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嘉荫县鄂伦春族斗熊舞音乐的现状分析 |
范文 | 秦婉丽 李雪 【摘要】鄂伦春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族也是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族村是伊春市唯一一个鄂伦春族聚居村,是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五乡八村之一,鄂伦春族也是黑龙江省十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在人们的印象里他们世代生息、繁衍于小兴安岭地区的黑龙江流域,悠久的历史、朴素的民俗生活习惯,特有的狩猎文化,以及纯朴的狍皮服饰,能歌善舞。他们的民族艺术风格源于本民族的生活性质,长期游猎生产的他们,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产生了鄂伦春族独有的口头文学、民族音乐和各色服饰当然舞蹈也不例外。近年来关注鄂伦春族同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情况的学者越来越多,笔者先后多次赴乌拉嘎镇进行调研。调研中发现了很多原创作品,一般都是鄂伦春族人在即兴中创作出来的,但由于鄂伦春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仅靠口口相传,现在只有村内几位老人和民族小学的学生会说鄂伦春族语言。所以笔者只能将鄂伦春族历史和民族音乐舞蹈史相结合,去探索嘉荫县鄂伦春族。通过调研了解到民族舞蹈方面嘉荫县鄂伦春族的“斗熊舞”和“篝火舞”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教师杜玉兰被评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斗熊舞”代表性传承人。鄂伦春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想要研究歌曲更深的含义就要去当地的鄂伦春族人面对面地去挖掘,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最本质的东西,这样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最好的体现。 【关键词】鄂伦春族;嘉荫县;斗熊舞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一、嘉荫县的斗熊舞 笔者在10月份的时候第一次开车前往距离635公里的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族,开车到达嘉荫县在往乌拉嘎镇的路上行驶时看着道路两旁的桦树直直的树立在旁边,因为正是下雪的季节,树上面挂着一层晶莹剔透的树挂,远远望去是一副天梯与蓝天融合在一起的画卷,感觉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心里不禁的感叹,这区别于大城市里的繁华,一路的前往享受着美景导致笔者更加好奇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族是一个什么样的名族,想要一探究竟。 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村鄂伦春族同胞大部分是从毕拉尔路库尔滨河流域迁移过来的游猎民,主要有莫拉呼尔(莫)、杜宁肯(杜)、卡日基尔(韩)、车基尔(陈)等氏族,世代游猎于嘉荫河流域。胜利村于1953年以前称为佛山县第三栖林营。1956年,佛山县改称嘉荫县,该村亦改称嘉荫县乌拉嘎区胜利村。1959年3月,撤镇建立人民公社,称为金星人民公社胜利生产大队。1985年,政社分开,恢复乌拉嘎镇,该村定名为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民族村。1953年,鄂伦春族在团结沟定居,1976年迁至现在的村址。 “斗熊舞”是鄂伦春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由人模仿熊的行为动作而形成,“斗熊舞”是鄂伦春族人狩猎文化的演绎也是他们勇敢豪放性格的表达,熊又是很英武有力的连老虎熊也敢斗,而且往往能够打败老虎所以说对熊就比较崇拜。“斗熊舞”产生较早,还在游牧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随着鄂伦春族定居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村后,就开始了表演“斗熊舞”。“斗熊舞”带有明显的民族宗教色彩和狩猎生产生活方式,表现了鄂伦春族勇猛顽强,善于与猛兽搏斗的特征和民族的浪漫,基本步伐有拖步、搏斗士步伐等。一般分为二人对舞,模拟黑熊形象,舞蹈者一边伴随着伴奏,边唱边舞,鄂伦春舞蹈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模仿动物的动作及其吼叫,惟妙惟肖地模仿出狗熊动作,模仿狗熊与人搏斗的情景。“斗熊舞”源自于鄂伦春族人早期对熊的崇拜,在对熊图腾崇拜的全盛时期鄂伦春族人是不猎熊不食熊的,此类舞蹈就是鄂伦春族人模拟黑熊在搏斗时的一种动作,由此也反映出鄂伦春族人对熊崇拜的程度,后来随着人们宗教观念的发展变化,尤其进入饲养牲畜阶段,鄂伦春人对禁止猎熊食熊的习惯就逐渐放松了,所以每当人们跳起斗熊舞的时候,是有多重复杂思想情感的。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项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嘉荫县优秀教师杜玉兰老师在2009年被誉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斗熊舞”传承人。杜玉兰老师为此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创作多部“斗熊舞”,并与姐姐杜玉华一进行“斗熊舞”教学,排练演出等一系列传承工作。“在杜玉兰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开发,收集了大量的鄂伦春族资料,收藏了大量反映鄂伦春族特有文化的物品,建立了民族展示室,与此同时在该舞蹈的保护措施上她还开设了鄂伦春族民间舞蹈课程,针对部分学生开设了传统舞蹈培训班,设立专门的辅导、指导,主要以“斗熊舞”舞蹈为主。在她的努力培养下现已有 10 多位人学会了跳“斗熊舞”,在她的熏陶下她的女儿也学会了“斗熊舞”,看来“斗熊舞”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正在焕发新的活力。杜玉兰在培养年轻一代斗熊舞继承人,并努力将该项目确定为嘉荫县、乡民间表演的保留节目,她希望鄂伦春族斗熊舞能得到普及和推广。让“斗熊舞”这一宝贵的民俗舞蹈艺术代代相传。”[1] 二、斗熊舞的节奏律动 “斗熊舞”整段伴奏时长5分49秒,伴奏由两段号角引用,鼓声紧随其后平缓进入,伴唱“嘿呦哈,依呀吼”。全曲明显的体现着鄂伦春族的音乐特色,大部分曲调以五声调式为主,节奏强烈从曲中很明显的鄂伦春族常用节奏2/4的节奏类型,全曲添加多种元素组成,包括号角、大鼓、说唱、熊叫、“朋奴化”反复出现。高潮部分引用熊的吼叫并用“朋努化”①进行辅助伴奏,整曲多用伴唱的形式,在下方列举,伴奏中多加杂着熊的吼叫声,源自于鄂伦春族人对熊的敬畏之情,强调了“斗熊”的主题,全曲辽阔高亢。斗熊舞比较经典的动作之一,舞者半蹲,双腿微曲,双手对应放于双腿,伴随着节奏抖肩,脚随肩动。 谱例1 斗熊舞节奏 鄂伦春族的音乐拥有着他独特的音乐特点,节奏性强,热情豪放,悍健有力的节奏为斗熊舞的动律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特点。随着音乐的律动,舞者和着节拍边唱边跳,速度可以随着舞者的变化而变化,在情绪不断高涨歌曲速度不断加快,达到一定的热烈程度后加入伴唱“嘿呦哈、依呀吼”“嘿哈”反复演唱,烘托气氛,达到高潮,从斗熊舞的“熊步”就可以感受到鄂伦春族音乐与舞蹈结合产生的独特的韵律之美。 三、斗熊舞音乐的传承现状分析 通过多次采访调查,发现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族村交通闭塞,随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加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导致有些民间艺术或传统技艺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失传,出现“人在艺在,人去艺亡”的凄凉局面,鄂伦春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没有文字,民间文化虽有流传,也有部分群众自发组织传唱,但因为没有语言环境、30岁以下的鄂伦春族人90%不会说鄂伦春语,唱歌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逐渐失去传承的群众基础和生存土壤。加之重视不够,作为口传身授的鄂伦春族音乐缺乏包装,缺少传承的平台。民族村内大部分年轻人都已经外出务工安家,留下安心学习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的本族人越来越少。一方面是缺少专门挖掘特色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缺少包括词曲、编导、编舞、音乐制作人等在内的创作人员,缺少鄂伦春族民间艺术团体,使嘉荫县鄂伦春族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收集、挖掘和发展,导致流传下来的斗熊舞音乐少之又少。 对“斗熊舞”音乐的研究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属于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在研究者领域音乐相对于舞蹈来说,更容易记录传承。研究此类音乐也是方便更多喜爱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读者可以更容易的了解到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族村的“斗熊舞”的音乐。 “斗熊舞”的音乐是少之又少了,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与保护,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不是只能本少数民族自己的人传承与保護,需要更多的民族的人们一起来保护与传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让更多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人们加入到保护与创作的行列里来,一同欣赏与传播少数民族的音乐,让少数民族的音乐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四、结论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嘉荫县鄂伦春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被传承下来的斗熊舞音乐是当地鄂伦春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鄂伦春族音乐。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的爱好者与研究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民族文化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注释: ①朋努化即口弦琴,一种金属制成的,形状类似镊子,呈椭圆形。音量不大,音乐较宽。吹奏时,用手指轻轻拨动琴尖,发出震颤声。 参考文献 [1]王雪娇.鄂伦春族“斗熊舞”的传承价值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秦婉丽(197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导师,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李雪(1989—),女,汉族,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