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格林卡《夜莺》的演奏诠释 |
范文 | 【摘要】格林卡的钢琴变奏曲《夜莺》拥有十分完美的音响色彩效果,它的演奏诠释一直是业内人士探究的重点。本文从引子、主题、变奏、尾声四个部分分别探讨该曲的演奏诠释。 【关键词】《夜莺》;演奏;格林卡 【中图分类号】J61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子的演奏诠释 从第一小节开始到第四小节,是该曲的引子部分。此部分曲速柔缓,恬静悠扬,以长琶音作为开始,就像从远方旷野中传来的声音,将人带入到静谧的夜色中。在触键的时候特别要注重颗粒的分明,不可含混不清,要求弹奏要干净利落;在休止符的表现上,要用好手腕的力量,让音乐呈现出一种呼吸感;对柱式和弦的处理要从强渐弱,最终走入沉稳的三和弦,由此展开主题。 二、主题的演奏诠释 从第五小节开始到第三十九小节,是该曲的主题部分,《夜莺》的主题可分前后两段来看。第一段以浪漫抒情为基调,在演奏的时候,注意要将右手的手指贴键弹奏,由于此段是由俄罗斯的民间歌曲改编而成,所以演奏的时候也要注重歌唱性。与第一段相比,第二段的速度要稍快一些,风格中增添了一些热情,更加似民间舞曲,所以手指触键要灵活干净。第三十三小节要利用好手臂的力量,力求沉稳。从三十五小节开始,左手的弹奏逐渐加强,要一气呵成,就像舞蹈的完美收场。 三、变奏部分的演奏诠释 从第四十小节开始到第七十四小节,是该曲的第一变奏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主题旋律先在中声部,随后又转入高声部,在弹奏第一乐段的时候,要注重乐段的流动性和呼吸感,倚音要做到轻巧灵活,不占用时值。随后在第二乐段中,左手织体要稍显活泼,此时要更加注重做好左右手的呼应。 从第七十五小节开始到第一百小节,是该曲的第二变奏部分,此处标有Risoluto,这部分的主题旋律位于低声部。在最开始的四小节旋律中要做到干脆、清亮,从第七十九小节起,旋律转为悠扬,要运用右手手腕的力量,手指触键轻快,不能拖泥带水。此时左手要以掌关节为支点,更加能够让音色稳定饱满,并用右手的三连音做好进入下一乐段织体的准备。在第二乐段中,乐曲稍快,要注重对手腕力量的使用,让整体旋律更加连贯和顺畅。从mf到f,要由弱渐强,最后流畅地落在八度音,给听众稳定的感觉。 从第一百小节开始到第一百四十七小节,是该曲的第三变奏部分。这部分的调式风格有了比较大的改变,由e小调变为了E大调,音乐需要表现得更加细腻,仿佛是夜莺婉转的鸣叫。這段大部分是三连音伴奏织体,此时要做到柔和地展现,宛若不引人注目又无处不在的和声一样,不能喧宾夺主,这一段对左手小指的独立性和力量有一定的要求。在第一百零五小节,在左手音符变化的时候要注意乐句的连贯,还有要处理好右手部分的倚音、回旋音和颤音。在一百二十五小节,右手的弹奏要更加轻巧,尾音要初弹即走,给人一种向上扬起的感觉。随后从一百四十一小节开始渐强,这时要注意力量和连贯的控制,并从一百四十五小节开始渐弱,由p至pp,结束得要稳定。 从第一百四十八小节开始到第一百六十五小节,是该曲的第四变奏部分。这部分的曲调又转回到e小调,节奏更加密集,同时也更加热烈。初弹部分声音较弱,但仍然要弹出“坚定”的感觉,要用好指尖的力度,将二指的指关节挺住,让声音更加坚实,但要注意“度”的掌握,随后的两串琶音要处理得利落、果断。在前面的四个小节中,要求左手不停地跑动,此时要多留意强弱的改变,并在随后的跳音中做到灵活展现,给人以夜莺在枝桠间蹦跳的感觉。在一百五十六小节中,要在平时加强对八度大跳的练习,最后做好三度音程的处理。在一百五十七和一百五十八两个小节中注意左右手的配合,让衔接更加流畅,两只手互相配合到第四变奏的结尾。 四、尾声的演奏诠释 从第一百六十六小节开始到第二百六十一小节,是该曲的尾声部分。这部分的整体基调比较辉煌,展现了夜莺无畏的品格。右手音色渐层递进,在一百七十三小节中用sf坚定地收尾,再用休止符链接下面四个小节。随后,乐曲又热烈起来,直到第二百二十一小节时回到原调,这里要加强右手四五指的练习,旋律轻缓但清晰。从二百七十七开始增加力度,从mf开始到f再到ff,旋律上行,右手流畅,直至进入和弦部分,让力量沉到键底,呈现出大气辉煌的感觉,给乐曲完美的收尾。 参考文献 [1]邱海晶.论格林卡的《夜莺》[J].中国民族博览,2016. [2]尚艳.格林卡《夜莺》变奏曲作品分析与演奏注释[J].音乐创作,2012. [3]温静.两首钢琴改编曲《夜莺》作品的分析与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张秋雨(1993—),女,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一年级,研究方向:钢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