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谈钢琴教学法课程在高校的创新与发展
范文

    张甜甜

    【摘要】钢琴教学法课程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国内尚处于研究阶段,是对钢琴教学全面分析运用的一种交叉性、概括性的专门学科论。在我国高校钢琴教学法课程的改进和创新中,只有跟随时代的需要,用创造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去丰富和拓展钢琴教学法的内容,巩固以前传统的钢琴教学知识,加入更多可操作的、讨论合作性的、与社会实践相关联的、与多门学科知识所融合的部分,才能丰富与促进钢琴教学法的进步。

    【关键词】创造性;儿童钢琴教学;时代性;互联网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钢琴教学法课程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国内尚还处于研究阶段,是对钢琴教学全面分析运用的一种交叉性、概括性的专门学科论。在较完善的钢琴教学法课程中,既包括对钢琴教学技能的传授、教学原则形式和方法的讨论、各种教学教材的应用分析。也包括相应的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生物力学、运动医学、音乐教育学、表演学等相关的结合研究。与传统的以教授演奏为目的的钢琴教学课程不同在于,钢琴教学法课程是探讨钢琴演奏的运动基本原理、科学的演奏技术、与时代社会贴近的有效教学手段、与舞台演奏相关的前沿心理学和表演学学习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将钢琴教学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并在课程中培养批判的思维、开放的态度。思考研究和表达输出的能力等。

    钢琴教学课程的创新和发展,是结合社会与时代的需要,更加强调现时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而不只是停留于传统的钢琴教学单一的研究与演奏相关方面。

    一、重视儿童钢琴教学研究部分,并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考察与教学实践环节与课堂实践相结合

    钢琴教学法课程需关注儿童钢琴教学部分。目前少儿钢琴教学在国内的研究尚不充分,但当今中国学习钢琴的业余琴童已达到3000多万。大部分高校学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都面临着教授儿童基础启蒙钢琴课程的需要。我们所熟知的对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比较成功的有奥尔夫音乐体系、Suzuki铃木教学法等等,但对于专门针对钢琴音乐教学、贴合中国文化及时代特点并融合进早期钢琴启蒙阶段游戏性的教学方式与教材却有待我们钢琴教师们继续去摸索与开发。

    儿童的特征决定了在钢琴教学的启蒙阶段,需要有良好的教材、适当的方式方法、良好的课堂互动。它不仅仅是传授弹奏知识、反复练习、布置作业等常规模式。

    因此,儿童钢琴教学与青少年或成人钢琴教学有很大不同,学龄前的儿童主要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认知和感知世界,以想象力来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效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是儿童最有利于吸收与接受的。如果创造这样的教学手段,并且利用现今时代的多媒体、互联网联合教学,是一个值得挖掘的部分。启蒙阶段的重要性,对于打下稳固基础、培养良好审美、对音乐的感受、保持与激发对音乐演奏的兴趣等,都是钢琴教师教学的基本目的。

    二、钢琴教学法课程与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学生初步接触认知心理学与钢琴教学相关内容

    教师教学的过程是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因此必备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会帮助教师做出一些常规的分析与判断,这是有助于教学的。通常师范院校的学生会有心理学课程的开设,但是并没有完全有效的与钢琴教学相结合。对音乐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在钢琴教学法课程中,学习到与钢琴教学相关的认知心理学内容,能将这样的学科交叉运用于实践中,就能将科学的认知心理学知识和方法与钢琴这一技能性教学互补互利。因为在钢琴教学中,一对一上课的形式比较特殊,在此过程里教师既可以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模式,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质,做到建立良好的教学互动,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还可以帮助激励并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钢琴教学法应重视实践性操作的一些技巧:视奏训练的教学、钢琴配奏、即兴创作等

    传统的钢琴教学法,有很多演奏部分的讲解,如节奏、触键、踏板、音乐作品分析等。对于一些现今必要重要的演奏应用能力重视得还不够。例如钢琴视奏的训练,快速读谱演奏能力的培养,视奏相关的训练教材;钢琴配奏的能力;在钢琴上即兴创作的能力等等。传统的观念是认为这些能力是自然习得的,随着演奏水平的提高会有所提高,然而实际上也有不少独奏水平不错的学生无法快速正确读谱视奏,不懂编配、离开谱子无法即兴弹奏,而这些能力其实都是在钢琴学习中可刻意培养加强的。

    钢琴教学法课程需要对此类弹奏应用性的能力给予介绍引导与探讨,让学生理解重视并学会在教学中简单运用,对于学以致用,灵活创造性的学习钢琴这一门学科是良好的辅助。

    四、教学法课程中加入钢琴小组课的教学研究

    钢琴小组课是当今流行的发展趋势,几个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学习钢琴课程的一种形式。教师在课程中起到组织课堂、演示、指导等作用,学生在课堂中可单独也可合作练习学习,达到互助及共同学习进步的效果。钢琴协作的概念,已经不仅作为独奏的补充,而且已成为快速发展并且独立的部分。钢琴教学的另一目的在于培养有协作精神、能共同完成艺术作品和艺术表演的演奏者,因此,小组课的研究与发展是钢琴教学法课程需要提供给学生的参考和思量。

    五、利用互联网手段教学及学习

    钢琴教学法要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采用必要的互联网辅助教学是有益的。例如在课程中为学生推荐音乐类的APP应用软件,在课后的闲暇时间练习节奏、辅助认音、学习乐理知识和赏析名曲,甚至用一些软件进行简单的创作谱曲…其灵活生动的形式、方便的操作,既寓教于乐也广泛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习。在这些方面,需要钢琴教师有开放灵活的学习态度,关注时代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各方面技能,才能掌握和熟練应用,并为学生选择性地推荐真正有益并制作良好的音乐软件去使用。

    在钢琴教学法课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开放性、发展性的眼光去学习钢琴教学这一门课程,对于各种的网络教学论坛交流、组织和学术议会,给予学生途径去参与,在讨论、思考中学习精炼自己的钢琴教学方法。

    再次,钢琴教学法课程可利用一定课时来让学生练习网络教学的操作与实践。现今的网络公开课、远程钢琴教学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不少业余钢琴学生与家长乐于接受这样的方式,既方便又省时。所以,用电脑操作进行简单的基础钢琴教学,如学习音阶、和弦、爵士钢琴节奏入门等基础课程的制作,可让学生接触更多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有一定了解与基础后,可在以后继续去拓宽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总之,保持开放的头脑与态度,是每个钢琴教师的职责。在我国高校钢琴教学法课程的改进和创新中,要跟随时代的需要,用创造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去丰富和拓展钢琴教学的内容,巩固以前传统的钢琴教学法知识,加入更多可操作的、讨论合作性的、与社会实践相关联的、与多门学科知识所融合的部分,才会丰富与促进钢琴教学法课程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华乐出版社, 2002.

    [3]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