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红色歌谣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 |
范文 | 戴澔 戴晓敏 【摘要】红色歌谣具有极强的爱国主义色彩,是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具有很好的教化功能。红色歌谣同时具有歌曲的传承性和传播性,能够起到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传播作用。本文以红色歌谣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为着眼点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红色歌谣;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学校思想教育的现状 (一)大多学校以文化教育为主,在思想教育上对学生教育不到位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更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追求对学生的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极不成熟,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阶段缺乏正确的思想价值引导,没有人生理想和目标,容易导致学业荒废、思想叛逆、行为自私、伤害他人等状况。 (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的责任感下降,教师本应以教书育人为己责,但更多的教师只强调学业学习,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认识不足,或教师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自己的责任。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的责任感下降,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只停留在书本教育上。这对于学校的思想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负责任的。 二、红色歌谣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红色歌谣有助于爱国主义的宣传,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歌谣中渗透着极强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对红色歌谣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通过红色歌谣,学生可以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革命先烈的选择。在红色歌谣的传唱中,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和理解,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对现在生活的珍惜。通过对红色歌谣的传唱,有利于爱国主义的传播,在不知不觉间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二)红色歌谣的传唱有助于增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促进友好相处 学生在红色歌谣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红色歌谣的历史背景、乐理知识,还可以通过红色歌谣的学习与教师、学生间进行良好的互动。红色歌谣中具有更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红色歌谣的学习,有利于对学生的文明礼貌、团队协作的教化。师生、学生间的互动、交际,更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红色歌谣的学习,本身就是形象、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团队间的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红色歌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除了文化课程的学习,还涉及文体课程的学习。红色歌谣在学生繁重的文化课程的学习中起到了调节的作用。红色歌谣的学习,具有趣味性的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红色歌谣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增强对音乐乐理知识的学习和自身专长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在红色歌谣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音乐的表演,通过演示、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演兴趣。这对于学生的文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红色歌谣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知革命精神,培养自身乐观、积极的心态 红色歌谣的创造源于革命生活、革命事业,在红色歌谣中,人们能够深刻体会这一点。学生在红色歌谣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歌词的学习、理解,深入体会当时革命先烈的奋起反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革命的坚强、乐观主义精神。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在思想深处埋下了坚强、乐观的种子。现代生活的优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体会过生活的艰辛,不能体会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加之家长的溺爱,更容易形成娇惯、自私、怯懦等不良性格。现代学校教育中更需要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红色歌谣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吃苦耐劳的精神、乐观的革命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在逆境中奋斗的能力,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 (五)红色歌谣的传唱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红色歌谣是先辈在革命斗争中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红色歌谣中包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对红色歌谣的传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红色歌谣中是革命先辈对革命事业和生活的总结,源于一个个真实的革命故事,饱含对生活的憧憬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歌谣中可以看到先辈在那历史年代的革命奉献精神和坚强的理想信念,体现了他们艰苦奋斗和勤劳勇敢。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红色歌谣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在传统文明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红色歌谣的学习,不仅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心灵,还能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是优良中华文化的传承。 三、怎样更好的发挥红色歌谣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 红色歌谣在学校教育中的巨大价值是可以预见的,那么怎样更好地将红色歌谣纳入声乐课程的教学中,更大地发挥红色歌谣的影响力,挖掘红色歌谣的教育价值,这是我们需要进行探索的。 (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歌谣作为课程教学 红色歌谣与其他歌曲曲目不同,更具有思想教育价值。因此,在红色歌谣的选择上更要注重歌谣的代表性。在红色歌谣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红色歌谣中体现的民族气节和革命精神。红色歌谣的学习要能够在师生间引起共鸣,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就需要红色歌谣作品必须具有真挚的情感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红色歌谣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層,不同年龄的学生对声乐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目的地选择朗朗上口、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作品。作品在音乐的填词、背景、乐理运用具有层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驾驭,红色歌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传播性,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尽量选择学生熟知的革命故事下的红色歌谣 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红色歌谣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红色歌谣纳入声乐教学中,发挥其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价值,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所熟知和理解的历史故事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时代的共鸣,进一步挖掘红色歌谣的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 (四)红色歌谣的学习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共享性 现代多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资源丰富且数据共享,教师可以从网络上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利用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现,提高课堂的教学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论 红色歌谣中蕴含的优秀的革命传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这些优秀文化精髓需要大力宣传和加强传承。这是我们的民族瑰宝,将红色歌谣纳入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李康平.红色资源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7(06). [2]徐恩煊.红色歌曲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大舞台, 2013(05). 作者简介:戴澔(1990—),男,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戴晓敏(1963—),男,江西九江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