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胶州秧歌传统典型组合“拧和抻”的渊源及其演变
范文

    刘彤

    [摘要]胶州秧歌起源于山东省,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胶州秧歌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其创始人是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独特优美的形式引起广泛关注,胶州秧歌可分为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六个行当,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两种表现形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1920年,又出现以陈鸾增为代表的“武秧歌”和以刘彩为代表的“文秧歌”两种流派。胶州秧歌在山东很是流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明。

    [关键词]胶州秧歌;传统;渊源;演变

    [中图分类号]J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1-0126-02

    胶州秧歌既有齐鲁古风,也同时结合了时代特点的形式,起源于封建社会末,总体风格既有男性的粗犷豪放,又有女性的妩媚柔韧。胶州秧歌看似寻常,且历史悠久,是民间舞蹈文化的瑰宝,而胶州自古以来就是海港城市,许多民族和文化在这里产生碰撞,自然就有了胶州秧歌这样风格多样的舞蹈形式的产生。“拧、抻、碾、扭、韧”是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胶州秧歌传统典型组合“拧和抻”的渊源和演变,从而更加了解传统的民族气质魅力和中国民间舞特色的时代性。

    一、胶州秧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

    (一)胶州秧歌的文化背景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类称,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秧歌的历史已有上千年,而胶州秧歌距今也有230多年的历史了。胶州秧歌被称为“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其结合了民间舞蹈和秧歌小戏的特色形成了一种独特风韵的北方秧歌,与商河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并称为“三大秧歌”,胶州秧歌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非常受民间群众的喜爱。

    (二)胶州秧歌的历史变迁

    写于1752年的乾隆版《胶州志》中记载:“上元,张灯火,除杂剧,喧闹竟夜。”后查阅多种资料发现胶州在1752年之前没有任何杂剧形式,所以上述的“杂剧”很大可能就是胶州秧歌剧。《青岛文化志》的作者在搜集相关资料时发现,在咸丰九年(1859),有一胶州籍的进士名叫宋观炜,曾作十二首名为《秧歌词》的七言绝句,内容详细描述胶州秧歌的六个行当,分别为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嫂、棒槌和鼓子,描写的人物栩栩如生,其中描写小嫂的“官扇罗巾学拉花,巧将艳曲按红牙。汗流香粉纷纷落,箫鼓喧阗日未斜”,将小嫂的曼妙身姿、楚楚动人表述得淋漓尽致。所以《胶州文化志》将胶州秧歌的形成年代订正为1853年。

    秧歌是起源于农业劳动的劳动小曲,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为“乞讨说”:《胶州市文化志》中记载到1764年胶州有人逃荒关东,其中有赵姓、马姓两家人,沿途先是乞讨,后来又改为卖唱,逐渐演变为边唱边舞的形式,在返回故乡后,经过改进,成形于1863年。虽然“乞讨说”这一说法广泛被有关书籍引用,但其真实性并未得到史料的证实。

    在组织编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时,胶县文化馆仔细考察了胶州秧歌,得出结论:“可认为胶州秧歌大约有230年的历史(始于清乾隆十年)。”

    一、胶州秧歌的内容形式和动态风格特点

    (一)胶州秧歌的内容形式

    每一个舞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形式,胶州秧歌分为六个角色行当,分别为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嫂、棒槌和鼓子。其中膏药客、鼓子、棒槌是男性角色,翠花、扇女和小嫚是女性角色。

    膏药客:老一代的人又简称“伞头”或“老头”,这个角色不介入舞蹈和戏剧表演中,类似于现代的报幕员或主持人,负责活跃气氛,这个角色需要擅长临场发挥,带动观众情绪,一个膏药客的才华往往代表了秧歌班的整体水平。

    翠花:又被称为“大老婆”,身后背着“翠花包”,是一名中老年女性角色,舞姿特点潇洒泼辣,节奏明快。

    扇女:又被称为“二老婆”,代表青年女性,常饰演少妇,舞姿婀娜,典雅秀美。在胶州秧歌中有最美的舞姿和最好看的动作。

    小嫚:又被称为“小姑娘”,往往是花旦和丫鬟的扮演者,是清纯美丽的少女形象。活泼俏丽,天真开朗。

    棒槌:表演时双手舞动两支木棒,代表青年男性,表演时动作干脆利落,英武矫健。

    鼓子:在戏中扮演小丑的角色,身背腰鼓,代表中老年男性,潇洒随意,风趣幽默。

    (二)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特点

    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特点可以概括为“拧、抻、碾、扭、韧”五大特点。“拧”是以腰为轴,将身体向外拧为“三道弯”的体态,动作轻柔,身体线条柔和,却又不失奔放劲健;“抻”是代表动作的瞬间持续,表现出一种延伸感;“碾”主要呈现于脚部,在移动重心时,推动膝盖,使脚有旋转的力:“扭”不仅仅局限于胶州秧歌中,在各种舞蹈中均很常见,是将腰部作为轴心,肩部和臀部适当夸张,呈现出扭动的状态:“韧”能够体现舞者身体的协调性,呈现出一种延伸的美感。

    三、“拧和抻”的舞蹈步法

    (一)“三弯九动十八态”

    膠州秧歌舞蹈形式都是由女性角色主要表演的,通过“扭”出“三道弯”。模仿妇女的形态和动作,“三道弯”指的是颈、腰、膝这三个部位的弯度变化,而“拧”和“碾”是表现“三道弯”的动作特征:“九动十八态”是指身体不同的九个部位做持续运动,保持同时不同向的规律,这就是“三弯九动十八态”。

    (二)“丁字三步”

    “丁字三步”强调“拧”,封建社会制度下,这种步法往往是由男性扮演,由于女性以裹小脚为美,所以这一审美特点被应用于表演形式当中,提抬起步,再换另一只脚起,脚跟先落地,再是脚的外边,由脚的“拧”带动膝盖的“碾”、手部的“抻”和腰部的“扭”,这就是“丁字三步”的独特姿态。

    四、“拧和抻”的渊源及演变

    (一)“拧和抻”的渊源

    据前文所提“丁字三步”步法,在传统的胶州秧歌中,男性角色相较于女性角色更加重要,由于封建社会的“缠足”之风盛行,男演员在扮演女性角色时会踩一种木头制成的假小脚鞋来迎合男权审美,缠足会使女性身姿和步态发生改变,这一特征也被模仿到舞蹈形式中,演员们通过哈腰张手崴身体模仿女子缠足后走路不稳的特点,称为“拧和抻”,后来,民国时禁止缠足后,踩假小脚鞋这一个表演形式不存,但其动律特点“拧和抻”却保留了下来,成为独特的舞蹈步法。

    (二)“拧和抻”的演变

    胶州秧歌中的许多女性角色中,小嫂的动律是非常具有特点的,准确诠释了男刚女柔的特点,小嫂处于幼年,正是经历缠足的阶段,走路时脚下站不稳,为了诠释出这种独特的身姿,老艺人制作了一种木头制成的假小脚鞋,用来模拟女性的小脚状态,直到缠足被禁止后,假小脚鞋被弃用,演员们通过脚跟和脚掌的配合来延续这种表演形式。

    结语

    时代在发展,大众传媒对秧歌也极具冲击力,需要尽全力保护我们传统舞蹈文化,不能因为胶州秧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就松懈,当地群众对胶州秧歌的延续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源于乡土,表达基层人民故事与情感的载体,充满人文意义。

    胶州秧歌的丰富表演形式和特点是中国民间舞种中的精华,要将胶州秧歌的内在美掌握清楚,需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历史变迁,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胶州秧歌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