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改革 |
范文 | 尹航 [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人们在精神享受的层面上远高于前些年的状态。在精神享受超前的状态下,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赏析和审美也提出了进一步的新要求。在现在的社会现状中,音乐艺术的教育模式和社会整体规模的相互融合与学习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音乐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加正规化,同时也促进这种人才培养的战略不断完善。文章以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为入手点,分析了该专业学生教学现状,然后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3-0038-02 [作者简介]尹?航(1980—?),女,长春光华学院副教授。(长春?130000) 对于音乐表演艺术而言,表演者是十分重要的。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舞台专业化技能,同时还要有很多的实践经验。不少的表演者往往会因为缺少舞台经验而导致其本身没有特别充足的自信,以至于不能完美表现艺术作品,所以会在表演的整体流程中出现一些小的缺点。由此而言,我们发现,造成这种原因的正是在音乐表演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单一的实践教学模式导致其出现上述的状况。所以说,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创新和变革,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打造理论与实践的优质衔接,以此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优秀的实践舞台来学习和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更加模式化,也能更好提升学生们的专业水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现状 (一)心理素质问题 在整个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表演者具备优质的表演能力,以及非常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的课堂练习中,很多学生都能表现得非常好。当课堂转化为舞台的时候,面对台下的听众,不少的学生就会出现问题,大多是心理素质的问题,基本表现为缺乏自信、上台紧张、舞台表现能力差、无法较好传达作品的情感、演出效果差等等[1]。根据经验而谈,這些学生大多比较内向,没有办法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所以说,在这种状态下,老师更加应该重视起来,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要针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做出一些改变,多多为学生们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交流分享会等方式来调整孩子们的状态。由此一来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表演这一专业的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教学的衔接[2]。 (二)乐谱记忆问题 对于音乐表演专业而言,熟记乐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这个记忆是音乐舞台表演的基础,以及重中之重。只有深刻地记忆乐谱才能更加流畅地完成舞台演出。所以说乐谱记忆是整个音乐表演的前提和必要的一课。对于乐谱内容的熟练程度代表着舞台演出的优劣水平,以及情绪的表达,还有与观众的互动交流状态。在整个音乐表演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记忆乐谱是老师十分重要的一节课堂教学。专业的记忆方法所得的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记忆乐谱?如何让学生少走弯路?这些都是音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3]。 (三)实践机会问题 在音乐表演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项还是在于舞台表现能力上。上述文中提到的所有要素也全部都是为舞台表现所做的铺垫。舞台表演和实践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表演者演出水平的高低优劣。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舞台经验。如果学生们舞台演出的机会少,就会导致学生们的表演经验匮乏,在面临一些大场合的表演状态中,会出现一些胆怯的心理,同时也难以控制自身的这种大型的场面,所以就会出现现场演出事故,轻者紧张忘词,严重的无法做到随机应变,无法发挥自身的正常水平之外,还会严重影响舞台的整体演出效果,同时也会对自身产生心理阴影,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之后音乐表演行业的发展[4]。 (四)课程相对独立 在不少专业学习中,各个科目互相联系,可以承上启下。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而言同样如此,其音乐表演主要通过舞台来展现,而舞台的表现需要理论知识做基础。然而事实上,不少课程相对独立,导致理论知识和舞台实践之间联系不足,枯燥的理论教学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继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一)建立专业交互性的教学模式 在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课堂中,我们把与社会贴切精密的音乐模式简单划分了四个不同的类别,同时在音乐社会学中又对这四个模式做出了更加精准化的划分,分为音乐的创作化过程、音乐表演和演奏的过程、音乐传播过程以及音乐伺服的过程。在这个整体的过程中,它们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这样的四种关系互相促进,拥有一个较好的完善的音乐系统,这样在各个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它们才能更好地融合,从而起到一个辅助促进、深化学习的功能。在很多高校中,这种音乐教学的模式和音乐的生产发展都是有关系的,它们以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而存在。比如,在音乐伺服生产的这一个过程中,它们需要为社会提供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荣誉感的双项型社会音乐人才。举个例子说,就是在合唱和指挥课堂的过程中,现在的这种合唱艺术具备很多的特点,它们往往拥有审美娱乐的作用,还有深化意识作用,以及信息的传达和教育教学的功能。现如今,国家正在努力发展素质教育,并且深化教学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合唱艺术顺应这样的政策形势,才能更好地发展,加上其自身的艺术优势,通过传播的形式还能为合唱队的成员们带来收益,同时也能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素质教育和宣传添砖加瓦。所以说,合唱便成为了很多学校中音乐艺术专业的一个重要的课程,同时也是一个最具备社会性、符合政治潮流的课程。在这样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基本的训练和指挥,学生通过排练中一步步提升多元化的技能,同时也为学校的课程模式打造一个新的交互式教学。 (二)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不少的高校教学中,通过实现教授与学习相互结合的这种共进式教育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在不少的高校教学课堂中,通过对于教学资源的二次整合,加上形体课程与台词课程相结合,表演课程与音乐技能交互式进行的互通性的练习,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练习的同时,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戏剧化、舞蹈技巧还有编导能力一齐开发,进而来拓宽音乐表演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全面发展,在学好自身专业的同时,还能将其他专业的理论与自身专业相互结合,通过这种融合性的多元化思维来展开思考。同时,在这样的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灵活性和自由性,更有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艺术创作空间。他们能通过实践将课堂与舞台表演相互结合,以多元化的思维模式使各个学科共性发展,由此来促进对艺术的创作能力,以及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拥有较好的创新意识。 (三)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联合 在很多高校的艺术教学过程中,不少学校通过社会需求与教学意识的相互结合,加上艺术的社会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从而实现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对于当前的音乐表演艺术而言,人才培养规划和方向主要是以社会当下的整体需求作为动力,然后加上实践和多方向的培养共同作用下,培养优质的学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自主编排的能力,还有剧目排练的能力,更重要的还有导演方面的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還有就是在各个高校中,开设教学实践平台,通过各个方面不同的实践模式,到具体的乡镇区等各个方面的音乐教学行业中加以实践。在十分贴切艺术同时,将艺术融合于社会文化中,服务于社会群体。因此,在这种贴切于社会的教学观念之中,很多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为了开发学生们的自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提升音乐技能。 (四)创新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 在目前的社会形式下,高校的音乐教育和区域的文化建设不是属于一个社会系统。但是,由于我国的各个高校本身就是处于整体的社会大体系中,对于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行为应该有所研究和考察,积极传承古老的传统文化。这样一来,这样的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就是处于社会的整体形态中,同时这种整体的形态应该分出一部分的精力用来研究分析当地的本土化的民间音乐特色。这也是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种环境中,这样的形式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文化对接,把教育与社会相互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通过三个小程序来展现:第一点,从老师的教学模式而言,在完成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后,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中,挖掘当地的本土化的音乐模式,让学生对本土的音乐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和学习,然后在这样的地方文化的熏陶中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第二点,就学生的本身学习条件而言,可以在课余活动的空闲实践中,积极参与到当地的社区联合演出中,通过实践来深入地学习民间文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对当地的本土音乐有一个传承和发展,还能提升学生们对于艺术的感受。 结?语 迄今为止,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在精神文化以及欣赏水平上也有不断的求知若渴的精神,同时对于艺术的欣赏和赏析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所以说,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民办高校音乐专业需要不断地学习深化教学实践改革,积极吸取教学经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笔者通过对于社会性质分析与大学中音乐表演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新要求做了具体的分析,为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意见和建议。 注释: [1]马?波.探究音乐表演专业技能教学与实践的对接[J].鸭绿江,2019(16):103—104. [2]李?奇.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中基于“戏剧情境”下的舞蹈训练探析[J].乐府新声,2019,37(03):165—168. [3]李?芳.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29(03):155—157. [4]李?敏.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技能教学与舞台实践的对接探究[J].戏剧之家,2019(08):173—174. (责任编辑:张洪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