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怎样上好一堂音乐课 |
范文 | 张宏宇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调整,要求音乐教师要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发挥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教学如大厨烹饪,要讲究“色、香、味、形、养”。 【关键词】音乐课;兴趣;共鸣;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音乐课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相比,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音乐教学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音乐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也摆在了广大人民音乐教师的面前。笔者认为效果好的音乐教学应像做菜一样,要具备色、香、味、形、养。 一、色——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课要上得“好看” 不打无准备之仗,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对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所教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现阶段的心理特征,把握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倾向。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能在音乐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从学生时下兴趣的入手,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这是学生喜欢音乐的必要条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已经成为大多数音乐教师的共识。他们在课堂上采取如讲故事、展示音乐技能、多媒体展示、设置悬念等方式,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内容。 二、香——感知音乐的美,引起学生的共鸣 音乐和其他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不一样,其他学科都可以用文字来明确概念和具体的思想,音乐则通过声音感知的,是通过引起共鸣来达到教学目的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音乐感受力大不相同。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加之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对音乐作品的心理反映和审美体验也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进行科学的安排,指导学生欣赏适合的大量的优秀作品,多聆听多用心去感受音乐作品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乐感,鼓励学生参加到音乐欣赏的活动中去,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三、味——回归生活,还原音乐的本质 艺术都是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音乐也不例外。音乐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生活是音乐的源泉,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音乐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的音乐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视角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音乐,用音乐化验生活的美好。例如进行《游击队歌》教学时,可以以小品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作战表演,表演之后,请同学们从态度、语言、行为等方面对表演活动进行评析,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来源于生活,树立从生活出发,感受音乐、寻找音乐、创作音乐的观念。把音乐的创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觉到音乐就在身边,灵感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四、形——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使教学更加形象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具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特点”,使音乐学科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扩展了音乐教学容量,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形象,更加具有感染力,更有吸引力。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适时根据教学的重点与目标要求,合理运用合适的教学设施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相对真实的音乐情境中,能够更深切地感受音乐。比如在教学《牡丹之歌》《茉莉花》等歌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将繁花似锦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景生情,从而对音乐的优美性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领悟与品味。 多媒体教学的益处很多,但相应的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滥用多媒体教学的坏处之一就是让学生的思路单纯跟着电脑的节奏,把学生的思維局限在多媒体的画片中,让学生跟多媒体演唱,把“演唱”变成了为多媒体“伴唱”。这样的话教师就变成了机器的“幕后操作者”,学生变成了机器的“奴隶”,让师生之间“活生生”的教学相长变成了冷冰冰的人机“对讲”,从而背离了教学的本质和目的。 五、养——情感教育放在首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的课程目标就是:“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把情感教育放在教学中的首位,这才是现代的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法——不止教会学生歌唱,更应该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学会寻找自我与情感升华。 总之,上好一节音乐课应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选择适当的教学设备,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主动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使音乐课成为一次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李英丽.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3(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