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回归日常生活树立“大书法”观
范文

    李一 吴或弓

    

    

    [摘要]书法作为中国古代最生活化的艺术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进入20世纪后,书法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渐疏远。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丢掉用毛笔日常书写的传统,就等于丧失了书法的根基和土壤。今天,倡导书法回归日常生活,需要从社会层面和书法本体两个角度出发,培育书法发展的生态基础,从生活中吸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创作无愧干时代的书法精品。更重要的是,对于有情怀、有担当的书法工作者,应努力汲取新时代生活的源头活水,重新全面认识书法的传统,树立新时代“大书法”观。

    [关键词]书法;日常生活;新时代;“大书法”观

    一、古代书法的生活性

    在古代中国,书法简称为“书”。无论是“礼、乐、射、御、书、数”,还是“琴、棋、书、画”,“书”一直是艺术的形式、审美的体现、教化的象征、文化的承载。稍作回顾,就会发现书法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包括文人个体生活、社会文化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书法与古代文人的个体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法不仅是古代文人重要的生活方式、生活体验和生活乐趣,而且是其最亲密、最长久的生活伴侣。千百年来,一代代文人从读书习字开始,就与书法、与毛笔结下不解之缘。无论顺境还是困境,毛笔一直伴随着文人,不弃不离,直到生命终点。古代对书写技艺的掌握也颇为自觉。《礼记》曾记载孔子经常以“六艺”来教育青少年,“书”为六艺之一,看得见、摸得着,且有形有象,一直在生活层面中,孔子认为这是青少年应该也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艺。唐代刘禹锡在其《论书》中明确指出,“艺”居“三德(至德、敏德、孝德)”之后,为“士必游之也,书居数之上,而六艺之一也”。同样强调每一个文人都应该掌握“书”。同时,因为书法贯通于生活,在朝夕相处中文人对其情感也越来越深。学书消日,以书自娱,诸多在今天被称为书法的作品,不过是古人当时日常生活中的信札、便笺、序言、祭文等手稿,自然随意的笔调是古人对生活的有感而发。如王羲之在《奉橘帖》中写“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短短的12字,点出霜降前橘子未完全成熟而不得多摘;在《快雪时晴帖》中写“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是在雪后初晴的愉悦中对友人的问候,都反映了生活的点滴。再如《兰亭序》中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写文人生活雅集的画面,又结合切身体会,以死生兴怀,感叹人生。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情如潮涌,气势磅礴,追叙“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以忠义励节,抒家国悲情。苏轼的《寒食帖》写被贬生活,寒食时节“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寒食雨二首》其二),以途穷寄意,叹人生苍凉。通过书法可以抒发胸中的喜怒哀乐,记录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也為古人的生活增添了快乐。比如欧阳修在《试笔》之“学书为乐”中说道“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

    书法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也显而易见,无论是在公共空间还是在私享空间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书法能够美化生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社会生活的文化品质。社会生活空间十分广阔,古人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时令,因地制宜,用书法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适宜社会生活情境的形式。比如春节期间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张贴的大红春联,酣畅的笔墨书写着诗意的吉语佳句,一张张春意盎然的“春”字,一笔笔福气满堂的“福”字,表达出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向往。再如在文庙、书院、佛殿、道观等公共建筑空间中,碑刻、匾额、楹联等书法比比皆是,似山蕴玉,如蚌含珠,承载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魅力,堪称建筑的“点睛之笔”,徜徉其问,书法的艺术美、文辞的意境美与建筑的结构美浑然一体,相映成辉,相得益彰。无论是绿树村边的农家小院,还是楼宇森森的皇家宫殿,总能在其中闻到翰墨飘香。书法是中国人居室中常见的文化形式之一,登堂入室的各类书法作品不仅是装饰环境的要素,更能表达审美趣味和生活理想。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城市中文馨百业的牌匾、旗幌,用书法装饰店铺门面及内部环境,既简洁又鲜明,能够精准地概括出商家的经营理念,烘托出独特的文化气氛。

    在国家政治生活上,以汉字为造型元素的书法很早就得到应用。汉字是文化的载体,治国齐家平天下须臾不可离。从书法的源头来看,中国早期的甲骨文书法和金文书法,都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产物,其主要目的是传达旨意、记录实事,从而满足治国者的政治需要。商代甲骨文记录有当时占卜打猎、作战、祭祀等国家大事,书经契刻,瘦劲锋利;西周金文同样记录有祀典、赐命、诏书、盟约等国事活动,书经铸刻,古朴淳厚。秦汉之后,树碣刻碑之风日渐盛行,碑刻书法成为述德、铭功、纪事、纂言的载体,比如《峄山刻石》颂扬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礼器碑》称赞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并增置各种礼器,《辟雍碑》记录晋武帝及皇太子亲临太学辟雍的视察。自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以来,书法又与国家选拔人才相关,甚至考卷书法的优劣与录取与否、名次等级有直接关系,还出现了“窍后生之宦奥”的干禄书体。古人也对书法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所阐释,如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把文字、书法强调为“五经”“六艺”的根本和治理国家的根基。唐代张怀璀的《文字论》表示:“阐《典》《坟》之大猷,成国家之盛业者,莫近乎书。”把书法视为文化的重要表征和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

    因此,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法在中国古代生活中应用最广,实用功能最强,是一门最生活化的艺术。这门艺术集实用与审美于一身,融生活与艺术为一体,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诞生,诞生后一直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不断发展变化。千百年来,书法一直与中国人的个体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相贯通,并且一直活跃于核心生活圈,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占有着重要地位。

    二、20世纪后书法的边缘化

    与回归日常生活的倡议

    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制鼎革,政治动荡,社会转型,首先是废科举、兴新学使得书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开始下降,是否写一手好字对新型知识分子已不重要。而后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在引进西洋音乐、话剧、美术等艺术门类的同时,书法遭遇冷落,甚至被质疑不是艺术。20世纪上半叶,“汉字落后论”一度盛行,尤其是一些激进者高喊废除汉字,想把与汉字一体的书法从生活中连根除去。更为致命的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的几次换笔,先是由钢笔、圆珠笔等硬笔代替毛笔,后是由电脑输入代替硬笔,其结果导致书法基本退出了日常生活的实用领域。中国的知识阶层在对电脑越来越依赖的同时,对毛笔越来越疏远。当下,不会写书法、不会使用毛笔已不是中国人的个别现象,而坚持毛笔日常书写的人更是小众中的小众。即便是能够创作优秀书法作品的当代书家,也很少能够坚持在日常生活记录中使用毛笔。在公共空间中,很多原有的书法招牌、匾额变成了电脑美术字体印刷的产物,甚至春节期间张贴的春联也成为重复内容、重复字体和重复样式的泛滥灾区,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由此可见,20世纪后,种种因素使得书法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书法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由亲密无间变得日渐疏远,由核心生活圈走向边缘化。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反思的问题。从根本上说,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艺术创作的素材、构思、灵感来自生活体验,艺术家的语言、风格、手法同样是在生活蒙养中形成的,这是艺术的普遍规律。正如石鲁所言,艺术家与生活的关系是“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书法从源头上来看本就是实用与审美、艺术与生活的统一。艺术家,尤其是书法家更需要立足于生活,才能真实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而当下的书法则面临着实用与审美分离、艺术与生活脱节的状况。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丢掉用毛笔日常书写的传统,就等于丧失了书法的根基和土壤,失去了书法发展的源头活水,书法自然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艺术。

    然而历经百年变迁,今天书法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已不再是传统社会知识生产与文化创造的共生状态。因此书法回归日常生活并非易事,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更加耐心地调动多方面的努力,培育健康的书法生态。书法不仅是“有意味的形式”,更具有流动的血脉,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书法能够与人的品行、性情、学问、事业等广阔的人生视野相连通。因此,书法对国民形象的塑造、国民素养的提升、国民精神的培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当然,回归不是复古,书法回归日常生活并不是完全回到古代,不是以古人的生活方式要求当代人,而是要致力于新时代的书法复兴。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书法在20世纪有重大变化,但一个世纪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过短短一瞬,应该看到书法在百年中的有变有常。令人欣喜的是,改革開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的强盛,文化自信心的增强,“书法热”逐步升温,书法爱好者越来越多,人们逐渐认识到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新时代的政治、社会、个人追求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书法界的有识之士针对生活中书法边缘化的弊端,开始反思书法创作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讨论书法回归日常生活的可行性。学习书法应由小众所好变为大众所爱,我们需要把失去的传统找回,把间断的文脉接续,从而恢复毛笔的日常书写常态,使其成为中国人艺术地表达自我、看待社会、观照世界的重要方式。为了培根铸魂,为了书法的可持续发展,书法艺术应该回归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就书法本体而言,只有回归日常生活才能找到源头活水,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下的书法界需要恢复两个传统,一是诗书合一的传统,我书写我诗,我手写我心;二是日常书写的传统,书以致用,遣兴感怀。二者相辅相成,只有诗书合一,才能使书法的日常书写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坚持日常书写,才能促进诗书合一。日常书写不是为创作而创作,而是内心的自然流露,能够真正实现元人盛熙明所说“夫书者,心之迹也”,真正体现书法家的修养和品德。因此,把搦管挥毫作为生活常态,用书法记录日常生活,对书法自身的发展而言,是十分迫切和关键的。书法家不同于一般书法爱好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书艺,更要有高深的修养,而二者都来自于生活的积淀。在日积月累的日常书写中锻炼笔性,才能取得心性与笔性的统一。苏轼对此有诸多阐释,在《记与君谟论书》中说道,“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在《题二王书》中认为,“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在《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中表示:“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而日常书写、熟能生巧,是书法通神的关键路径。今天的书法家要重新认识书法日常书写的传统,重新认识日常书写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在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才能创作出有原创性的、无愧于时代的书法精品。

    就社会层面而言,日常书写能够培育书法发展的生态基础。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尚书”的传统,有良好的书法生态。“书香”“墨韵”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笔下,是令人向往、令人陶醉的美好生活情境。今天,我们应该恢复读书习字、翰墨载道的传统,从传承文脉、提高生活品质、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认识读书习字的重要性,发挥书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为建设新时代的书香中国、翰墨中国而努力。书法的复兴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需要多向度、多层次的书法创作群体,各行业、各阶层的书法爱好者的广泛参与,而仅仅靠书法家的创作实践,尤其创作“展厅书法”是远远不够的。用毛笔书写招牌、广告,书写春联、吉语,不仅是日常书写的实践,更能使书法真正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充满书法元素,才能使人们广泛而自觉地认识书法之美。当然,这显然不是要求人人都当书法家,而是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修养。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法容易上手,可以随时练习,是一门修身养性、有益身心健康的艺术,应该得到普及和推广。同时,坚持日常书写、坚持记录生活能够丰富生活乐趣,获得满满的幸福感。试想静坐案前,临书习字,清风徐来,翰墨飘香,真可谓赏心乐事。更重要的是,当书法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能够教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读书习字、坚持日常书写的习惯,实现“习字调心性,学书铸人格”。

    三、树立新时代“大书法”观

    回归日常生活,是新时代书法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有情怀、有担当的书法工作者,更应汲取时代生活的源头活水,重新全面认识书法的传统,树立新时代“大书法”观。

    溯根寻源,中国书法本来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综合性大艺术,“大书法”观的“大”正来源于此。书法具有多维度呈现,多种材质运用,多种书体、多样风格,多种展陈方式及多种表现方法。呈现上既有二维的平面书写,又有三维的立体凿刻。材质使用上既有纸、绢、帛、丝,又有金、石、玉、骨等。展陈上既有室内的手卷、中堂、条幅、屏风,又有室外的碑刻摩崖。历代书法家正是运用多种维度、多种材质书写出多种书体和多样风格,通过多种展陈方式、多种表现方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书法世界。反观今天的书法,多局限在二维的纸质平面和书斋挥毫、室内展览,在某种程度上疏远了原有的大书法传统。这样只能导致书法的创作和欣赏维度变得越来越窄,越来越小,越来越单一。

    事实上,今天的日常生活给书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书写材料和工具来看,宣纸的用料、颜色、尺幅的选择更加丰富,室内悬挂的作品不再是单一的黑白,同样可以具备绘画般的色彩适配。毛笔、墨汁也有方便携带的改良,可以方便地记录书写生活点滴,又能增添几分艺术的温度。从风格取法来看,考古新材料的不断出土使书法的素材库得到不断更新,同时,影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古代书法能以更清晰、更接近真迹的方式呈现,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时代的来临能够将这些新的书法元素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传播开来,为日常生活中的习书读帖提供便利。从表现方法和展现形态来看,书法不再是单一的艺术表达,而是可以跨界的艺术创作。同样是书写门面招牌,在书法作品基础上加以平面设计,可以使招牌的展示效果更加活泼。使用书法家书写的字库代替常用的电脑美术字体制作宣传海报,令人耳目一新;利用甲骨文、金文元素制作的微信表情包,形象生动而不失书法的古典氣息。书法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直播成为网友热议和点赞的频道,可以借助声、光、电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呈现。因此,书法不再仅仅是二维平面,不再仅仅是书斋挥毫或室内展览,而是更加多元、立体、全面的艺术。在近年来的高校毕业展中,能够看到年轻一代的书法学子越来越多地关注到新的书法元素的使用,以及新的书写方式的表达。除传统的宣纸、绢帛外,他们写竹片、写瓦罐、写紫砂壶,用一只梅瓶写下两行春色,用几片银杏写下一抹秋思。这些利用日常所见、所需的生活用品进行书法创作,使书法艺术得以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当然,我们更应该走出书斋,走出展厅,走向更广阔的书法大世界,认识到书法在新时代的日常生活中的丰富可能性。比如在山川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自然之美,也能品读摩崖石刻的人文之美。摩崖石刻作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结晶,是绿色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还是巨擘大字。明清书法大立轴的兴起使得大字书法渐渐为书家所关注,展厅时代的到来也使得其成为当下书坛的宠儿,但大字书法依然有亟待提高的空间。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让山更青水更绿、山水更具人文内涵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和期待,领略山川之美已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因此,为延续和发扬古代摩崖传统,可以用毛笔创作当代摩崖,这不仅是大字书法创作的试验田,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要。

    再者,“大书法”的“大”,不仅表现为生活中的综合性大艺术,还在于书法本身的人文精神和品格的大智慧。它包含文、史、哲诸要素,与诗歌相伴,与绘画同源。因此,我们需要树立“大书法”观来研究书法的时代功用,引导书法的当代审美,思考书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在理论研究的原材料方面,书法是在中国哲学和中国社会的滋养中孕育发展的,一点一画、一字一篇无不饱含着先贤的思想,凝聚着时代的结晶。它的研究连通着文化、艺术研究的诸多领域,可以观照其他门类的研究动态,也能从书法出发,深入其他门类的探索,如书法文字学、书法文献学、书法地理学等。书法是造型艺术,但又兼具表演艺术和语言艺术的属性,不能简单地移植绘画、视觉理论进行分析。正如熊秉明所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高度凝练、兼收并蓄,能够成为当代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新动力。随着书法教学的全面普及和书法学科建设的日益完善,“大书法”观在书法教育方面任重而道远。不仅要教育人们重视书法的日常生活,更要传达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大书法”视域下的社会文化与艺术,以包容的观念注重书法的技道兼修。尤其是在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致的今天,生活中的书法元素散落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书法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有待充分发掘。

    需要指出的是,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互动,促进了“大书法”观的进一步延伸,但“大书法”观并不意味着书法可以囊括一切,其边缘可以是模糊的,但其根本要素还是书法,要在模糊的艺术外延下有书法自身独立的文化坚守。书法与绘画、设计、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结合,最终作品以其他艺术形式呈现,也不过是作品具备书法的元素。比如以书法的材料、技法、工具、观念为主体创作的一些当代艺术作品,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书法,具有现实的批判意义,但其本质并不是“大书法”观下的书法。甚至当下出现的书法AI机器人,让人们惊叹其流畅的书写动作和高超的书写技巧,甚至怀疑在人工智能时代,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会被AI取代。殊不知目前人工智能艺术的本质仍然是数据和算法,并没有创作的原动力和思考,书法作品也就没有了灵魂,不具备人文精神和品格也不能称之为“大书法”观下的书法。在全球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中国书法无疑会受到外来的文艺思想、创作方式的不断冲击,我们应该坚守书法的民族文化属性。书法不仅是一门中国艺术的定义,它有着一定的材料、技法和工具特征,更承载着一种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身份认同与精神认同。

    结语

    书法既是悠久传统的稳定状态,有着书法本体的艺术自律;同时,又具有不断延伸的运动特征,有着文化发展的艺术自觉。一定程度上,书法史是书法观念不断更新、书法形式不断丰富、书法功能不断拓展的演进史。倡导书法回归日常生活,就是希望书法能够融入生活的汪洋大海中,实现书法的文化复兴。这也是“大书法”观的根基所在。

    古代书法的生活性告诉我们,书法能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尽管当下书法的生态环境不比古代,但生活依然需要书法,不仅书法家需要从生活中寻找书法的灵感和快乐,同时需要唤起更多的人了解书法、参与书法,使全社会通过书法提升文化素养、审美修养和生活品质。今天,应该重温固有的“大书法”传统,让“大书法”观深入人心,汲古出新,在追求书体、技法、风格发展的同时,在多种维度、多种材质、多种展陈方式和多种表现方法上展开新的探索,使书法艺术更多地融入日常生活,在建设新时代中国人的美好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生生不息。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