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北部湾古筝发展的探究 |
范文 | 王肖肖 摘要:古筝在我国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我过民族器乐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北部湾位于广西省,是距离我国西北地区出海口最近的地区,北部湾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古筝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本文对北部湾古筝的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北部湾 古筝发展 探究 北部湾是我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又是近代中国西部唯一对外开放港口,是广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古筝被定位为我国的“国琴”,代表着“国魂”,古筝音韵委婉、典雅、古朴、华丽,能够表达出细腻的情调,气势磅礴的情感以及行云流水般的意境。古筝作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在我国具体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艺术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北部湾的古筝艺术发展也非常迅速,落落大方的演奏姿势、动听流畅的曲调,让古筝成为唯一能够和西洋乐器中的钢琴相媲美的民族乐器,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学习古筝的人数在日渐增加。 一、北部湾古筝发展的状况 (一)古筝艺术传播视觉化进程加快 当人们提到古筝这种古老的乐器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中国的山水,这与中国人的审美具有密切的关系。北部湾作为一个港口城市,经济的发达促使人们提高了对文化的需求,也加强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古筝文化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美学寓意深邃,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重要成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古筝不仅仅只满足于听觉上的享受,对古筝的视觉文化追求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配上适合的视频成为古筝发展的一个趋势,古筝音乐电视的创作对古筝音乐在北部湾地区进行视觉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随着北部湾现代工业化步伐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发展迅速,为古筝的传播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而且古筝艺术还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在电视、互联网、广播等多媒体平台中都能够欣赏到名家的演奏实录,甚至是在北部湾地区的公共交通或马路边的展示牌上都能够看到与古筝相关的消息,与古代的传播相比,有了明显的区别,使古筝不再受到传统形式的制约。 (二)古筝音乐创作的通俗化 北部湾作为近代中国西部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是族群互动交融的区域以及多民族的聚居地,在漫长的岁月中表现出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为古筝音乐创作的流行化和通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古筝在年轻人中流行创造了条件。古筝总是会让人联想到安静祥和的气氛和自然界的美妙,当在古筝中融入流行的元素,让古筝以更加新颖和多元化的面目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既有“华韵九芳”、“梅卿靖月”的传统古雅作派,也有类似于“女子十二坊”的新民乐多重元素的组合。这样的古筝演奏虽然带有商业的色彩,却不乏是一种利用古筝这种古老的乐器进行自我表达、个性释放的形式。 (三)古筝艺术大众化 时代在不断进步,古筝的学习热潮也在北部湾悄然兴起。古筝是一种很容易入门的乐器,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弹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容易让人产生学习兴趣,并且学成速度也较快。因此,古筝的成为了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习乐器的首选,在北部湾,拥有许多古筝的培训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古筝、了解古筝,从而对古筝产生兴趣。在北部湾地区,古筝的演出机构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对古筝的兴趣也提高了。在素质改革和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的今天,学校对于古筝这项乐器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对民族传统的乐器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北部湾古筝发展的现状 (一)古筝艺术的流行带来了急功近利的负面效果 随着北部湾古筝热潮的出现,与古筝相关的培训机构组织和音乐考级证书也随之红火起来。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艺术上拥有一技之长。因此,考取等级证书成为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多家长甚至是为了考级而让孩子学习的,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得更高级别的证书,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水平,硬是要求教师将古筝的学习难度往某个级别上提,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整体演奏水平和基本功的训练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反复的应试训练,反复地重复同样的考级曲目,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古筝的兴趣。欲速则不达,这是一个大家都懂的道理,否则在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容易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 (二)古筝教学中师资力量不足 在北部湾地区,由于古筝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各式各样的古筝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崛起,古筝的教育规模在迅速扩充,但教学的力量完全无法与发展速度相同步。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学习的教师时,并没有进行认真的筛选或询问,常常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只是听取了教育机构的一面之词或朋友的介绍。如今,滥竽充数的古筝老师大有人在,只懂得一些古筝最基本的知识,没有经过传统的培训,这是由于现在北部湾地区的古筝教育缺乏监督和规范体系,没有充足的信息或制度来评判教师的资格水准。 (三)古筝创作过于西化 古筝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西方的演奏技巧和流行元素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许多古筝艺术家为了寻求艺术上的突破,突破古筝演奏和创作的局限,纷纷把目光投入到了“西为中用”的创作手法中。因此,在如今的古筝乐曲中,出现了大量繁杂的技巧和变调,却忽视了自身的修养。只懂得学习西方,却不懂得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沉积中汲取营养,更加不明白从存在的角度和人类的文明中看待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过于西化的古筝乐曲,缺乏了独特的中国韵味和民族性。 三、针对北部湾古筝发展现状提出的解决方案 (一)加强家长对古筝的认识 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其实这种思想并没有错,但只有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适当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的身心在健康的环境下全面发展。古筝的基本技法训练是需要一个规范、持续、循序渐进的系统培训的过程,需要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前进,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对于古筝的兴趣,还能让孩子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古筝作为一项乐器,对于孩子而言是从好奇开始,慢慢接触才能真正了解古筝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汲取知识。家长不要只知道要求孩子需要得到什么级别的证书,其实,家长的最初让孩子学习乐器,目的不就是为了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艺术修养,若一味地揠苗助长,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还可能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动力,这样就显得得不偿失了。因此,家长要多对古筝进行了解,让孩子能够在父母积极的引导了,真正体验到学习古筝的热情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和道理。 (二)规范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水平 老师作为教育资源的第一把手,老师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吸收知识的优劣。北部湾地区的相关政府需要尽快规范古筝教师的教学资格条件,制定出台相关的制度,让家长能够放心地选择教师。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审美品位和艺术修养。教师要注重自身感受古筝音乐、分辨音色、视奏的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古筝音乐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每个人对于古筝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因此,老师切记不要将自己的喜好强行灌输在学生的身上,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证书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唯一标准,考级也不是学习古筝的唯一目的,因此,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审美品位和艺术修为的培养,培养出真正的音乐人才而非考级人才。 (三)古筝创作把握“度” 古筝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见证了中华的兴衰成败。在古筝乐曲中适当加入流行因素、西方元素是完全可行的,但一定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不要让外来的因素将古筝中所特有的中国韵味完全掩盖。但我们不否认的是,在当今的古筝乐曲创建中,许多由民歌进行改编音乐创作对于新元素的尺度把控得很好,不仅发挥了特定演奏技法的效用,体现了创作者广博的思路和开阔的视野,还展现了属于中国的特色,受到了世界各国音乐人的喜爱。 四、结语 古筝的发展作为培育和开发北部湾文化的一部分,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提供精神支柱和优秀的软环境。随着古筝艺术的日渐大众化;古筝乐曲方面小范围的通俗化,不断融入新的因素,推陈出新;传播方法的多元化,都能够体现出古筝在北部湾的繁荣发展。北部湾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为古筝在北部湾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使大众更加了解古筝,从而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到古筝这个行业中,让古筝艺术能够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云.风生水起北部湾——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前景初探[J].中国民族,2008,(04). [2]阎爱华.当代古筝艺术发展之轨迹[J].艺术百家,2002,(03). [3]王运.近十年来古筝左手演奏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4,(S1). [4]杨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筝乐的传承、创新及其表现特点[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吕云路,李婷婷.关于青少年“古筝热”潜伏问题的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6]古小松.北部湾 中国南向发展的前沿[J].时事报告,2006,(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