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天台词调”的调查报告 |
范文 | 【摘要】天台词调,浙江省天台县一种地方戏剧剧种。本文从天台词调的流传概况、传承现状、传承困境进行分析,从而对天台词调的进一步传承与保护提出思考。 【关键词】天台词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617?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一、天台词调流传概况 大凡一种戏剧,都有一整套独特的曲牌。词调的曲牌有罗卜子、紧中慢、二簧、西皮、慢都子、快都子、流水、二唤、二凡、男贡、女贡,它们构成了天台词调慷慨激昂的唱腔特色。念白则是天台的文字话,伴奏以板胡、二胡、京胡、笛子、鼓板、唢呐、锣鼓为主。词调唱腔讲究“咬塞”,有“塞”有“勒”,扬放自如,听得心爽。 天台词调,男女合演,文武戏兼备,唱腔高亢嘹亮,颇有些悲怆之感,特别适合表现历史题材的大戏,俗称“朝戏”,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气势磅礴。 天台词调传统剧目有《龙虎斗》《薛刚反唐》《五虎平西》《双龙会》《李陵碑》《雌雄鞭》《松莲会》、《李世民游凤凰山》《刘秀逃难》《狸猫换太子》《李广救主》等,如果静下心来看完天台词调的全部戏文,仿佛是读了上千年的一部中国历史。 1944年,天台县城的词调艺人陈杨杰来到亭头村传授天台词调,后又赴榧树村传授。亭头村由“六股头”出资,成立了千秋剧团。榧树村也成立了词调剧团。 亭头村,地处浙江省天台县城以东,是一座有着2000多人的大村,为张氏族人世代聚居之地,早在唐建中年间(780-783),张氏始祖就在此结庐。在词调传入之前,该村的花鼓表演就已经出名。榧树村,地处天台县苍山南麓,南宋末年,谢氏族人由临海市八叠迁入,如今村民有3000多人。民国时,村里的一群富家子弟,奏十番,唱坐唱,十分的火热,当天台词调传至该村时,由于这批后生的参入,很快就名声响亮。 解放后,老县城以及城郊所在的词调剧团渐渐冷落,而三合镇亭头村千秋剧团、坦头镇榧树村的词调剧团仍然很活跃,并且由男班,改为男女合演,远近闻名,人称“亭头词调”“榧树词调”。 六七十年代,榧树村曾用词调编新词,歌颂新社会,编演小节目,还词调移植过样板戏《杜鹃山》;而亭头村词调剧团也是戏服烧毁,剧团解散。后根据公社指示,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移植样板戏。 二、天台词调传承现状 2006年,“天台词调”被列入台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亭头村为庆祝小学新校舍落成,演出词调《高平关》。2007年9月,榧树村老人协会,召集了词调老艺人,排演词调《龙虎斗》,演员的平均年龄都已近七十。随着老艺人的去世,年轻人出门在外,角色不齐,恢复词调戏班,变得越来越困难。 2011年,三合镇亭头村组织词调老艺人参加文化走亲表演,演唱词调选段,并参加县第二届农民文化节闭幕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3年,县非遗中心启动天台词调影像录制工作,共录制经典剧目和唱段二十多出(段);同年暑期,老艺人张贤湖给留守孩子们教唱词调选段;10月,在村里养猪专业户张士潮的资助下,村里恢复了词调剧团,请老艺人张向年轻人传授唱、做、念、打,2013年春节,在村里祠堂上演了《渭水访贤》《百寿图》、《辕门斩子》等三出戏。2014年2月21日上午,在天台县亭头村张氏宗祠召开了“天台词调保护与传承研讨会”。 三、天台词调传承困境 (一)乡村结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是词调传承面临的困境 有人说,戏曲是“年轻饭”,也就是说,演戏都是年轻人的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词调传承面临的很大的困难。亭头村从事橡胶产业,人们忙于生意,出门人口增多;榧树村也是如此,留守在家的人很少,特别是年轻人更少。如果说民国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参与词调演出,成为一种时尚,那么在“文革”之后,传统戏剧“井喷式”的繁荣,使得词调迎来又一次的振兴,演词调也是年轻人体现个人价值的一种途径,如今,年轻人外出创业,发家致富,在他们看来,创业的个人价值远大于演词调。缺少年轻人的参与,使词调传承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二)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剧团人员组合发生变化,演员老化,角色不齐,演技水平下降,传承困难 “天台词调传承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当笔者提出来这一问题时,亭头村老艺人张贤湖回答:“是人,是能演戏的人。”2013年,亭头村恢复的千秋剧团,参加的人数达30多人,最大的82岁,最小的也有40岁。而亭头老艺人张贤湖当年12岁学戏,14岁就担当主角。天台词调是男女合演,而且传统剧目中男角色众多,而如今,亭头村千秋剧团新加入的演员,均为40-50多岁的妇女。由于该村许多人从事橡胶生意,出门在外,很难有20至40岁的后生留守在村里,更不用说学演词调了。坦头镇榧树村的词调演员,现存最年轻的也年过半百,而且大多出门在外,在村里的大都已是古稀之年,很难再演全本的词调。 四、天台词调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一)建立保护数据库,整理、记录第一手资料 天台词调与其它乡村戏剧一样,唱腔没有曲谱,讲究演员与琴师之间的配合默契,戏本大多为手抄本,表演程式都是口授,而且老艺人都要年事已高,其传承保护工作面临困难,因此,启动保护“天台词调”數据库,抢救、整理、记录工作已迫在眉睫。2013年,亭头村也派专人整理保留下来的传统词调剧本;榧树村也有专人着手曲谱和史料的整理工作;天台非遗中心已经启动“天台词调”的唱腔录制工作,将张贤湖等老艺人的表演以录像的形式保存,并计划出版《天台亭头词调传统剧目》,为进一步传承与保护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多头并举,做好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词调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形势,要传承就必须采取多头并兴,突破传统的方式,只要有利于传承,都应该尝试。亭头词调、榧树词调都是以村为区域的,人员组成大多是该村的村民,传承的范围受到限制,不利于传承,应当鼓励老艺人既在本村传授,也可以到有条件外村进行传授,既可以在中年人传授,也可以与当地学校联手,在学生中进行传授。亭头村将打腰鼓、跳排舞的妇女吸收进剧团,传授唱词调的做法,就是很好的案例。尽管妇女们的戏曲表演基本功缺乏,演技还一下子达不到一定的水准,可是它毕竟是一支词调的传承队伍。 (三)多方关注,为词调传承搭建更多的传播载体 作为乡村戏剧的天台词调,在如今的时代已经是风光不再,传承也是“文化苦旅”, 在乡村戏剧市场下滑的今天,能有机会演出也变得很困难。要传承就必须多方关注,多方提供展示载体;没有平台展示,即使有最好的剧团也是无用无之地,政府部门要多方位地提供展示平台,要利用省、市、县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汇演平台,以及网络等现代媒体,扩大词调的影响,使词调在展示中得以传承与发展。亭头词调也就是在展演活动中,渐渐地聚集起传承的队伍,进而恢复剧团。该村词调传统戏《渭水访贤》还参加了在2014“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展演活动中,向人们展示传统天台词调的魅力。 近期,亭头村与榧树村“两委”都已经将“天台词调”的传承当作美丽乡村建设、文化礼堂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展现两村词调的传承发展历史,培育传承队伍。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亭头村、榧树村结合美丽乡村和文化礼堂建设,老艺人的悉心传授,新人不断努力,为天台词调的传承与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孙明辉(1962—),男,汉族,浙江省天台县,大专,浙江省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