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下的歌剧表演探究
范文

    高雅

    [摘 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遵循人的天性的基础上为演员建立了一整套从肌肉到创作任务的全面的训练方法。其体系主张演员应该对角色感同身受,融入在角色的情感中。歌剧是以歌唱和戏剧来交代和表达剧情,因此它是一门综合艺术。但如今很多表演者往往更注重声音技巧,人物塑造极容易被忽视。要注意的是,歌剧表演和音乐两者在歌剧艺术中是齐头并进的,歌剧表演在整个歌剧中的分量不容忽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于斯坦尼演剧体系中的精粹择善而从之,探讨如何将其与歌剧表演相结合,从而更加准确和充分地分析声乐表演中的人物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歌剧;歌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7-0001-03

    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

    斯坦尼本身就是一名歌剧专家,他从小学习歌唱,在成为一名戏剧演员之前其实一直活跃在歌剧舞台上,是歌剧演员出身,他不仅在剧中饰演角色,还导演了十多部歌剧,因此他本身在歌剧舞台方面具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在其艺术生涯晚期的时候他把这个阶段对歌剧的独到见解和经验感悟总结提炼,运用到歌剧导演方面,创立了歌剧“体系”。斯坦尼演剧体系从广义上讲其实是一个大范围的概述,其中涵盖了占有相当一部分比重的歌剧“体系”,而他也是近代歌剧演剧体系一个重要的奠基人。

    (一)内部体验

    体验派演员一直将“体验”这条准则融入到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去,从未将它排除在外。体验派的代表之一亨利欧文曾说:“能把自己的情感化成他的艺术的演员,比起一个自己永远无动于衷的、只是对别人的情感进行观察的演员来,不是要更胜一筹吗?……这种善于把强烈的个性的感染力和深湛的艺术修养结合起来的演员,都必然比那种缺乏热情的演员有更大的力量感动观众,因为后者全凭记忆来模仿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情感的。[1]”由此可以看出演员的内在情感是在人物塑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演员在表演中不可或缺的,是要对角色的体验进行真实感受,否则展现出来的就只是就是一副美麗的外壳,表演艺术将黯然失色。

    (二)外部体现

    在演员的创作中,体现是依附于体验的根基上所产生的。但要注意,这并不表明演员有了体验,外在的形式就会油然而生。在这个过程中演员想要具体化内心体验时,需要依托声音、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具体方面来外化表达。更需要反复斟酌一些细致入微的情绪变化,以便于面对一些跌宕起伏的感情时能够从容自如地面对。这样一来,演员需要去斟酌的就不光是内心体验了,还需要对语言的逻辑重音、声音的强弱处理、形体动作的变化、眼神和表情的相互配合进行探究。如此,才能真切地将内在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

    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对歌剧表演的启示

    (一)激发潜能提升表演能力

    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是由两者之间不同的行为举止、生活经历或者性格特征等构成的,中间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在歌剧表演创作中,斯坦尼演剧体系能够很好地将演员的内部体验与外部体现进行统一,挖掘出角色所包含的深层次的意义,使其能在剧本规定下创造出与原形象更贴合的角色,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激发演员内在潜能并提升演员的表演能力。在歌剧表演中,想要使角色的性格在表演中尽数彰显,演员就必须在每一次歌剧表演前对歌词以及剧本内容进行深刻充分的理解和认知,包括充分了解剧作者(作曲家)的意图和时代背景,因为歌剧艺术当中包含音乐属性这样一种特殊的音乐特征,表演者要在自己原有的情感体验基础上,加以运用声乐技巧以及形体动作进行延伸,与角色融合。从而达到“容动而神随,形现而神开”。

    (二)更加系统的塑造角色

    在歌剧表演中,演员需要通过连续性的、系统性的训练和调整来提升角色形象塑造能力。斯坦尼演剧体系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可以帮助演员达到这一层面的要求。通过对角色性格进行深挖,仔细琢磨每一个眼神形态,确保每一个能展现人物性格的细节在表演中都能展现出来。在斯坦利演剧体系的指导下塑造歌剧《卡门》中卡门的形象时,表演者应该充分理解她追求自由,活得淋漓尽致、恣意潇洒;在真实残酷的社会中还能在爱情中坚持自我,不违背本心这样一种特质。抓住她外表娇媚而意志坚强的特点,把对爱和自由的追求演绎到极致。理解斯坦尼演剧体系所强调的内部体验外部体现有机统一,反复斟酌,用生动立体的形象打动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在歌剧表演的应用

    (一)剧本与角色

    歌剧艺术和演员在舞台上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将生动鲜明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搬上舞台,那么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对原作品或剧本进行分析,对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的文字或相关部分字斟句酌。对文学作品和剧本的作用和意义的分析主要在于寻找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差异,解决矛盾和统一,真正理解剧中人物的情感、生活,在整个过程中演员能通过自我的二度创作揭明隐藏在剧本和人物形象中的思想内涵。

    《卡门》原著作者普罗斯佩梅里美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家中的独苗。他精通四国语言,并通晓古典文学和哲学,1870年在戛纳病逝。梅里美想要通过卡门这个邪恶与欲望结合的人物,告诉人们要直视自己的内心,重新审视自我、剖析自我的追求。乔治比才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现实主义在他诸多代表作中都有所体现,这对法国乃至欧洲歌剧的发展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歌剧《卡门》中,乔治比才初次将处于社会底层不起眼的人物搬上了面向上流社会的法国歌剧舞台。他使音乐和戏剧构成一个整体,丰富的旋律不同的字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节目多姿多彩的画面,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一首法语歌曲,要注意鼻腔元音是法语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在演唱时一定要带有鼻腔共鸣。在演唱A段时要注意对气息的把握,通过气息的流动用适当的力度将这种令人难以捉摸的挑逗氛围展现出来。此曲还是一个二拍子舞曲,三连音的使用让前奏充满弹性,加上连音为后面旋律的展开盖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薄纱,使卡门的出场变得愈加吸引人。

    (二)剖析角色(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于歌剧角色的形象塑造有着独特的看法。关于角色塑造既能体现性格特征,又要突出个性色彩。每个人在探索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同人对于同一个角色的塑造更是千差万别。斯氏指出,要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将内外部形象合二为一,自然达到“我就是”的境界。人的性格是从内外部两个方面构成的,因此斯氏以为该从外部特征着手,分析的过程要理性和感性并存,虽然它可以激起理性的潜意识的灵感和驾驶感觉,而且还经常扼杀灵感。对于歌剧演员来说,要将戏剧、音乐和情感结合起来,将三者进行交融。

    艺术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艺术形象,而作者往往都是通过这些艺术形象来刻画主题,歌剧也是一样的。观众在观看歌剧时,不仅需要进行歌曲欣赏。还希望能够欣赏演员的表演。在歌剧表演中,合理的角色形象塑造,要求表演者能够在表达激动、悲伤以及快乐等情感时综合应用各种动作和眼神,从而实现情感渲染的目的,构建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2]。歌剧演员在寻找行动时,往往先需要确定自己的形体动作,才能在舞台上真正行動起来。在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中可以看到歌词有大量屡次重复的地方,明显是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一些动词字眼如“杀死”“抛弃”“断绝”充斥着强烈的复仇之情,塑造出了夜后的仇恨与痛苦,使得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在演唱到相应歌词时,可以根据歌词提示来添加动作。例如“把萨拉斯特罗亲手杀死”,眼神怒目圆睁,充满了仇恨,咬牙切齿,双手紧握,像是要捏碎掌心里的东西一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这些形体动作的目的是在于改变人的意识、心理。由于歌剧中的音乐属性,演绎者要注意到其中丰富的花腔音乐形态,在大量的同音反复的跳音的演唱中,演绎者必须保证每个音的音准不能有偏差的同时还得保持轻巧,在连续性的大跳音程中,由于音高的突然变化,高音和比较容易被吞噬的低音在演唱过程中要保持统一的发声位置。

    戏剧中的所有表演都应该通过行动来实现。歌剧表演中的动作要贯穿于音乐之中,笔者认为提升这方面的素质,能使演员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避免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现象存在,并且能通过身体动作使歌剧表演呈现更具可欣赏性。

    结 语

    歌剧表演的综合性决定了其表演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把握。斯坦尼的演剧体系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掌握歌剧角色的特点,对提高表演能力、激发潜能、增强艺术形象塑造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戏剧表演和歌剧表演的原理和基本内容都是相通的,训练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演员更好地与角色相融,最终使演员通过自我塑造的角色将舞台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希望通过对斯坦尼表演体系的解读,歌剧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再次绽放出它的魅力。

    注释:

    [1]戏剧报编辑部编.“演员的矛盾”讨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263.

    [2]王 婷.金环的角色形象塑造——以歌剧唱段《野火春风斗古城》为例[J].艺术科技,2016(07):176.

    (责任编辑:崔晓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