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海南黎族民俗仪式音乐形态研究 |
范文 | 李秋萍 姜英实 [摘? 要]黎族民俗仪式音乐是黎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黎族文化的特色征显。黎族仪式音乐蕴含着黎族丰富的族性文化、历史文化等,对于研究黎族文化、海南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本文主要以黎族仪式音乐作为切入点,论述黎族仪式音乐现存的种类、仪式音乐的生存样态、黎族仪式音乐的艺术特征等,通过田野考察、文献整理与研究,探索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及意谛。 [关键词] 黎族仪式音乐;分类;生存样态;艺术特征 民俗仪式是一种特色民间文化活动,这种群体性的活动一般都会伴随音乐,因此,相应的“仪式音乐”应运而生。仪式音乐的风格与特定仪式的环境相吻合,曲调风格或激烈欢快、或忧愁悲伤,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是历史遗留的宝贵文化财富。 从历史因素来看,受自然条件与人口迁徙的影响,使得黎族人民呈现崇尚“鬼”的信仰特征,如山鬼、树鬼等,那么,崇拜各种“鬼”的精神需求是黎族民俗仪式的意念基础,因此,面对不同的精神需求产生不同的仪式活动,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传统伴随着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而黎族民俗仪式音乐作为仪式的伴生物也具有独特功能及意义。 一、海南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分类释说 (一) 婚俗仪式音乐 1.提亲仪式音乐 黎族人提亲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其一,男女已经确立恋爱关系,准备谈婚论嫁。其二,男方有意,但女方未定。男方一旦认定女孩且家人认可,便会上门提亲。黎族的提亲仪式,必须对歌,因此,男方家人一定要选择家中会唱歌的人来提亲。另外,提亲的日子有一定要求,一般提亲的日子是男方或女方的生日,一定不能选双方家人的忌日,这一点黎族人非常忌讳,一般选提亲的日子也要参考皇历的吉日。男方定下良辰吉日后,女方认可,便可登门提亲。 黎族的提亲仪式,男女双方的家人必须穿着黎族服饰,由双方派出亲人进行对歌,提亲仪式对歌的曲调多为轻快活泼,旋律基本相同,词可即兴,一般这样的仪式都会伴随着欢声笑语[1]。 2.结婚仪式音乐 黎族人在结婚仪式之前,男方的亲戚好友会在规定的时间段去女方家接亲,黎族的新郎会被要求披着一块红布斜挎在身上,伴郎拿着红伞紧跟其后,将新娘及娘家的亲朋好友一并接回新郎家。走到新郎家门口时,女方家人得先止步在外面等候男方亲人接待,新郎及接亲的家人先回到家中告知男方亲人之后,由新郎的堂弟或堂妹端茶给新娘、伴娘,后由堂弟或堂妹将新娘引入新郎家。新娘在走进婆家的过程中,不能回头也不能转身,因为黎族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吉利的,进屋之后,结婚仪式正式开始,道公看着新娘开始念唱,念唱内容一般表达新媳妇今天正式成为新郎家的一分子,并且希望祖先能够保佑这家人在日后的生活中平安幸福,一切顺利。 黎族婚俗仪式中“对歌”贯穿婚事的始终,婚礼酒席上,老人间对歌把话拉,中年人对歌赛歌箩,青年人对歌来投情,新郎新娘对歌表钟情。海南黎族对歌主要指两人或两组人进行对答式的歌唱,对歌这样的演唱形式在婚俗仪式中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音乐形象之间的互动和音乐思想的交流[2]。婚俗仪式的对歌曲调轻快活泼,通俗易懂。“对歌”是黎族婚俗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着重体现海南黎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世界。 (二)驱病仪式音乐 从黎族的驱病仪式来看,其形式基本效仿道教科仪法事,由道公开始念唱两段,第一段敬列祖列宗,第二段向祖先诉说患者的情况,每念唱一段结束后,由铜锣和木鼓演奏的锣鼓乐紧随其后。仪式接近尾声,道公念唱的内容主要体现为祈福,不但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同时也会为家人祈福,远离多灾多难。当道公念唱结束时,再次奏响锣鼓乐,预示着仪式即将结束。 (三)丧葬仪式音乐 虽然黎族的丧葬仪式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已逐渐简化,但个别地区仍还保留传统的仪式音乐。丧葬仪式是黎族人民悼念亡者举办的仪式,会有亲属的哭唱伴随其中,哭唱的内容根据去世的人而唱。黎族的语言分为五大支系,每个支系的丧葬仪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主要以地区不同而呈现差异。如乐东哈方言(哈应)支系,其丧葬仪式进行过程中通常会敲锣打鼓伴随,入棺结束后,还会持续几天的时间。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青年男女会在棺材旁边唱歌、跳舞、打鼓、吹嗩呐等,这种仪式音乐的风格带有悲伤、惆怅的色彩。 (四)祭鬼还安祭祀仪式音乐 在黎族传统文化中,家里出现不吉利的事件,需要与阴间的鬼进行交流,并祈福消灾。举行仪式时,家族的亲人聚集,用碗装着酒和肉,摆放在已逝者旁边,先给已逝者敬酒,之后家人互敬。借以表示悼念、祈祷已逝者入土为安,并保佑家庭安宁,家人平安。仪式中的器物是本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标志,道公的念唱须结合固定的器物,如:酒、香、锄具、肉、木制乐器等,通过这些器物建立信仰联系,赋予祭祀仪式的功能效应,是黎族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值得敬畏与尊重。如黎族最具代表性的祭祀仪式“老古舞”,它是黎族的最为大型的祭祀仪式,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仪式音乐,集祭祀、音乐、舞蹈、表演、娱乐于一体。因多重文化的相互渗透,该仪式音乐呈现肃穆、大气的艺术品貌,同时也具有多维文化的蕴涵意谛[3]。 综上所述,海南黎族民俗仪式音乐形态各异。婚俗仪式的对歌,曲调轻快活泼;驱病仪式的道公念唱,呈现神秘、肃穆;丧葬仪式虽已简化,但此类仪式音乐仍然保留于其中,曲调悲伤、哀怨;祭祀仪式分大型、小型两种,小型仪式音乐带有神秘色彩,大型仪式音乐则呈现庄重、隆重的特性,集多种表演形式为一体。笔者认为,不同的仪式音乐在不同仪式场合上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及其价值、意义,仪式音乐文化同样也彰显民族精神文化,应大力保护及传承。 二、海南黎族仪式音乐的生存样态 (一)宴饮中的酒歌对唱 依据大量的田野调查,酒歌对唱仍然活跃在黎族人的宴饮活动中,其内容多为表达对外来客人的欢迎或与亲戚好友相聚的喜悦之情。酒歌对唱作为宴饮时活跃气氛、增进友谊的娱乐手段,主要以宴饮的场景、参与群体为依据,对唱的曲调基本一致,可即兴填词。 (二)婚俗仪式音乐的生存样态 黎族的婚俗仪式目前已较为简化,提亲仪式已较少呈现,但结婚仪式仍然保留。如保亭一带已经没有提亲仪式,但婚俗仪式依旧是道公的念唱与婚宴后的对歌。而三亚市凤凰镇榜郎乡至今仍保留提亲和婚礼两种仪式音乐形态,且有歌唱和道公的念唱。根据海南黎族仪式音乐的生存状态来看,仪式中遗存并保持传统黎族民歌的风貌特征[4]。尽管社会的发展猛烈撞击着传统仪式音乐的发展,但仪式音乐蕴含着黎族丰厚的族性文化内涵,消失、被遗弃都将成为民族文化流失的遗憾。 (三)驱病仪式音乐生存样态 驱病仪式中,道公的念唱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宗教学来看,道公能够与鬼进行沟通对话,这种形式只能在特定的仪式内展现,具有特殊的功能性。这类仪式一般是神秘、肃穆的。仪式过程由道公的独自念唱与锣鼓乐配合完成,这样的配合形式至今还保留于黎族多数地区。道公的念唱曲调较多,依环节的需要而定。 (四)黎族祭祀仪式“老古舞”的生存样态 黎族祭祀仪式“老古舞”是目前保留最为完好的祭祀仪式。目前,只有润方言区白沙黎族自治县细水乡6个村寨保留这样的祭祀仪式。它表现黎族人民自原始社会以来形成的祖先崇拜祭祀仪式和传统生产、生活习俗,有着千百年的民间传承历史。“老古舞”传递着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繁衍、生产和生活、宗教信仰等许多重要信息,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5]。 从上述仪式音乐的生存状态来看,海南黎族仪式及仪式音乐较为完备地留存于海南黎族的集居地,仪式音乐的呈现彰显黎族仪式文化的特质,同时,它也是黎族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海南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音乐本质特征 1.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曲调特点 海南黎族民俗仪式音乐主要体现为传统黎族民歌的音乐特征。仪式中的传统黎族民歌曲体结构短小。曲调主要体现念唱式与歌唱式的特征,曲调运用因仪式场合、环节需要而不同。念唱式曲调主要体现为级进的旋律进行,呈现平稳的音乐特点。如道公在祭祀仪式中的念唱,其旋律普遍起伏不大,状态平和,念唱的旋律曲调类似于说话的音调,这样的旋律进行通常给人一种较为平和或是沉稳的感受。而歌唱式曲调则呈现旋律起伏、跳进等特点。跳进指的是三度以上的旋律进行状态,其中纯四、五度的跳进常给人带来活泼或是明快的感受,如婚俗仪式的仪式音乐特点多为轻快活泼并带有喜庆的特点。 2.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装饰音使用特征 黎族民俗仪式音乐中装饰音和颤音运用极多。装饰音与黎族语言并用成为别具一格的风格体现。如驱病仪式音乐经常运用装饰音,使得道公念唱近似于说话的旋律音调,增加了一些起伏感,特别是运用后倚音,使得乐句尾音经常呈现同音结束,可以根据仪式唱词的需要较为自由地歌唱,同时也经常伴随着颤音的使用,使得道公与鬼的交流更具神秘性、神圣性的色彩。 3.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节拍特点 在丰富多样的黎族民俗仪式中,仪式音乐的节拍、节奏对于人情感的表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大量的谱例分析来看,黎族民俗仪式音乐最常用的节拍类型有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其中四二拍的使用比重最大。筆者认为主要原因为:其一,四二拍给人一种规整、平稳的感受,类似于生活语言的节拍韵律。如婚俗仪式中的提亲歌,叙事性较强,因此在节拍选择上,方整的四二拍韵律更适合描述这样的音乐内容。其二,规整的节拍更多源于生活劳作。四二拍的节拍特点与劳作时一定规律性的动作或是声音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节拍的特点和与此相关类型的仪式音乐情感抒发较为吻合[6]。 4.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调式特征 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调式特征仍然以传统黎族民歌的调式为基础,主要以四音为主的徵调式居多,但也有五音为主的宫调式、徵调式,以及增加偏音的六声民族调式。总体而言,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调式特征既有黎族传统民歌四音为主的不完整徵调式那种古朴的特点,又有融入汉族民歌的调式特征,这些都与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文化碰撞、交融等有着重要的关联。 5.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演唱特征 黎族仪式音乐的演唱内容与仪式内容有着必然联系。特定的仪式音乐不能在其他仪式上并用,如丧葬、祭祀仪式演唱的内容在其他仪式不能使用,这充分说明仪式音乐的特殊性。演唱一般由道公或者娘母完成,他们都是具有一定“法力”的人,能够通天地,仪式中时而歌唱,时而念唱,交替进行,演唱的内容与仪式活动的主题极度吻合。在丧葬、祭祀仪式中,一般由道公独自歌唱,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只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背记曲调,主要以世代传承的黎族民歌曲调为本,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即兴填词的表演。在婚俗仪式、宴饮场合主要采用道公独唱、众人对唱的歌唱形式,并运用同曲换词的方式贴合仪式中歌唱的需要完成。 6.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伴奏乐器 黎族仪式音乐的伴奏乐器主要有锣、鼓、钗、钹、唢呐等。鼓声音脆耳、急促有力,敲击的鼓声起着定拍、烘托气氛、激起人们情绪的作用。唢呐的吹奏一般用于引子以及民歌的主旋律,其他乐器均为伴奏乐器,这样的乐器组合主要源于汉文化的影响,因此,透过其表演更能感受到黎汉音乐文化的相互交融的和谐画面[7]。 (二)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人文特征 1.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形成源于黎族人本真的生活 黎族民俗仪式音乐的形成与黎族人文历史文化的积淀密切相连。黎族人民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呈现自然纯朴、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点是黎族人民早期生产劳动、文化历史、生活环境、民俗民风等人文因素的外显风貌。黎族仪式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同样也受到黎族人文因素的影响,因此,黎族民俗仪式音乐也彰显黎族人古朴的艺术风格,透过仪式中的黎族民歌一览无遗。黎族独特的地域生活观念造就了其特殊的仪式音乐文化,而且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去探索其背后蕴含的深厚人文历史文化[8]。 2.黎族民俗仪式音乐体现多维文化融合的人文特征 黎族是多神崇拜的民族,他们崇拜“祖先鬼”,但是又能接纳道教的“仙”等等,因而在黎族民俗仪式音乐中,既融会了多神崇拜而体现的“唱词”,又体现道教科仪文化的多环节歌唱,既体现道教科仪法事的典型歌唱方式,又体现以传统黎族民歌为基点的曲调选择,最终呈现多维文化共融的人文特征。 结? 语 海南黎族民俗仪式音乐形态各异,不同仪式音乐背后蕴含的文化特质都值得学者深入探讨与研究。目前,现存的黎族仪式音乐文化生存空间狭小有限,笔者认为,仪式音乐濒临危亡的窘境,这对于音乐文化传承来说无疑造成冲击与遗憾。于此,呼吁更多的民间传承者及文化研究者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多地关注黎族音乐文化,让黎族文化的灵魂根基永存,其仪式音乐亦能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注释: [1]张? 睿.海南黎族民歌文化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7:78. [2]张? 睿.海南黎族民歌文化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7:118. [3]张? 睿.黎族传统音乐研究视野的新思域——海南黎族祭祀仪式“老古舞”音乐研究价值析评[J].当代音乐,2019,8:16-17. [4]张? 睿.海南黎族民歌文化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7:86. [5]同[3]. [6]张睿.海南黎族民歌文化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7:223. [7]王曌宇. 海南黎族仪式音乐研究缕析[J].当代音乐,2020,5:162-164. [8]张? 睿.海南黎族民歌文化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7:39-40. [基金项目]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项目(HNSK [作者简介]李秋萍(1998—? ),女,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姜英实(1981—? ),女,通化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钢琴系主任。(海口 571158;通化 134002)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姜英实 电话:15143191714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師范大学龙昆南路99号校内13栋学生公寓李秋萍 电话:18389368525 主编:张睿? ? ?1715236460@qq.com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