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
范文

    丁大水

    [摘?要]

    随着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钢琴艺术被更多的社会大众所接受,成为服务百姓文化生活的一个主要方式。在进行钢琴演奏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演奏水平,并且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技巧,在良好心理素质的配合中,完成一次状态良好的演出。本文从钢琴演奏表演过程中,演奏者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更好地提出加强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建议和策略,希望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素质;提升建议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5-0113-03

    钢琴演奏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形式,是舞台上音乐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为更好地提升舞台音乐表演的整体效果,需要加强对钢琴演奏的效果提升。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人员的心理素质对于整体演奏的效果影响很大,一旦演奏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舞台表演的环境要求,会影响整场演出的效果。因此,需要从影响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因素中进行分析,不断地提升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保证舞台音乐表演的效果。

    一、钢琴演奏过程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人的各种行为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到心理意志的影响,所谓的心理素质,是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大脑的作用,更好地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反应,并做出相对应的各种行为和举动[1]。在不同环境中,人们对不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而不同的心理反应,也会直接影响人们做出不同的言谈举止。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人员的整个行为产生也是在心理作用的掌控中完成的,因此,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整个演出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比如,在舞台现场演出的过程中,演奏者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能够对现场进行良好的把控,可以更好地将钢琴演奏的实力进行展现,并通过自身的情绪感染更多的观众,提升整场演出的艺术效果。同样的,如果在演出的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较差,在演奏的过程中,情绪紧张,心情压抑,是不能很好的将演奏的水平发挥出来的,也不能很好的感染现场的观众,甚至会造成正常的演出出现事故,产生不良的影响[2]。因此,需要不断加强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开展良好的舞台演奏表演,不仅展现出钢琴艺术的舞台魅力,也可提升自身的艺术气质。

    二、影响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

    在鋼琴演奏表演的过程中,影响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信不足

    做事情的过程中,需要强大心理的支撑。只有内心具备强大的自信,才能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环境的要求,展现自我的实力。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演奏者具备强大的自信,才能正常的进行表演。但是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钢琴演奏者的自信心很容易产生不足的现象,成为影响其心理素质的主要原因[3]。比如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对于自身所预设的演奏效果如果没有达到,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认为自身存在不足,对自身的钢琴演奏实力产生怀疑,从而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在后续的舞台表演过程中,影响演奏者正常水平的发挥,造成演奏效果越来越差,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的阻碍演奏者的发展。另外,演奏者自身的性格特点也容易对其内心的自信心产生影响。比如性格懦弱的人,不能正确的看待自身的实力,会不断的进行自我否定,在否定和批判的过程中,钢琴演奏带来的愉悦感不断变弱,慢慢成为一种折磨,影响着演奏者的钢琴表演水平,也限制了钢琴演奏者的艺术成长。

    (二)过分表现和过分自我

    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部分的演奏者对于整场舞台演奏效果过分的注重,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不能够将全部的精力放在音乐的艺术表达中,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观众的现场反应中。这种演出的现场,实际上是没有艺术感染力的,也是缺少艺术教化效果的。这种实际的现象,是由于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过分自我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在现场的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不能对自身的风格有正确的认识,只能结合现场观众的喜好进行不断的风格改变,最终造成了自我风格的丧失,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又比如,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更多的沉浸在自我对艺术的理解中,不能与现场的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只是沉浸在自我的表演中,造成与观众、与舞台的脱离,一旦在公开的大型舞台现场进行表演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应的表现,从而影响个人水平的发挥。这种过分表现或者过分自我的不良心理,都会影响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

    (三)舞台经验少

    钢琴演奏是一项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演奏者能够具备更强的舞台经验,适应舞台演出的各种环境。但是在实际的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舞台经验是不一样的,经验丰富的演奏者可以对现场进行更好的节奏控制,但是经验不丰富的演奏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内心会容易出现慌乱的现象,不断地担心在演奏过程中出现失误,而过分的担忧,又加剧了失误的出现,影响着整个舞台表演的效果,也影响了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水平[4]。比如,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表演中,优秀的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演奏水平,但是缺乏一定的舞台经验,在面对大型的表演现场时,会存在一定的紧张情绪,如果自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会更容易造成演出效果的失败。而同样的情况下,一些优秀的表演者,如果具备较丰富的舞台经验,可以更轻松自如地进行舞台表演,对现场不陌生,不害怕,在心理上形成强大的自信,达到精彩的演出效果。

    (四)技巧不成熟

    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表演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水平还受到演奏技巧的影响。演奏者如果具备比较熟练的演奏技巧,可以轻松的应对演奏过程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在舞台上演奏时,正常发挥,保证演奏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演奏表演中,演奏者往往由于自身的演奏技巧不成熟,造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5]。比如在进行演奏的表演过程中,演奏者对所要表演的曲目不能很好地进行艺术理解,也不能对其风格进行深入地研究,甚至对演奏曲目中的节奏、节拍、音准等基本常识都不了解,在正式的演出场合中,一定会找不到方向,不能很好地进行演奏,各种负面的情绪会不断地滋生,形成不良的影响。另外,在日常的演奏训练过程中,演奏者对于训练的过程不重视,认为反复的强调训练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一旦进入到正式的场合进行舞台表演的时候,平时练习过程中各种错误细节的不断出现,会直接造成演奏者在现场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影响整体的演出效果。因此,需要不断地加强日常的技巧积累,从而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挑战,保证舞台演出的效果。

    三、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提升的建议

    在钢琴演奏表演的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加强提升,从而更好的实现演奏者自身水平的综合提升,也更有利于演奏者的艺术生涯发展。

    (一)树立信心

    钢琴演奏者在进行钢琴演奏表演的过程中,要加强自信心的树立。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要能够以强大的自信面对各种挑战,实现舞台表演的顺利完成。在日常的钢琴学习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且时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并且对各种演奏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能力培养,可以轻松的应对,从而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对自身的演奏水平进行正确的判断,在表演的现场将实力和水平进行展现。其次,在日常的钢琴学习过程中,钢琴演奏者还需要对自己建立心理暗示,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鼓励自己建立自信,养成积极的态度。演奏者要能够对自己在演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并且对自身演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JP2]分析,在演奏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展现自身的优势,克服自身的劣势,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各种演奏的现场要求,保证效果。最后,在平常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演奏者还要能够正确的认识钢琴演奏艺术,耐心地进行练习,保持长久学习的恒心和信心,坚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标准和目标,一步一步的进行学习,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建立演奏的信心,提升心理素质。[JP]

    (二)不断丰富技巧

    在進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丰富演奏技巧,提升心理素质水平。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行技巧的训练和丰富。

    1.科学背谱

    钢琴演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在平时的练习中非常熟练的曲子,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大脑空白,记忆混乱,从而造成演奏的失误发生。这种现象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在平时的训练中,过分的强调“肌肉记忆”,将希望都寄托在反复多次的练习过程中,而忽视了对曲谱的科学识记。在进行科学背诵曲谱的方法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分段进行背诵。将一首完整的钢琴乐曲进行分段,然后一个小段一个小段的进行练习,并随时的挑选其中一个小段进行测试,从而保证演奏者对整首乐曲的正确识记,熟练掌握。第二种,结构背诵的方法。将一首完整的乐谱进行结构的划分,并对其中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识记[6]。比如在分析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奏鸣曲》的过程中,再现部和呈示部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找出在结构和调性上相同的地方,进行强化背诵,可以快速的进行整首乐谱的识记。第三种,慢速背诵。这种方法的使用,是将原有的乐谱速度进行下降处理,完成识记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将原有的演奏关系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哼唱识记乐谱的依赖,从而完成对整首乐谱的完整记忆。第四种,冥想背诵。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更好帮助演奏者对指法进行记忆,在演奏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第五种,模拟演奏。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演奏者随时随地的进行练习,在舞台表演的时候能够更加自信。

    2.丰富想象力

    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在不断丰富想象力的过程中,钢琴演奏者的技巧可以得到不断提升。钢琴演奏是进行二次创作表演的过程,在进行再度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演奏者能够结合原有作品中的各种情感进行一定的想象,从而将自身融入作品中,对作品进行再加工、再处理和再创新,以展现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因此,在进行演奏技巧的提升中,要求演奏者能够对自身的想象力进行不断丰富,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效果。想象力的丰富,在演奏者前期和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体现。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想象力的丰富主要是在长时间进行大量的作品练习过程中得到锻炼的,演奏者加强对作品曲目的不断练习,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作品思想的探索,然后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想象,建立对曲目演奏过程中的各种技巧掌握。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钢琴演奏者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基本知识,对于演奏的乐曲曲目能够轻松的弹奏出来,此时需要演奏者将这些技术的演奏技能进行演奏技巧的转化,并且通过想象、创作,完成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并建立自己的演奏风格,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熟练地将自我的技巧和风格进行展示,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

    (三)不断积累经验

    在进行钢琴演奏的心理素质提升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适应舞台表演的要求。首先,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进行经验积累,要抓住每一次舞台表演的机会,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舞台表演,都要在舞台上进行实践的演出,并对演出过程中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借鉴优秀的演奏者现场的表现,丰富自身的经验。其次,要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长期积累,可以从大量的优秀表演现场视频中、教师演奏过程中,进行经验的获取,借鉴优秀的表演现场,进行经验的积累。最后,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演奏者进行经验的总结和丰富。比如,演奏者在每一次的现场舞台演奏之后,教师都对其演奏的过程进行总结,并帮助其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更好地帮助演奏者建立现场演奏的信心,能够对舞台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并在不断总结舞台经验的过程中,边总结,边验证,提升演奏过程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更好地实现心理素质的提升效果。

    (四)培养应变能力

    钢琴演奏的现场,是一种综合表演现场,在舞台上演出的过程中,要能够适应舞台的现场气氛环境,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的曲目演奏中,具备应变能力,实现心理素质的提升[7]。因为在舞台上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全身心的将精力放在演奏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现场的综合情况进行关注,并且能够具备强大的应变能力,对各种突发状况进行高水平的处理。比如,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结合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将舞台上的表演现场进行模拟练习,要求演奏者适应舞台上演奏的环境,同时将舞台上可能突发的各种问题进行演练,如音响出现故障,演奏的现场没有声音;灯光出现故障,现场一片漆黑;或者是现场的观众突发状况等各种突发的问题,都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提前的适应和解决,帮助演奏者建立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在真正的舞台上进行演出的时候,可以更轻松,更自如。另外,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演奏者要加强对基本功的学习,在舞台上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如果突发各种情况,要能够结合自身的演奏技巧,演奏基础进行化解,将现场的气氛调整到正常的状态,顺利完成演出。总之,要求钢琴演奏者要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更好地适应舞台上钢琴演奏的环境,具备演奏自信、演奏水平,从而实现自我心理素质水平的综合提升。

    结?语

    本文通过对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要从不断树立演奏者的信心、不断丰富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不断增加演奏者的舞台经验和不断提升演奏者的应变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心理素质提升,以此来有效的保证在舞台音乐演出的过程中,钢琴演奏的完整性和艺术性效果得到展现。除此之外,钢琴演奏人员还需要不断地对音乐艺术进行学习,提升自身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将自身的内在潜质进行开发,展现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