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普通高校研究性声乐教学探析
范文

    向章元

    【摘要】本文论述了研究性声乐教学的概念和特点,重点阐述了实施研究性声乐教学的方法,旨在为声乐教学提供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研究性;声乐教学

    声乐课是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培养声乐专业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和演唱技能的必修课。目前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多采用“一对一”与“一对多”即单独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不管授课的方式如何改变,基本还是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填充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本人认为在声乐课堂上引入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声乐教学新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音乐综合性人才。

    一、研究性声乐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声乐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然后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的专题,在课外学生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查询相关资料、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自主构建、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是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研究性声乐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研究性教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开放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研究的问题来自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每个声乐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的高低的不同,因此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可供学生研究解决的问题就会各式各样,作为教师应该允许各种的问题存在,因此研究性声乐教学具有开放性;2.融合性 在声乐课堂上每个声乐老师的学生都有很多,学生可能有相似或相近的问题,他们研究的问题也许就会有所交融;3.实践性 学生研究的每个问题是为了解决在声乐学习的过程遇到的难题,有针对性,他们的研究内容是要应用在实际的声乐学习过程中,解决现实的问题,要落实在具体的操作中,因此研究性声乐教学具有实践性。

    二、研究性声乐教学的实施

    (一)构建和谐、平等、开放的教学情境

    目前,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教学模式,教师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姿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盛行,使原本充满生机,轻松愉悦的课堂死气沉沉;更有甚者造成了部分学生一上声乐课面对专业老师就紧张,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观念,构建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碰到问题,教师可以平等交流,真诚沟通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并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在大部分教师眼里声乐课依然看成是专业技能的教学,采用的是封闭式、填鸭式的方法,没有依据学生未来就业的工作性质和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没有从培养歌唱技能的狭隘圈子里跳出来,导致学生片面的追求歌唱技巧,忽视了文化修养的广博性和多面性;阻碍了学生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的吸收和积累;在声乐课堂上我们主要围绕学生存在的问题来展开教学,教师给学生营造创设问题的情境,但并不给定具体的问题,而是通过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每个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提出的问题也就会格式各样,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就会比较的广泛,教师应该允许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样的声乐课堂是开放性的,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底蕴、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来选择自己研究目标,而不是由教师预先设定统一的目标,教师只是加以引导,这种开放式教学就会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容易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研究性声乐教学的关键。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带着自己设定的问题进行学习,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它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要靠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获得;因此在研究性声乐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普通高校声乐课基本上是每周一次,课时量有限,如果完全依赖教师在课堂上45分钟传授的专业知识的来学习声乐,那是远远不够的。声乐技巧的提高是要靠课后坚持不懈的练习来完成,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牢记老师课堂上的要求并可以借鉴目前一些名家声乐教学的视频,针对自己的技术上的问题,自主学习探索,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反复练习,攻克技术上的难关,提高自己的歌唱技能;声乐课堂上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那更需要靠学生自己在课后,去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做研究去完成;譬如在教唱歌剧咏叹调《不幸的人生》时,歌曲的艺术处理就是一个研究课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了解歌剧的创作背景、演唱该咏叹调应该运用的情感基调,情感处理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做好研究,这样才能做到在歌唱时心中有底,歌声中有一定思想内涵。

    (三)重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声乐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及其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艺术实践服务的;声乐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声乐学习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其结果要运用到实践中去;艺术实践是检阅声乐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二者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现实的教学中,大家注重声乐的课堂教学,忽视了艺术实践这个环节,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

    总之,声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本人将研究性教学应用在声乐教学中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它的实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充实。

    参考文献

    [1]林吟,李慧.研究性声乐教学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

    [2]王彦华.论高师声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3]高静,李淑娟.研究性学习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2(3).

    [4]宋瑛.高师声乐课堂研究性教学的尝试性研究与应用[J].黄河之声,2011(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