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竹笛训练与演奏中所遇基础问题与解决浅析
范文

    【摘要】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及文化,在音乐领域也有很深的成就,发明了很多乐器,其中竹笛就是中华传统乐器中的代表之一。竹笛因为其独特的结构导致我们在学习上存在一些难度,并且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急于求成,导致训练及演奏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基础问题。本文就竹笛训练与演奏中所遇基础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浅析,希望能够给予学习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竹笛;训练;演奏;基础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058-02

    【本文著录格式】王斌.竹笛训练与演奏中所遇基础问题与解决浅析[J].北方音乐,2020,03(06):58-59.

    引言

    竹笛一般以独奏的方式出现,如果技巧掌握不好,很容易造成演出事故,给观众带来不好的音乐感受。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教学标准,让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学习。竹笛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利用其演奏更助于情感的表达及交流,但是这一切都是在演奏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必须让学生认真对待训练及演奏中存在的基础问题,在掌握基本演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的技能提升。

    一、竹笛发展历史介绍

    竹笛作为中国大地土生土长的乐器,深深地根植在中华的沃土之上。文献中对竹笛的记载表明其最早出现在黄帝时期,黄河两岸竹林密布,为竹笛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在秦汉时期竹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七孔竹笛。到了唐代,对竹笛类型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只有横着吹的才能称为笛。竹笛在古代被大量应用到戏曲的演奏中,对气氛的烘托有重要作用。虽然近代我国的音乐受到西方乐器的影响很深,竹笛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是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以及乐器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又为竹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要想竹笛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关的音乐家及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加强对竹笛的推广创新,运用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乐器的教学。

    二、竹笛训练以及演奏中遇到的基础问题

    (一)演奏姿势不端正

    在竹笛演奏过程中需要演奏者有端正的演奏姿势,但是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照顾不全面,顾及演奏技巧的同时无法端正自己的姿态,破坏了演奏过程中的美感,不仅对演奏造成影响,也不利于观众们观感的提升。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端正自己的姿态,时刻注意自己的演奏姿势。老师在授课之初还需要对学生的姿势进行规范,时刻提升学生端正自己的仪态,更好地将演奏者的舞台形象展现出来。

    (二)气息训练不到位

    气息是竹笛演奏中的基石,演奏就是依靠气息产生的震动发出声音,因此对气息的把控至关重要。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气息没有控制,会出现漏气的问题,甚至漏气的“嘶嘶”声都盖住了笛子本身的声音,使得笛音模糊,影响了演奏。还有的会出现送音问题,这是因为学生在演奏完一句乐曲后会习惯性地将舌头外伸,这就导致上下句的乐音无法连贯,影响乐曲的整体感。

    (三)指法错误

    流畅的指法是演奏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指法的位置及变换搞不清楚,导致吹奏出来的音完全不对,所以,还需要对基础的指法进行训练。手指的训练与演奏者的姿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能处于演奏放松的状态,将会导致手指按住笛孔时过于用力或者过轻,还易导致手指按不对地方,出现很多的其他音,也会导致演奏的演奏风格及连贯性的改變,影响听众的感受。

    (四)吐音控制不好

    吐音在演奏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技巧,但是很多的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舌头的控制,导致吐音不够清晰。很多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因为舌头不灵活,导致吐音不够连贯,还会出现舌头的运动不能与手指的运动同步,也使得吐音模糊不清。即使这些问题都避免了,但是在演奏的过程中因为紧张心理也会影响演奏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学生更要加强练习,使得演奏的技巧及注意事项都成为习惯性的动作。

    (五)竹笛演奏训练中出现问题

    在竹笛演奏的过程中,颤音、弱奏、长音等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技巧,如果不能掌握这些技巧,就会对竹笛的演奏产生影响,学生对这些演奏技巧的熟练与掌握程度还有待提升。

    三、解决训练以及演奏问题的方法

    (一)端正演奏姿势

    竹笛的演奏姿态有两种:一是坐、二是站,基本的要求都是要头正、身直,坚挺腰背,头抬得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演奏造成影响。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手臂,因为持笛主要依靠手以及手臂的配合,手臂与身体的夹角应该在45°;坐式演奏一般出现在合奏的场合,注意要将凳子高度调整合适,不要跷二郎腿、垫脚等,两脚分立;立式演奏多在独奏、齐奏场合中出现,演奏者要将身体重心放在脚上,在保证姿态得体的前提下,尽量让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二)加强气息的训练

    演奏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将气息作为重点,对于训练过程中的漏气现象,要将放松嘴唇肌肉,将唇与吹孔摆放正确,减少气息与竹笛孔外部的摩擦。吹奏中音的大小与气息的多少有关,因此要根据乐谱的要求对气息强弱进行控制,在此过程中需要口风的协助,防止漏气问题的出现。找准训练的窍门后要据此进行反复的训练,使肌肉产生记忆性,这样才能减少演出事故。对于送音问题的解决,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控制舌头,防止停顿问题的出现。

    (三)加强指法练习

    学习者在演奏过程中要牢记指法,然后在指法的基础上进行技巧的练习。乐器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达到积累的量后才能实现质变。在练习的时候不能着急,要将手指的位置放准,对手指的力度及弹性都要把控好,可以先由老师吹奏,观察老师的手法技巧,然后据此进行练习。练习中按照节拍进行,并保证手指放松。在练习中可以一小节、一小节地进行,不必急于将所有的指法快速掌握,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在所有的小节都掌握后,再串联起来。

    (四)加强吐音的训练

    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对他们舌头训练的监督,提醒他们要将舌头控制好,除了上文提到的减少送音问题的产生,还需要利用舌头进行吐音的控制。舌头就像“活塞”一样,能够阻挡气流,气流再次通过就会后形成断音的效果。吐音技巧要求有颗粒性并且富于弹性,学生们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发音方法进行练习,以保证发音清晰和气息始终的支撑,要控制舌头运动与手指运动的频率同步进行。

    (五)加强对竹笛日常演奏的训练与练习

    其一是加强对竹笛演奏中颤音的练习。颤音是竹笛演奏中常使用的一种演奏方法,在课堂学习及训练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为了达到颤音的效果,让手指在笛孔上不停地打,但是演奏出的乐曲节奏感不强。实际上,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尽量缩短手指与笛孔接触的时间,不仅提高了速度还保证了音色的弹性;其二是加强对竹笛演奏中弱奏的练习。弱奏也是竹笛演奏中的重要技巧,弱奏能够将乐曲中的情感进行更加细致的表达。但是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弱奏并不到位,似弱非弱。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嘴部肌肉的控制能力不足,要加强对嘴部的控制,有意识地提高控制力;其三是加强对竹笛演奏中长音的练习,长音是竹笛演奏中最常用的技巧,乐曲的悠扬与长音有重要的关系。长音的练习需要嘴部肌肉及气息的很好控制,保证演奏的过程中音准正确,为了音色的饱满,不能出现漏气的现象。而且演奏的过程中注意对气息的控制,呼吸的频率要根据乐句长短而定;其四是提高学生对竹笛乐谱的分析能力,要想演奏好乐曲,不仅需要有熟练的演奏技巧,还需要对乐谱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不同曲段用到的技巧细细进行思考,将乐曲表达的情感深化理解,以便于用演奏技巧将情感准确、细腻地表达出来。

    四、结束语

    竹笛演奏出的乐曲要充满情感,才能使得听众获得更好的体验,得到灵魂上的共鸣。但是情感的传达要在基本功掌握扎實的基础上进行,所以,这就需要演奏者熟练掌握演奏技巧。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深入探究,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演奏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们的演奏水平,传递出更加浓烈的情感,让演奏者及听众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本文对竹笛训练与演奏中所遇基础问题与解决浅析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赵松庭.笛子演奏技巧十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张维良.竹笛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1.

    [3]谢星凯.对《笛艺春秋》中“多余动作丢干净”一句话的再理解[J].黄河之声,2018,521(20):23-24.

    [4]赵涓.浅谈竹笛教学中基础性训练的价值与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9(8):41.

    [5]姜玲.化繁为简、由大放小——论竹笛花舌演奏技巧的教学实施与有效训练[J].音乐生活,2018,No.548(5):69-70.

    [6]刘婷婷.浅谈气息与口风的联合训练对竹笛演奏时音色的影响[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8(8):132.

    作者简介:王斌(1988—),男,汉族,山东临沂,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竹笛教学与演奏。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