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节奏”情境教学的策略 |
范文 | 【摘要】节奏作为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不但作为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还能够有效增强音乐的感染力与魅力。节奏包括节拍和速度两方面,节拍是指音乐具有规律性的强弱交替,速度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节奏是音乐演奏的脉搏,节奏又包括音乐中音的长短、高低,是音乐表达的重要元素,节奏寄托了作曲者的众多情感。旋律需要在节奏下谱写,节奏却可以独立存在。 【关键词】节奏;小学低年级教学;情境;游戏;具体;创新;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71?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172-02 【本文著录格式】李颜玉.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节奏”情境教学的策略[J].北方音乐,2020,04(07):172-173. 一、创设情境,引导儿童发现身边的节奏 对于孩子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证明,通过教师引导、儿童自我觀察的学习,往往能吸引孩子极大的注意力。在开始正式歌曲学习之前,教师通过引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对节奏进行感知,使儿童认识理解节奏,为接下来的歌曲教学奠定基础。 二、设计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节奏 低年级的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维持时间短,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课堂上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开展节奏教学,将游戏形象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形象化的游戏不仅能增强儿童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时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儿童更加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加深印象,防止遗忘,真正达到在玩中学、学中玩。 笔者设计了以下几种音乐课堂上的节奏游戏: 第一种:节奏问答 (1)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请学生围成一个圆,大家面向圆心,用节奏对话。教师先提问,全体学生模仿老师提问的节奏回答问题,注意边说话边拍击节奏。 (2)当学生掌握以上节奏时,替换其他节奏对话,注意边说话边拍击节奏。 (3)当学生掌握模仿相同的节奏时,请学生用不同的节奏回答老师的问题,注意边说话边拍击节奏。 第二种:节奏传递 (1)教师在圆中顺时针传递节奏,引导孩子感受模仿节奏的同时,建立恒拍感。 (2)当学生能正确地拍击出顺时针节奏,逆时针加入另一个节奏,帮助学生培养恒拍感,培养学生的合作、应变等能力,建立声部的概念。 第三种:节奏卡片 教师在卡片上写上各种不同的节奏,教师打节奏,卡片在同学之间传递,当卡片传至某位同学,请他拍击出卡片上的节奏。其余的学生模仿拍击。 课堂学习效果证明,游戏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训练模仿等能力。几种感官一齐运行,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节奏,提升音乐基本素养,为之后的歌曲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三、化抽象为具体,使儿童在节奏的律动中学有所悟 节奏的概念是抽象的,不易儿童理解。乐理知识的讲解也显得枯燥乏味,不仅使学生兴趣不高,也会觉得费解,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乐理知识在教学中的渗透又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巧妙地融入了身边的事物来进行节奏乐理的教学,使节奏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仅直观明了,也更具趣味性,较好地提高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学有所悟。 例如在一年级节奏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分辨不同的节奏,区分音的长短,教师采用不同大小的一次性杯子来表示不同的节奏。大号的杯子表示四分音符Ta,中号的杯子表示八分音符titi,小号的杯子表示十六分音符lililili。课前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读黑板上的不同节奏,学生在读的时候感觉既好玩,又容易记住,还不会枯燥。除此之外,还可示范引导学生拍击身体,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节奏,如拍一下手表示四分音符,拍左右两次大腿表示八分音符,拍四下肩表示十六分音符。在律动中充满趣味地学习节奏,让儿童感知,原来音乐学习是这么有趣。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节奏后,儿童学唱歌曲也就容易了许多,因此也大大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 四、创编节奏,发掘和培养儿童的创新力 为了使节奏更加生动,使节奏感染到每一位儿童,充分调动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打击乐器来创编节奏,刺激学生的感官,发掘和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进行自主编创节奏,做到学有所用,感受节奏的魅力。如学习XX、X、X-三个节奏后,请同学先拍击老师出示的节奏:2/4 X X XX X? ?XX XX X-? ?,再请同学用这三个节奏编创出不同的节奏型,并读一读,拍一拍。用此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该节奏的理解与掌握,也能引导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2.根据不同歌曲的音乐风格加入不同的打击乐器。如一年级下册的《调皮的小闹钟》这一课,在课前制造些神秘色彩。告诉学生有一个神奇的音乐盒,里面藏了能发出好听声音的乐器。小学生对外界的好奇心极大,兴趣被充分调动后再学习乐器,首先用双响筒模仿闹钟走动的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接着再用三角铁模仿闹钟响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特点。难度加深后再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节奏拍击乐器,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判断声音的特点,加入合适的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这样,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感受了演奏中的和谐美,培养了音乐感受力,增强了合作意识。 五、以节奏促评价,使课堂充满灵动的生命活力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评价。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应该说,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情境创设、游戏设计以及各种律动来感知节奏的实践教学,也确实起到很好的学习促进作用。所以将节奏融入课堂评价中也不失为巩固感受节奏的一种好办法。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或是上台表演时,可以引导同学们用该堂课学习节奏来表扬同学。 如:2/4? X? X? X? X? XX? X 同 学 同 学? 你真 棒 这不仅鼓舞了儿童,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儿童的上进心,为营造良好的、灵动的音乐学习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中,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运用节奏,重视节奏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儿童的节奏能力,使儿童在一种较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在浓厚兴趣中学习好节奏,形成良好的节奏感,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静雯.小学低年级段音乐课节奏的训练与教学[J].北方音乐,2016(5). [2]张峰华.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的趣味教学[J].新教师,2019(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