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在中职音乐教育的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
范文 |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于音乐的喜爱仅停留在流量偶像的阶段。教师不仅需要通过音乐课堂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培养学生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应当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中职;德育;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巴尔扎克说过:“艺术乃德行的宝库。”艺术教育乃是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又是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打造积极的校园文化。中职学校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主,学生大多因为流行音乐而喜爱音乐课程的课堂氛围,那么如何使中职音乐课堂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而且能够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正面的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呢?那就需要在中职音乐教育的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古人云:“德才兼备”。之所以把“德”摆在“才”前,是因为一个人的“德”比“才”更加重要。道德观念上的东西会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上,从而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如何在学生普遍喜爱的音乐教育的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以爱国情怀为帆,树立人生目标 爱国主义情怀是德育教育的核心,我国现在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情怀,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 中职学校在课堂知识构成中注重对学生个人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学生本身喜欢的音乐是手机里的各种流行音乐,对于民族歌曲和艺术歌曲了解不够多。我在课堂中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歌唱祖国》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红军抗日的短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兴趣开始逐渐高涨时播放《歌唱祖国》的音乐MV,这时音乐缓缓响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引导学生感受我们怀着憧憬的心情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中间部门逐渐振奋人心“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当音乐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我看到大部分的同学已经被这热烈的情绪感染了,歌曲的高潮部分,“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此时的学生们已经满怀着激动的心情、热血沸汤。 对于教育者来说,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还应当利用音乐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健全学生完整的人格。 二、以团结友爱为舟,遨游人生海洋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传统应试方面能力稍微薄弱一些,一部分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受到老师的關注度不高,会有些轻微自卑的情绪,不太愿意结交新朋友。 在教学《友谊地久天长》时,我先播放了偶像电影《小时代》中女主角们演唱这首歌曲的片段,抓住他们喜欢关注明星的特点,成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第二遍播放这首歌曲时,很多学生已经在主动地尝试着跟着哼唱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在教学歌曲的过程我采取了分小组学习的方式方法,每个小组中都配备乐感比较好的和五音不全的,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助解决音准和旋律的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以及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三、以榜样形象为锚,压制人生波涛 希腊人说:“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约束他更有价值。”中职学生大多处在青春期,这时候的他们容易盲目崇拜一些对象,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他们能够崇拜具有正面形象的人物。 我在分析国外的钢琴演奏曲时就给学生重点讲述了贝多芬的坎坷和磨难,在贝多芬遭受到失聪的打击后,他仍然能战胜命运,并写出音符如水的《月光曲》。还给他们讲述了我国音乐家阿炳不幸的一生,告诉他们《二泉映月》中表达的向往光明与不幸的命运作斗争的精神其实来自于一个遭受了生活巨大坎坷的人……每当我说到这些坚强的故事时,学生们都或沉默或泪光闪闪。 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他们处在一个重要的可塑阶段。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要了解榜样教育所带来的蝴蝶效应,通过在学生们心中树立正确的榜样,注意方式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贯彻榜样形象,在课堂教育愉快的氛围中影响学生的三观,使他们不会心存抗拒。 音乐教育不仅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更重要的应当是“立德树人”。在课堂教育中,将德育教育融入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同时,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整体全面地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声健,张晓敏.音乐教育书简[D].广州:暨南大学, 2010. 作者简介:周泉(1990—),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现任职于安徽能源技术学校助理讲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