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曲式分析的视听一体化模式 |
范文 | 扈 滨 摘 要:根据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教学特点与需要,笔者提出了将“曲式分析的视听一体化模式”运用于教学中的构想。通过对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新的教学途径的探索以及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逐渐形成了一套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曲式分析的视听一体化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合理运用不但扩展与充实了教学内容,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得到了双重提高,而且还发挥了其有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有效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全面展开等综合性优势。 关键词:曲式分析;视听一体化;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1004-2172(2010)02-0100-03 引言 曲式与作品分析(以下简称曲式分析)作为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之一,不仅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指挥、视唱练耳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各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学理论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结构、不同风格在宏观与微观上都有所了解,从而在表演实践与理论研究中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更准确地把握音乐的风格以及音乐表演的各个方面,进而也能在创作中掌控音乐结构运动的各种规律。 2008年,四川音乐学院的《副科曲式》(针对全院各表演专业所开设的曲式分析必修课)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根据其自身的教学特点与需要,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曲式分析的视听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一、曲式分析教学面临的挑战 曲式分析或称音乐分析是20世纪以来新兴的一门具有实践性、创造性、综合性的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在教学中,它是从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入手并进一步深入到音乐作品各个层面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笔者在长期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理论内容都能理解与接受,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分析也能略懂一二,但如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能举一反三则是留给大部分同学的一个难题。我们看到的更多现象是同学们即使学了曲式分析仍然不会分析作品,就像学了和声仍然不懂得如何运用和声或不理解作品中的和声现象一样。 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述现象的产生呢?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陈旧的教学手段与僵化的教学理念等等都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过于繁琐的理论灌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缺乏互动的教学方式或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都大大影响了各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西方传统音乐的曲式虽然有其相对规范化的模式,但相同模式下的不同作品却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更何况在规范化的模式之外还有着非规范或非典型的各种曲式现象。学生必须在阅读与聆听大量经典音乐作品的前提下,熟悉音乐的各种写法(从句逗的划分到旋律发展手法、各类终止式的运用、各种音乐织体的写法以及各种和弦外音的运用等)以增强读谱能力。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对作品中深藏的内涵进行剖析了。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在教学中顺应时代的要求,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曲式分析教学手段的改革创造条件 正如以上所谈到的:只有阅读与聆听大量的经典音乐作品才能有效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认知能力。然而传统的教科书上所选编的谱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阐释理论与实际作品的分析相结合的作用,但由于篇幅所限,大量优秀的范例只能忍痛割爱,于是很难在课堂上使学生能够见多识广,尽管极少部分的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讲解中学到举一反三的方法并掌握此能力。再加上专业音乐的发展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音乐的风格出现纷繁复杂、个性迥然的特点,要想通过个别作品的分析而达到举一反三几乎不大可能。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恰恰解决了在教学中的这一难题。 首先,将大量的谱例与音响录入课件之中,不但增加了阅读量,而且使“视听一体化”成为可能。特别在一些复杂谱例的分析讲解过程中更加直观,学生不但可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感受来解读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在大班课教学中使用以往只能在一对一教学模式中使用的各种手段,更加准确地指出作品中各个细节部分的写作特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提前录入理论的讲解内容或乐曲的各种段落、和声等标记能起到更加规范教学程序,增大教学信息量的作用。曲式分析的教学理论纷繁而复杂,涉及的理论术语较多,传统教学模式中运用板书的形式有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并且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板书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气氛。 虽然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好处,但是如果不注重课堂教学的规律,不遵循曲式分析这门课程的自身规律,盲目追求课件的多样性以达到吸引眼球的作用,甚至将很多与教学无关的元素插入到多媒体课件之中常常是适得其反的。笔者曾经就见到某位青年教师在其课件中插入了大量的与教学无关的动画,上课时反而使学生分散了注意力,像类似以牺牲教学效果为代价的手段是不值得推崇的。 要想真正在教学中实现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双赢,必须以严格依托教学内容为准绳,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并且还要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乐谱视奏、乐谱视唱以及板书等),脚踏实地营造出高效、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从中受益,能够学以致用。 三、课件制作“三步曲” 根据曲式分析课程主要包括的内容,即曲式理论讲解与作品分析讲解,笔者将课件制作分为文字录入——谱例制作——音响制作“三步曲”。 首先是文字录入。 曲式分析的理论讲解提纲应当语言简洁、描述准确,尽量做到内容严谨。因为音乐的理论不可能完全做到像“数、理、化”那样的精确,所以在用词中要仔细商蹉以达到准确描述的目的。例如笔者在讲解乐段的扩充时,就采用了以下的理论要点: 1.扩充部分的素材必须来源于基本部份。 2.在扩充处不形成明显的分句感。 3.在和声配置上常采用K64延长、D延长、不完满终止、阻碍终止、离调等手法帮助扩充的实施。 4.在旋律上常采用重复、模进、自由延伸等手法继续前面乐思的发展。 5.从和声配置的角度看,可以存在数次扩充的现象。 以上5点就是对乐段扩充进行的简洁、准确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理论要点的归纳不同于教科书,应该尽量简洁,同时也要考虑到对于某个结构进行介绍时应当注意其知识要点的规律性。例如上述5个要点就是根据扩充的素材、结构、和声、调性4个方面的规律进行总结的。另外为了使讲解更加形象与直观,可以配以恰当的图示,例如乐段扩充的图示为:a(4)+a1(6)。 从图示中看到:乐段扩充主要是针对a+a1这类平行结构而言的;另外从乐句的长度比例关系来看,后乐句的结构长于前乐句(第一乐句4小节,第二乐句6小节)。以上内容笔者建议运用Powerpoint完成,并且每张幻灯片录入的文字内容不宜过多,否则学生会因为埋头记笔记而忽略了教师的讲解和阐述的内容。 其次是谱例制作。 在作品分析环节,谱例制作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笔者建议运用Photoshop先行对扫描的谱例进行相关处理,例如首先执行图像——调整——去色命令,第二步执行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命令,提高亮度与对比度可使图片更加清晰,运用橡皮擦工具擦除谱面的污点,这样一份清晰、干净的谱例就制作成功了。随后便可利用文字工具对乐谱作出相应的标记了,为了醒目建议用红色的黑体字。(见例1) 例1 此外,如果遇到某些需要自己制作的谱例时,建议使用制谱软件Sibelius或Finale先行制作乐谱,随后将其保存为图片格式便可对其进行标记的编辑了。 最后是音响制作。 在这里首先给大家推荐一个有偿下载古典音乐的网站: www.kuke.com,该网站上有非常丰富的各类音乐资源。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运用Audition等音频制作软件对已有音响资料进行剪切以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对于没有现成音响资料的谱例则可运用一些常见的MIDI制作软件,如Cakewalk等自行编辑,当然也可运用Sibelius等制谱软件进行音符录入后保存为MIDI格式,然后通过windows自带的播放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进行播放。 多媒体虽然有把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一个软件进行控制的优势,但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并结合曲式分析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得出一个经验:分类制作文字、谱例与音响并运用各自的应用软件进行演示有着更为灵活方便、简单实用的好处。一方面它能够自由地补充与扩展新内容,另一方面在演示过程中有更随意的操控性,同时还可节约因课件制作而花费的大量课余时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手段实现曲式分析的视听一体化有着诸多好处: 1.能够极大扩展与充实教学内容。 2.能使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得到双重提高。 3.有利于一名教师对教学资料与教学经验的积累。 4.有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5.能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全面的展开。 6.能使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共享与交流并使之可持續发展。 最后再次强调:尽管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有时胜过教师的口传心授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多媒体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是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讲解过程在课堂中起到的作用。为了使大学的课堂能够有效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与感染力以及课堂的组织艺术和随机应变能力是任何多媒体课件所无法取代的。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杜绝形式主义,紧扣教学内容才能将曲式分析的视听一体化模式合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马林 参考文献: [1]赵易山,张路路.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主动进化工作组编写.《Adobe Photoshop7.0完全自学手册》.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3]Sibelius 3.0 帮助文件 [4]四川音乐学院《副科曲式》教学大纲(http://www.sccm.cn/course/qushi/syllabus.html)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