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第7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3中的踏板使用 |
范文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第7奏鸣曲作品10之3的踏板,追溯到当时贝多芬极有可能是使用的是维也纳钢琴来创作该曲的,并且罗列出维也纳钢琴的音色特征和踏板的特点,找出历史依据来阐明如何在现代钢琴上来演奏在贝多芬第七奏鸣曲中的切分踏板、低音踏板、有SF记号时所使用的踏板。 【关键词】贝多芬;维也纳钢琴;切分踏板;低音踏板;SF时所使用的踏板 【中图分类号】J624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編号】1002-767X(2020)11-0246-03 【本文著录格式】陈予慧.浅析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第7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3中的踏板使用[J].北方音乐,2020,06(11):246-248. 一、贝多芬时期踏板装置的更迭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第7奏鸣曲作品10之3(以下简称第7奏鸣曲),这首作品写于1796-1798年(Beethoven,1980,P1)。全曲没有任何的踏板记号,但是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弗拉基米尔·霍洛维兹等钢琴家,他们在演奏这首曲子时依然使用了延音踏板。 作为现代钢琴演奏者,如何在谱面没有任何踏板记号提示的情况下去使用踏板是非常重要的。从例1中可知贝多芬初次印刷版没有任何的踏板标记,但是一些现代的钢琴家在演奏时会使用延音踏板。该时期已有膝盖调音装置(David,1993,P18),该装置类似于现代钢琴的踏板,但是贝多芬却没有在这首曲子中标记踏板记号。原因一:贝多芬不仅是著名作曲家,同时还是钢琴老师。在贝多芬的学生卡尔·车尔尼写的一本名叫《论贝多芬所有钢琴作品的正确演奏》书中说到:贝多芬在教学中是如何教导学生来演奏他的作品的,而车尔尼作为贝多芬的学生也谈到了他对贝多芬作品的想法。车尔尼在他的书中写道,贝多芬“使用了很多踏板,远远超过了他的作品中所标记出的”(David,1993,P80)。 原因二:在18世纪90年代之前,乐谱中没有踏板标记(Rowland, 2018)。而这首作品写于1796-1798年,没有出现踏板记号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整个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调音装置似乎并未得到广泛接受,这种调音装置就像现代钢琴的踏板一样。但当时仍有很多音乐家支持和使用踏板(Rowland,2018,online)。克莱默、杜塞克和克莱门蒂都支持使用踏板,他们对踏板使用的看法与贝多芬非常相似(SCRIBD,P4,online)。最早在乐谱上标记出踏板记号的人是丹尼尔·史蒂贝尔特(Daniel Steibelt),他是出生于德国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793年,他在巴黎出版的两首作品《6me Pot Pourri》和《Mélange Op.10》是第一个带有踏板记号并且出版发行的乐谱(Rowland,D.2018,online)。1795年,贝多芬第一次在他的前两首钢琴协奏曲的乐谱中标记并且明确指出可以使用踏板。在此之前,贝多芬曾在1790-1792年间的手稿中使用膝盖调音装置,并在一些有和弦的地方标记出“with the knee”(用膝盖)这一词语。 二、贝多芬使用的钢琴 众所周知,在贝多芬时代有两种类型的钢琴:英国钢琴和维也纳钢琴。贝多芬是使用其中的哪一种钢琴来创作第7奏鸣曲的,有以下几个证据:第一个,直到1803年,在他的前20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文件可以证明贝多芬加入了当时英国钢琴中的高音(Newman,P194,online)。从这一说法可以推断出,他当时应该是没有用英国钢琴创作贝多芬第7奏鸣曲;另一个证据是贝多芬写给斯特雷彻(Johann Andreas Streicher)的信。他是维也纳钢琴制造商。贝多芬在这封信中写道:前天我收到了您的古钢琴,这是一种非常出色的乐器(Anderson,1961,P24)。最重要的是,这封信写于1796年,而这段时间正好贝多芬在创作他的第7号奏鸣曲。根据以上这些信息,贝多芬很可能曾使用维也纳钢琴来创作他的第7奏鸣曲。 维也纳钢琴及其踏板有以下特点:维也纳和德国钢琴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立的铰链键(hinged keys),每个键都有独立的锤子和棘轮装置,可以满足演奏者浅、轻、快速的触键并且十分灵敏。它具有高度可控性的同时又具备歌唱、清晰但又有些松脆的音色(Newman,1991,P62)。维也纳钢琴带有可以快速将琴弦止震的皮革减震器。减震器是维也纳钢琴最主要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维也纳钢琴的混音比其他任何时期的都少,同时该乐器表现出了最有效的减震功能(Bilson,1980,online)。 三、贝多芬第7奏鸣曲的踏板如何使用 (一)切分踏板 以下是与贝多芬同时期的音乐家对切分踏板的态度。杜塞克(Dussek)的演奏:他在踩切分踏板时,琴键被弹下去的同时踏板抬起,在琴键发出声音后立刻快速地将踏板踩下(Rowland,2018,online)。车尔尼也提出:“切分踏板的使用是有必要的,但每次更换和弦时,都必须更换一次踏板(Rosenblum,1988)。 例2中的强弱记号是PP(极弱的),如果在这里踩下整个延音踏板去演奏,将很难控制钢琴的音量,声音会变得很大,踏板更换时间会更长。因此,建议例2的切分踏板只需要踩下1/3或一半的深度,这样不但缩短了踩踏板的时间,而且表演者可以更快、更容易地控制踏板。当我们用切分踏板演奏例2时,因为踏板更换频繁,前一个音符必须完全结束才能弹奏下一个音。踏板的踩放要利落,不能把不是同组的音符混合在一起。 (二)低音踏板 车尔尼在他的书中例举出例3,并对低音踏板的功能进行说明。车尔尼说:“我们可以看到左手的两个低音E,这里需要踩踏板(Czerny,1842,P104)。” 在例4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低音,按照车尔尼的建议,踏板要根据低音的接替来更换,每一次低音的出现都要换一次踏板。踏板和低音同时下去,在下一个低音之前一起抬起。除了踏板更换的时机以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在例4中的标记1,一开始踏板只需要踩下浅浅的一层,该深度大约在整个踏板深度的1/4至1/3之间,随后在标有Cresc(渐强)处,可以随着声音的变强踩踏板的脚逐渐向下加深。随后在标记2 处,出现了>(减弱记号),脚踩踏板的深度随着声音的减弱逐渐变浅。 这样来处理踏板是因为每一个踏板里都包含很多音符,如果从一开始就把踏板整个踩下去,随着新的音符的加入,声音会变得越来越大和浑浊,那时仅仅依靠手指去控制强弱变化是远远不够的。 (三)SF出現时的踏板使用 车尔尼在他的书中列举出例5,并说明出现SF(强调音符)时如何踩踏板。他在书中写到:用上所有的力量和踏板一起去猛烈的弹奏SF(Czerny,1842,P71)。 在例6中,贝多芬标记了六个SF, 如果在现代钢琴上像车尔尼书中所说的那样去演奏,旋律会被突如其来的强音切断,这样的音乐粗鲁且不友好。上文提到过贝多芬时期的维也纳钢琴,其特征是浅、轻、快速和灵敏的触感,以及歌唱、清晰但又有些松脆的音色,其踏板具有迅捷的皮革减震功能并且混音比其他任何时期都少。但是现代钢琴和维也纳钢琴完全不同,现代钢琴的音响要比维也纳钢琴大,踏板也具有更大的力量,如果使用全部的力气和踏板一起去弹奏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因此,对于例6的弹奏力度,在维也纳钢琴和现代钢琴上演奏是完全不同的。为了在现代钢琴上模仿出当时法国钢琴的音响效果,作为演奏者,只需要在标有sf的地方稍稍强调并且使用稍短时长踏板即可。 综上所述,在演奏贝多芬第7奏鸣曲时的踏板使用,不能仅仅依靠谱面的信息来演奏,还要根据贝多芬时代的钢琴特征,结合现代钢琴的特点,参考一系列的历史证据,才能更好地去还原、表达贝多芬的音乐。 参考文献 [1]Anderson,E.(1961)The letters of Beethoven,1st edn.,London:Macmillan and company limited. [2]Beethoven,L.V.(1980)Beethoven Piano Sonata in D Major Op.10,No.3,1st edn.,Germany:G Henle Verlag. [3]Beethoven(2018)Beethoven Op.10 No.3,Available at:file:///C:/Users/704078316/Desktop/Lecture%20recital/IMSLP50957-PMLP106104-Op.10.pdf (Accessed: 30 April 2018). [4]Bilson,M.(1980)‘The Viennese Fortepiano of the Late 18th Century,JSTOR,8(2),pp.158-162[Online].Available at:http://www.posgrado.unam.mx/musica/lecturas/historiaInterpretacion/JSTOR/Bilson-Fortepiano.pdf(Accessed: 4 May 2018). [5]Czerny,C.and Badura-Skoda,P.(1970)On the proper performance of all Beethovens works for the piano,1st edn.,Hungary:Universal Edition. [6]Jeffrey Dane(2018) Pianos of Beethoven and Other Famous Composers,Available at:http://www.frugalfun.com/pianohistory.html(Accessed:30 April 2018). [7]Newman,W.S.(1988)Music from the Middle Ages Through the Twentieth Century:Essays in Honor of Gwynn S. McPeek.Google Play[Online].Available at:https://books.google.co.uk/books?id=rkkIdqgM3TYC&printsec=frontcover&dq=Music+from+the+Middle+Ages+Through+the+Twentieth+Century:+Essays+in+Honor+of+.&hl=zh-CN&sa=X&ved=0ahUKEwjVk_G55oPoAhXEoVwKHehJBoMQ6AEIKDAA#v=onepage&q=Music%20from%20the%20Middle%20Ages%20Through%20the%20Twentieth%20Century%3A%20Essays%20in%20Honor%20of%20.&f=false(Accessed: 2nd Mach 2020). [8]Newman,W.S.(1991)Beethoven on Beethoven:Playing His Piano Music His Way,1st edn.,America:W.W.Norton & Company. [9]Rowland,D.(2018)PedalligAvailable at: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grovemusic/view/10.1093/gmo/9781561592630.001.0001/omo-9781561592630-e-0000040787?rskey=vBPow7&result=4 (Accessed:5 Feb 2018). [10]Rowland,D.(1993)A History of Pianoforte Pedalling, 1st edn.,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Sandra P.R.(1988)Performance practices in classic piano music,1st edn.,United States of America:Library of congress. [12]SCRIBD(Oct 14,2015)Tipos de Pedales de Piano, Available at:https://zh.scribd.com/document/284912245/Tipos-de-Pedales-de-Piano?doc_id=284912245&download=true&order=444855263(Accessed: 30 April 20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