处简单且不善言语,气定神闲的样子,带给人一丝脱尘的仙气,见过之人皆印象深刻。

    三、气韵在书法艺术鉴赏方面的重要性

    (一)气韵是书法艺术鉴赏的重要准则。

    当一幅书法作品摆在面前时,书法家就会自然地关注作品书写的技艺、并审视此技艺所流露出来的气韵,如同乍見一名陌生人时感受到的气质一样,气韵的雅俗高低直接影响到鉴赏者对于一副书法作品的印象。历代亦多有论述,如: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苏轼《书论》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陈绎曾《翰林要诀》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

    在书法艺术鉴赏过程中,第一层次是要体会某一书法作品带来的第一印象,得出初步的感受;

    其次从宏观上鉴别该书法作品的技艺与结构所展示的渊源和生动变化的美;

    再次要深入局部细节,全方位、多角度仔细分析书法作品所蕴含的技法倾向、表现力度、性情起伏、风度流露,即对气韵的深度解读——这是书法鉴赏的核心部分,也是主要标准;

    最终再回到对作品整体风格特征的把握,进而得出准确得品评结论,完成作品鉴赏。

    (二)气韵有利于提升鉴赏人员的能力

    当书法鉴赏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对于书法作品气韵的感受时,他的鉴赏能力也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充分了解每一件书法作品创作的起源和发展,深度挖掘书法作品的内在涵养和深刻体会书法作品营造的意境,与气韵获得心理上的共鸣,是每一个鉴赏人员提升鉴赏能力的必由之路。

    只有如此,气韵才能为鉴赏打开一条通天大道,使鉴赏人员取得更加突出的书法鉴赏成就。

    四、结语

    气韵指的是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中所具备的独特风格,在书法艺术作品中气韵指的是意境和韵味,是书法家将自身经历或感悟融入到作品中并让欣赏者仔细揣摩的过程。气韵在书法艺术创作和书法艺术鉴赏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书法艺术创作方面气韵不仅有利于提升书法家的艺术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书法家的艺术修养。

    在书法艺术鉴赏方面,气韵不仅是书法艺术鉴赏的重要准则而且能够提升书法鉴赏人员的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科杰,音乐与书法相通性之“气韵”[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2]赵新江,周建军书法鉴赏:博古通今,气韵天成[J].理财,2019(04).

    [3]闫双全.翰海存气韵艺游见精神——闰双全书法作品选刊[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 (01),

    [4]刘晓东.论书法的气息、气势及气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12).

    [5]陈春敏,杨天奇,林语堂书法的“气韵”与“性灵”[J].中国书法,2016 (2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