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声乐演唱中的技巧与情感处理
范文

    张强 韩秀琴

    [摘要]声乐演唱是一种特殊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是融入内心情感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成功的声乐舞台表演,必然离不开科学规范的演唱技术和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在进行声乐表演时歌唱技术与情感表达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两者之间既是独立的存在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将二者完美地统一,才能在舞台上将声乐艺术的美,完整地展现出来,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从而达到声乐演唱的最终目的,促进声乐舞台艺术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声乐演唱;歌唱技巧;情感表达

    一、正确的演唱技术是声乐舞台表演的基垫

    科学正确的歌唱技术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声乐技巧的高低直接影响演唱者诠释作品的水平。每一首作品都并非是作者随意创作的,特别是一些艺术歌曲,咏叹调等,如果没有声乐演唱技术的支持是很难完整演绎的,歌曲的情感表达中的艺术创作与展现更是寸步难行。声乐演唱就是把人声比作动听的乐器,而技巧的学习就好比是不断制造和打磨“人声乐器”的过程。演唱技巧,就是通过正确严格的学习和在舞台上不断努力实践学到的科学的歌唱方法。

    (一)呼吸对声音的推动

    我们的呼吸方式大致上可以分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三种方式。胸式呼吸法,因为其无法运用膈肌支撑气息,所以会出现气不够用或者压迫声带等问题,因而在声乐演唱中并不倡导使用。腹式呼吸法,这种方式是主要靠膈肌升降完成呼吸運动。在歌唱中会造成用力过猛,无法很好地控制把握气息,从而可能造成歌唱时声音过大甚至毫无强弱,位置不集中声音发散等问题,所以同样在声乐演唱中我们也并不提倡。最后要说的便是大家熟知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了,它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科学的呼吸方式,这并非是简略从字面上理解的胸式呼吸法加腹式呼吸法,这是指胸廓,腹部所有的呼吸器官都参加呼吸运动,协助胸廓的横膈膜和腹部肌肉掌握呼吸的能力,从而呼吸量增大,能够吸入足够的呼吸量。所以说,胸腹式联合呼吸是当今声乐界一直提倡并使用的一种科学的呼吸方法。

    了解到呼吸的正确方法之后,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歌唱和练习中就一定要有一个气息托住声音的概念,要时刻保持一直气息下叹的状态,从而去形成一个良好的呼吸循环。其次除气息下叹,也不能让气息过于生硬死板,要维持气息的流动性。呼吸在大众的眼里是人天生就会的本领,但对于歌者来说,他并不是简单的。每一位声乐演唱者都要树立对歌唱呼吸正确的认知,通过锲而不舍地练习,培养正确科学的呼吸习惯。

    (二)统一的高位置面罩和稳固的共鸣

    无论是专业歌唱家还是声乐学习者,都希望通过不懈地努力,对具有统一高度的面具产生共鸣。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对面罩共鸣也有着个人的理解,他认为要想能拥有好的音色,就一定要有正确的面罩共鸣[1]。

    不难看出,要想真正让声乐艺术表演拥有完美的艺术效果,就不能忽视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共鸣,顾名思义就是某一物体产生振动发出了声音,而这个声音又通过了某一种声音的传播介质,从而让另一物体也产生共振从而发出声音的现象。回到声乐演唱的角度上来说,面罩共鸣其实是属于高位置的歌唱技巧。通过面部的各个共鸣腔的振动来达到唱歌的高位,使唱歌者的声音丰富而圆润,色彩明快而透彻且具有集中性。当我们做到面罩共鸣的时候,脸部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被细微的振动遮住,振动的区域大致呈倒三角形,从两只眼睛中间到鼻梁部的共鸣声音,来自口腔、咽喉和鼻腔。全球极负盛名的声乐表演艺术家的歌唱都充分使用了面罩共鸣。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说:“面罩共鸣的感觉就像箱子一样。”箱子的空间范围在眉毛,眼睛下方,上牙床以上,两腭的小窦腔的位置,是靠“前”的。《卡鲁索的发声法》中说,在腭的上端有一个共鸣室,它包括全部的面罩。

    当然要想在歌唱中获得高位置的面罩共鸣,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运用好共鸣腔体。这就好比是大楼的地基一样,如果没有稳固的地基作为支撑,再高的建筑也会摇摇欲坠。所以说要想得到圆润明亮、上下通透的高位置面罩共鸣,离不开我们共鸣腔体的支撑。

    说到共鸣腔体,首先就应该想到的是胸腔共鸣,胸腔共鸣是低音的共鸣腔体,无论我们说话还是唱歌,我们发出的任何声音都是以胸腔作为依托的。除胸腔共鸣外,口咽腔共鸣和鼻咽腔共鸣也是非常重要的。口咽腔共鸣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根基,它对于歌唱中是否具有正确的声音,以及是否具有婉转的音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鼻腔共鸣也是十分重要,它能够扩张歌唱共鸣空间,也是获得头腔共鸣不可缺失的桥梁。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共鸣体,是获得高位置面罩共鸣的必经之路。

    (三)歌唱语言严谨以及规范

    在声乐歌唱中,语言往往是最简单的,但也是很多人常常忽略的一点。我们传统的声乐中讲究“字正腔圆”,意大利语中有清晰的元音,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发音,还有一些在特殊情况下的不同读音;德语的元音发音比较生硬有特殊的小舌颤音或擦音,而且喉音和舌根音都比较重;法语发音鼻音比较重。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正确而熟练地掌握语言,是完成声乐和歌唱的基础。

    二、真实饱满的情感表达是声乐舞台表演的灵魂

    如果把声乐表演比作人来讲,那么前面所说的演唱技术就是他的肉体,情感表达就一定是灵魂。脱离情感表达的演唱,拥有再高超的演唱技术也无法表达出作品的内涵和意义,那么演唱者也只能是一个毫无感情的“发声机器”罢了。但凡是艺术作品都离不开表演者的情感表达,所以在声乐表演中必须表现出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诠释作品的主题思想,使观众同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情绪产生共鸣。

    (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不是通过演唱者的凭空想象而创作出来的。必须通过对与作品密切相关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等方面的把握,从而有依据地表现出来。所以作为演唱者来说,只有首先了解了歌曲的创作背景与内涵,才能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演唱来表现出来。如1823年舒伯特创作了至今闻名于世的《美丽的磨房女》,这一年对舒伯特来讲是不幸的一年,他不但在生活上失意,没有稳定的收入支撑生活,而且也患有了重病住进了医院,甚至他精心策划的音乐会因为某些原因也未而能举办。但是,如此痛苦凄惨的生活并没有将他打败,甚至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艺术歌曲《美丽的磨房女》也就由此诞生了。在歌唱中认识到了这些,才能让演唱者把握好作品意境和感情,从而把自己置身于歌曲的意境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命运共呼吸,做到真正的人曲合一[2]。

    (二)充实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情感体验

    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中,自身的情感经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对不同的时代,不同作曲家的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通过这种手段来对我们情感经历进行补充和拓宽,激活我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情感并且可以灵活运用。就像如果我们在唱一首有关森林的歌曲,那么我们脑海里一定会出现一个郁郁葱葱的森林的场景。这些场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在大脑中想象,那么如果是一首表达内心丰富情绪的咏叹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那些享誉中外的歌唱家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追捧,绝不仅是因为其高超的演唱技术而已,他们强大的舞台感染力也是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而这强大的感染力的背后,缺少不了丰富的个人感情经历和平日里的积累与捕捉。

    所以说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技能。首先,情感经历一定是在生活中时刻出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生活中捕捉各种各样的情感经历,并把它储存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在演唱时积极调动情绪;其次我们要对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仔细认真地体会和观察,提升自己的想象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从而在接触作品时,可以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与内涵;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演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想象,引导自己进入作品的情景和角色当中。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演唱打动观众,真正做到情真意切。

    (三)合理准确的情感表达

    在声乐表演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理解后由演唱者对自己通过理解与个人经历结合所抒发的情感进行有意识的支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变化,是内心世界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而自然产生的情感,并不受到意识的分配。所以在歌唱中,一定要具备理智的头脑和恰到好处的情绪才能正确理性地表达清楚作品的情感,做到以声传情,在情绪稳定的同时我们运用正确科学的声音进行歌唱,就一定会产生自我满足感的好声音,使情绪更加地积极,同时也能有助于演唱者始终发出这种良好的声音,让声音流动得更加顺畅[3]。

    发挥正确情绪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我们的声乐舞台表演。因此,我们只有保持恰当的情绪,才能在情绪的推动下,表演出精彩绝伦的演唱,体现声乐演唱的艺术美。

    三、演唱技术与情感表达有机的结合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能看出在声乐舞台表演中演唱技术和情感表达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演唱者我们只有拥有了娴熟高超的演唱技术后,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情感表达,反过来说,离开了情感表达的歌唱就会变得生涩无味。音乐是没有语言,没有种族之间的阻隔的,好的音乐作品总会给所有观众都带来美好的共鸣。而作为演唱者,我们便是音乐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只有将情感作为我们表演的媒介,将技术作为演唱的基础,熟练地掌握以及运用技术,并准确恰当代入我们的情感,才能使歌声走进观众的内心,带给观众关于音乐的艺术美。

    当声音与情感的关系达到最佳状态时,才能达到我们所追求的声情并茂的境界,演绎出的声乐作品才能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演唱者要体会作品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通过自身的演唱技术和艺术创作将作家的创作情感表达给台下的每一位观众,与观众产生内心共鸣。

    所以说我们在日常的练习与实践中就要兼顾技术与情感,在演唱之前先对作品的大意进行理解并对旋律做出分析,掌握音节变化与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都是和諧统一的关系。例如,在演唱《嘎达梅林》这首经典民族歌曲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独特、细膩的顫音进行装饰,保持暸亮、悠长的演唱效果,把握宽广的气息和自由的节奏,融入真挚、深沉的情感,唱出对嘎达梅林这位英雄的敬佩之情,努力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让广大听众在聆听这首歌的同时认知嘎达梅林带领蒙古劳动人民勇于反抗达尔罕王和军阀张作霖的英勇事迹;其次,要将演唱风格与伴奏乐器的民族特色相融合,从而使演唱的情感与作品的思想情绪达到统一[4]。

    声乐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演唱过程中将演唱技巧与个人情感融入一体。声乐的艺术美的体现,也是一个拥有科学的表演技术,对作品有理解和个人感情进行表演,艺术性地诠释歌曲,抒发情感的综合过程。当今社会,声乐演唱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作为演唱者应当经过深切地分析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内涵,正确科学地运用声乐演唱技巧,将更为出色和优异的声乐演唱作品带给广大观众,提升声乐演唱的艺术性。

    注释:

    [1]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2:127.

    [2]施焦.论声乐表演中的个性化情感表达[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03):104—107.

    [3]孙佳源.浅析声乐演唱中的科学发声和情感运用[J].黄河之声,2019(13):58.

    [4]马珺媛.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J].中国民族博览,2020(04):155—156.

    [收稿日期]2020-06-23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LNJC23)。

    [作者简介]张强(1999—),男,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学生。(鞍山? 114051)

    [通讯作者]韩秀琴(1963—),女,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鞍山? 114051)

    (责任编辑:张洪全)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千山中路185号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张强

    15604229190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千山中路185号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韩秀琴

    18604127688??????????????? 张震代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