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音乐教学中古诗词文化基因培植实践研究 |
范文 | 【摘要】本文以古诗词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内化促进作用为论述要点,从古诗词文化基因培植的角度阐述其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正面迁移影响。围绕古诗词文化中的象征、家国情怀、顽强意志和乐观心境等文化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与高尚审美价值观,是提高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小学音乐;文化;古诗词;象征;意志;心境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183-02 【本文著录格式】李瑶瑶.小学音乐教学中古诗词文化基因培植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20,05(10):183-184. 古希腊的“音乐和诗歌几乎是同义词”,“没有音乐,诗歌形式便没有名称”。抒情诗歌(Lyric)最初指的就是“和着里尔琴(Lyre)而唱的诗歌”,这和我国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几乎是同样的音乐行为方式。学者赵晓生也曾阐述:“中国文学中的诗歌,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无—不是歌曲之词,随着时代推移,音乐佚亡,歌词尚存。凡词皆可歌可咏,应当说,中国文学史中的半壁江山存在于中国音乐史中。”由此可见,无论从诗的对仗美、节奏美、音律美还是词的平仄相间、抑扬顿挫,都不难看出到古诗词歌曲中音韵与旋律有着“诗乐同源、共为连体”的关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紧扣古诗词中的文化元素,从中挖掘催人奋进的积极因子,扩大示范影响,定能使得音乐教学富有深度和广度,深受学生的青睐。 一、托物言志思想——倾诉“心声” 《礼记·乐记》中“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这与“把歌词声调略为夸张性地朗诵,可‘吟诵出曲调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教师以托物言志的方式引领学生主动融入歌曲中感受其中的内涵,从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君子务实、重德好仁等传统文化中体味到深厚的内涵,为音乐注入鲜活灵魂。学生从诗词中体味其中的托物言志表现方法,能有效激活其主动学习音乐的激情和内生动力。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结合诗词中表现主题主动予以揣摩,让他们在真正融入相应的情境氛围中,体味作者的表达意图。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吟唱相关歌词的时候,多关注他们的认知,鼓励他们在深入切磋体味中生成感触体验;教师可结合古诗词的内容,从相应的歌词中多深入体味感知,如在《梅花》的教学中可尝试此法。教师可通过播放歌曲的方式,结合“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内容,引导学生多关注如下几点:(1)结合歌唱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音调歌唱,特别是从梅花盛开的情形中深入体味其中的情感意义,让学生在凌寒独自开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有效信息,让学生从中体味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多组织学生从演唱中与作者对话,引导他们从“为有暗香来”来体味其中的内涵意义,让学生从不畏严寒中感受到依旧无限精彩的特点;(3)组织学生对歌唱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们在主动参与、品味中融入更多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在主动深入探知求解的基础上找到更多有效的内容。很多同学以轻缓的节奏来体味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并以此来表现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在主动歌唱的基础上深入体味其中的内涵,利于其在主动融入作者的表达意图中形成更为多样化感思,利于其在主动参与演唱中形成多元化认知感触。 教师可组织学生针对各自的理解,多建议他们从诗词文化中隐藏的相关意图出发,特别是对作者表达用意比较明显的地方多予以关注,多尝试运用歌曲演唱表现方法来深入体味其中的思想意义。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歌唱后深入探讨,引导他们从相应的文化中来搜索其中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品味的机会。学生从古诗词的托物言志表现内容上深入体味,能使学生在自我演唱和主动品味中产生多样化构思,在真正领悟古诗词文化中获得深层次感思认知。 二、爱国爱家情怀——舍己“为人” 古诗词中有很多爱国爱家的诗句,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这些诗词隐藏着作者的爱国爱家情怀,饱含着浓浓的“我为人人”集体主义精神。这种家国情怀在音乐学习中具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深入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定能从中发现更多精彩,能在接受熏陶中产生不一样的自我感触。学生在自我吟唱中能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氛围中,真正体会其中的不一样情感,也使得自己接受了一场教育与洗礼,获得丰富理解,从中体味舍己为人的思想情怀。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多从诗词的表达情感出发,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利于学生在由此及彼联想中获得感思。教师可结合诗词内容,辅以相应的吟唱指导,如在《满江红》音乐欣赏中,可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予以导学。教师可结合“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待從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岳飞抗金的情形,感受岳飞当时的“怒发冲冠”与“空悲切”;再如,在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时,不妨通过课件为学生提供江南的有关画面,让学生带着新鲜和好奇主动感受其中的美丽。教师可邀请由竹笛吹奏特长的学生主动登台献艺,让他们在在脑海中想象江南美景,领略江南的山清水秀。很多同学在一边聆听和一边想象的过程中能有针对性地说出自己的感思,带着对音乐的憧憬来体味作者作诗词的意图,感受到其中浓浓的诗情画意。教师可组织学生对音乐中的家国情怀文化元素予以关注,多请他们在主动探讨中不断丰富认知感触,形成更为有价值的认知感触,让他们在主动融入相应的情境中获得有效感知,并形成更为多样化的深刻体验,让他们带着激情和情感去歌唱,从而获得深层认知。 教师在教学引导中,可结合学生的整体理解感知,多组织他们围绕其中的内容进行针对性描述,帮助其在深入聆听中丰富认识。教师可多鼓励学生主动登台献艺,引导他们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同作者共呼吸,感受其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爱国精神,体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归根之感。这种家国情怀也影响着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多予以关注,从学习他人的精神中产生有效感触,并主动发扬光大,满足其其多元化认知发展需要。 三、顽强不屈意志——矢志“不渝” 文人墨客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和体验,特别是在吟唱上更是有一定的自我情怀。很多诗句中体现出的励志理想,饱含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能给学生以无限的深思。在音乐教学中,围绕诗词中内容提炼其中顽强不屈的文化因子,能给学生更多启发。以顽强不屈的意志来引领学生主动体味其中的内涵,能给学生更多的深刻影响,让他们在主动了解内涵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在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感染中获得共鸣。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妨多请学生反复吟唱,引导他们运用笔记圈划的方式找出其中重点和要点,体味其中的内涵。教师可建议学生在自我吟唱、合唱中,围绕诗词中语句深入揣摩体味,在学习《长歌行》的时候,可运用此法。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歌行体的特征出发,从“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体味其中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奋进的情感。教师可建议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多大声吟唱,引导学生将作者表达的内在思维情感主动转化为自我奋进的动力,在慷慨激扬的演唱中获得共鸣与启发;再如,在《竹石》欣赏中针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可引导学生运用同桌对唱的方式予以体味,引导学生从诗句中的顽强中找出相应的表达内涵:生在石头中的竹子,不因为自己输在起跑线上而自暴自弃;面对东南西北风,竹子却依然挺拔……很多同学在吟唱中能主动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在深入歌唱中获得深层感知。教师可从学生的演唱中多鼓励他们深入探知,从其中的情感体验中感受作者的矢志不渝激情,并从中获得启发。 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吟唱和欣赏中能从歌曲的起承转合中找出相关内涵意境,引导学生从诗词中词汇运用多深入揣摩,感受作者顽强不屈的精神意志。教师可建议学生根据所学的乐理知识转变演唱方式,从中会有更多意想不到发现。 四、乐观旷达心境——自我“调适”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言:“唐人歌诗,如唱曲子,可以协丝簧,谐音节。”由此可见,古人借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已经成为他们修身养性的重要形式。很多同学在聆听诗词的基础上能透过其中的思想情感触类旁通,从其中的共鸣中获得顿悟。同样,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找到自我调适的方法,形成阳光心态。 教师可从古诗词歌曲的演唱中多体味“自娱性”音乐行为,感受中华民族“中正平和、含蓄蕴籍”的审美趣味。很多同学从“音和——心和—一政和”中能主动体味音乐与人生、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意义,如苏轼作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经历了大起大落,从乌台诗案到被贬黄州再到流落儋州,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一定程度上提醒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不妨根据词的内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学生注意如下几方面:(1)多聆听他人的演唱,从他人的演唱节奏和转换音中体味出作者在思念亲人的感受;(2)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当时表达的要点,从作者勾勒的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中体味作者的自我调适之情;(3)组织学生以集体演唱的方式来主动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鼓励他们在主动参与演唱中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为自己找到更多的自我调适的机会。 学生从相应的诗词中主动深入探知求解,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的学习认知切入点。学生可尝试运用多元化演唱形式,以独唱、对唱和合唱等多种形式,围绕诗词中蕴藏的内涵意义进行深入探知;教师可多組织学生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角度深度体味其中内涵,从中收集更多有价值信息。 总而言之,根植于古诗词文化基因而开展的小学音乐教学为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和高尚审美价值观提供了内化驱动作用。教师多从古诗词文化内涵出发,突出吟唱指导与深度揣摩,引领学生从作者的言志中感受家国情怀、体味顽强不屈的意志与乐观豁达的心境,从而为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作者简介:李瑶瑶(1983—),女,汉族,江苏淮安,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中古诗词文化基因培植实践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