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
范文 | 【摘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是最基本的课程。钢琴在音乐中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在高校音乐专业中,钢琴教学成为音乐教育走向世界的象征。但过分突出音乐世界性,忽视民族民间音乐,对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极为不利。使我国民族音乐成为边缘化,最后面临逐渐湮灭的危险。传承民族音樂文化,应该从高校音乐教学开始。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间音乐 ;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括文字、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见证,凝聚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智慧。 就我国民族音乐而言,包括民歌、民谣、戏剧音乐、器乐等多种形式,仅民族乐器就有吹、拉、弹、拨、打击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自己的特色曲目。我国的民族乐器从材料上分,有土、金、木、竹、石、革、瓠、丝,这些乐器和人类发展一致,从简单到复杂,从天然到人工合成,音色也随着乐器的改良而变得越来越精准、悦耳动听。我国的乐器不仅有民族世代相传的部分,也有从兄弟民族吸收改良的部分,像琵琶就是来源于少数民族的乐器,经过历代相传,逐渐成为中国传统乐器。我国民族音乐还包括大量的声乐,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民歌民谣,还有将各地民歌民谣整合而成的戏曲音乐,戏曲音乐是建立在不同地区的地方语言和民歌基础之上的,用当地的民歌和语言来演绎故事,成为后来的地方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曾经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影响了人们几百年。 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和我国历代统治者重视民间音乐相关,从西周开始,朝廷就有专门的音乐机构负责收集民歌民谣。一来可以丰富宫廷音乐;二来民歌民谣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统治者可以从民歌民谣中发现民间生活现状。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民歌集。汉朝也有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职能是收集民歌,培养音乐人才,也留下了汉乐府这样的诗歌集和文学形式。唐朝的音乐机构更丰富,有负责创作的,也有负责培养音乐人才的,机构包括太常寺、太乐署、鼓吹署、教坊等。还有专门用来在宫中演出的“燕乐”,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唐朝的唐太宗和唐玄宗,不仅重视音乐,自己还是音乐人才。唐太宗就创作过“秦王破阵乐”,唐玄宗也创作过“霓裳羽衣曲”。自唐朝以后,每个朝代都有专门的音乐机构,用来发掘民间音乐,为朝廷提供音乐新作,这样一直延续到清朝。 二、我国当代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音乐从20世纪开始受国家重视程度不够,在民国时期,由于帝制结束,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更热衷于学习国外的音乐,钢琴、提琴逐步成为乐器的首选,传统的民族乐器只有在民间传播。1949年以后,在高等音乐教学中也存在重视西洋音乐,轻视民族音乐的现象。在器乐方面,更加重视对钢琴的学习,很多民族器乐都受冷落;在声乐方面,重视美声唱法,这样可以和世界接轨。民族唱法只能在国内有影响。这种急于提升在国际中地位的做法,完全忽视了民族音乐对本民族的影响。尽管我国重视西洋音乐的教学,也培养了无数钢琴家、美声唱法歌唱家,但整个民族的音乐欣赏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大多数人不喜欢交响乐,甚至听不懂交响乐。美声唱法中的意大利歌剧,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仍然不感兴趣,也感受不到其中的音乐美感。中国人喜欢的还是民歌、戏剧音乐,以及植根于民族音乐的通俗歌曲。 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之所以出现热衷西洋音乐,无法提高全民族音乐素质的现象,关键在于忽视了音乐具有民族性这个特点,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发展是一致的。拥有中国民族文化的人,喜爱的音乐表现形式始终是民族音乐。这和西洋音乐植根于西方民族文化一样,只有拥有西方民族文化的人才会欣赏自己的民族音乐。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音乐教学不是为广大观众服务,而是为了国际地位,高校音乐教学的目标是能够在世界比赛中获奖,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也有钢琴家,歌唱家。忽视了艺术家应该为观众服务,向观众传播音乐文化。抱着这样的目的培养出来的音乐家,如果不在国家级音乐团体,走入民间常常无法适应社会。因为社会上的观众并不懂交响乐、钢琴协奏曲,这样的音乐人才常常是曲高和寡,要适应社会,还要用民族音乐来充实自己。这样的教育方式严重脱离了生活,浪费了学生大量宝贵时间。 三、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对民族音乐传承存在的问题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具有其他乐器无可比拟的优势,最主要的特点是音域宽广,包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高校音乐教学中,对钢琴教学也格外重视。目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所引用的教育体系是西方的教育体系,所引用的教材、练习曲也都是外国音乐曲目,对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很少引用。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音乐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要普及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应该从音乐教学中做起,但目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在民族音乐的传播问题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民族音乐曲目数量少 钢琴教学中,需要用大量乐曲作为练习曲,在这些曲目中,外国曲目居多,一些名家的曲目都被列为练习曲,像肖邦、莫扎特、贝多芬等人,学生提到音乐家,也满口都是西方音乐家。 我国的民族曲目也有少量出现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像《牧童短笛》《茉莉花》等民歌改变而成的钢琴曲,但在众多的钢琴曲目中,民族音乐数量微乎其微。 (二)民族音乐钢琴曲创作数量少 我国音乐家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忽视了对钢琴音乐的创造。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流行歌曲创作中,这样才能做到名利双收。钢琴曲的创作常常是“曲高和寡”,因为社会上能够静下心来欣赏钢琴曲的人毕竟占少数。即使欣赏钢琴曲,也更加偏向具有国际影响的,如法国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对曲目的要求也是以世界级大师为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作曲家的创作热情。 (三)教育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钢琴教学一直以来沿用的是西方教育体系,没有建立中国特色的钢琴教育体系,这也阻碍着民族音乐钢琴化。在教育体系中,应当将钢琴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编写适合自己文化的教材,将钢琴的特点和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熟悉民族音乐文化,这需要音乐教育机构进行改革。 (四)对民族音乐文化不重视 无论是教学中存在的重视西方音乐,还是钢琴创作中钢琴曲的缺失,根源是对民族音乐文化不够重视。这种不重视追根溯源,到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運动中,将传统文化否定,偏执地认为所有传统文化都是为帝王服务,帝王制是阻碍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观念在新中国建立后变得变本加厉,否定传统道德文化的同时,对民族音乐、中医文化都采取批判的态度。这样才给几代人造成错觉,认为凡是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落后的。这种观念表现出来的教育观是重视英语,轻视汉语;重视油画,轻视中国画;重视西洋乐器中的钢琴、提琴,轻视传统民族乐器的二胡、箫笛。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提高民族自信,连民族自信都缺失的民族,也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树立民族自信的最好方式就是传承民族文化。 四、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重视民族音乐文化 重视民族音乐文化是树立民族自信的重要手段,而民族自信的建立首先要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了解的途径就是在生活中接触,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优势,让下一代从小就熟悉民间音乐文化,这才是培养民族自信心的正确方式。在中小学开展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演唱民歌,演奏民乐的兴趣。因为整个民族都熟悉民族音乐,有音乐氛围,无论是演唱还是演奏,都能找到听众。 (二)高校钢琴教学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 钢琴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但作为中国钢琴教学,应该有自己的教育体系。构成教育体系,首先要考虑到钢琴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向广大听众奉献优秀的音乐作品,基础就是需要观众能产生共鸣。作为中国听众,最熟悉的还是自己的民族音乐,只有将钢琴教学和民族音乐传播相联系,才能培养出人民艺术家,而不是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优胜者。其次,利用钢琴音域宽广的特点,演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包括民歌和戏剧音乐。这就需要在钢琴演奏中将民间音乐作为平时练习的曲目,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与音乐的关系。建立钢琴教育体系,需要参考国际流行的教育体系,结合民族特点进行整编。 (三)重视钢琴曲的创作 将民族音乐运用到钢琴教学中,需要培养专业的钢琴作曲家,将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改编成钢琴曲。在这方面,我国前辈作曲家王志信就做过尝试,他将陕北民歌《蓝花花》改编为钢琴曲《兰花花叙事曲》,深受听众好评。因此,国家要培养和发掘这样的人才,让更多的“王志信”加入到改编创作队伍中。 (四)丰富音乐教材 当前的钢琴教材是按照外国教育体系所编,选用的是西方传统音乐。要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要丰富教材,在保留外国先进部分的同时,还要将民族音乐加入到音乐教材中。丰富音乐教材,还要将音乐教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无论是钢琴教学还是声乐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民艺术家,传播民族音乐的继承人,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在国际上获奖,让中国观众接受,意义比国际上获奖更大、更重要。 五、结语 利用钢琴教学发扬和继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生活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也逐步从通俗音乐向高雅音乐转变。钢琴演奏是高雅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钢琴欣赏民族音乐是普及和提高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民族音乐传承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国家强大,需要在国际上有自己的特色,民族文化正是这种特色的外在体现。国家强大还需要具备众志成城的民族自信,民族自信就是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为自己的民族文化骄傲;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需要利用钢琴演奏的形式。 参考文献 [1]胡枫.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传承与运用[J].艺术研究,2017(04). [2]王萌.高校钢琴教学之民族民间音乐探究[J].戏剧之家,2016(02). [3]康泽云.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6(12). 作者简介:王雯(1977—),女,云南省临沧市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