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范文

    漆赫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9-028

    一、分层教学必要性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从而达到不同类别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1、农村初中教学现状呼唤分层教学的实施

    2、新课程改革呼唤分层教学的实施

    3、农村学生个体差异(很大的差异)的客观存在

    (1)智力差异。每个学生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智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2)学习基础的差异。

    (3)学习品质差异。

    4、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5、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效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三、分层教学的原则

    ①水平相近原则: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

    ②差别模糊原则: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转级”,且分层结果不予公布;

    ③感受成功原则: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方法、练习、作业时,应使学生跳一跳,才可摘到苹果为宜,在分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④零整分合原则:教学内容的合与分,对学生的“放”与“扶”,以及课外的分层辅导都应遵守这个原则;

    ⑤调节控制原则:由于各层次学生要求不一,因此在课堂上以学、议为主,教师要善于激趣、指导、精讲、引思,调节并控制止好各層次学生的学习,做好分类指导;

    ⑥积极激励原则: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以纵向性为主。

    四、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措施

    (一)分层建组

    学生的分类应遵循“多维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

    对学生的分层应注意:其一,不能根据学生的一两次考试成绩而定。即在看学生平时成绩的基础上,更要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表现等;其二,分层不能一成不变。即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在的层次,可把学生的自愿选择和教师的初步确定层次结合起来,以使学生能接受为原则。

    (二)分层备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思路

    心中有课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当准确、适度 。

    心中有学生: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出发点 。

    心中有数学:数学内在的逻辑发展是数学学习最主要的线索 。

    如一元一次不等式,本章教学要求

    ① 通过合作学习,同学间共同探索、相互启发,理解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② 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的意义,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③会利用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较熟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比较,进一步理解两者的异同,尤其是不等式两边同除以一个负数的情况.同时通过对比方程与不等式、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等 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类比的方法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途径; ④ 会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理解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有效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有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班上学生分层教学,可制定以下目标:

    (1)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2)进一步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 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培养分析和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能力。

    (三)分层练习

    1、设计趣味性练习,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

    2、设计生活性练习,提供每个学生发展的空间。

    3、设计开放性练习,发展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

    4、设计综合性练习,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分类辅导

    对学困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5)分层作业

    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C组习题或设计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

    (6)分层考查

    每份数学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学困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70%,提高题占20%,深化题占10%。

    5、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6、1.分层教学的管理(学校?班级?学科) 。

    7、2.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

    8、3.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