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城市公园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范文 | 王洁琳 摘要:现代意义上城市公园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起源于美国,由景观设计之父、现代景观设计奠基人、著名美国景观设计大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提出来的。纽约中央城市公园的建立,意味着现代景观学的开创,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意味着城市公众生活的开始,公园不再是少数富豪的私人花园,俨然已成为公众的公共开放与交流空间。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的城市公园绿道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研究,为城市人们营造自然生态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都市环境;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9-321 引言 对于一座由钢筋混凝土构建起来的城市而言,拥有一块中心公共绿地是其最为宝贵的资源,它的存在对整座城市起着带动作用。随着城市近年来新的需求出现,城市绿地被人们越来越为重视,其可变化性、塑造度以及自由度使其拥有巨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可以利用其空间,与周边建筑物相融合,构建一座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城市,还要从社会文化和市民需求来考虑,绿地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使公共空间成为其中心系统。对其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挖掘其内在潜质,打造21世纪新的城市目标和理念。 一、城市公园绿道的功能及特点 绿色都市公园景观的功能主要就是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为市民提供一个交流、休憩游玩、锻炼以及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需求的公共开放空间场所。我们所生活的现代城市大多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未免显得有些冷漠,缺少人情味,也存在着交通堵塞、各个空间联系性不强等问题。城市公园正是基于城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而出现的,它的出现避免了其缺点,成为城市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核心,都市环境得以改善和发展,生态恢复及防范自然灾害等功能也在城市公园中得以体现。城市公园不仅可以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绿化城市面貌,它不仅给人们在视觉上带来与城市建筑截然不同的感受,而且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二、国内研究现状 绿色都市公园景观是指向市民提供游览、交流、休息及娱乐的公共绿色空间,都市公园不仅在生态环境上有着重要的改善功能,也是象征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面貌和修养。当代中国的都市公园景观设计是随着新中国的延生而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初期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当时的时代和历史环境,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过于保守。 三、项目背景 本研究场地选取在湖南衡阳雁鸣溪公园。衡阳是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地处南岳衡山之南。雁鸣溪风光带位于高新区陆家新区蒸水东堤,总长约2.4公里,总面积约为300亩,是一处集文化、娱乐、休闲和环境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景观区。共规划五大主题区:蒸水风韵、湿地花园、欢乐水岸、雁鸣广场、诗路花语,是一处集文化、娱乐、休闲和环境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景观区。 目前基地现状为废弃地和垃圾堆的状态,周围分别有学校,钢材大市场,居住区,纪念馆等。该场地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快捷。可开发利用度较高。 四、景观规划设计 (一)动静相宜,蓝绿相融 动与静的关系,不仅指内的景观空间形态,而且指每一种不同的生态休闲方式。在动与静之间,可以是自由的游览,可以是安静的凝视,可以包容一切需求,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水四山,四岛四带”山水相连景观空间,水域广阔,滨水视线通透,是打造一个生物栖息的天堂,以提升人居品质为出发,营造回归自然的乐园。 (二)景观栈道桥 打造“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意境。静听鸟语花香、游走生态湖泊、感悟自然的唯美,形成人与自然的共融。与连溪步道相接的溪流边走廊结合了既有的地形,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交空间,阶梯式的地形呼应了溪流的形态,并提供了面向市区和溪流上活动的视野。选择乡土树种或养护管理成本较低的树种善于利用水生植物群落营造良好的水域生态系统增强堤坝驳岸的稳定性。 (三)夜景 以“点”、“线”、“面”的手法捕捉环自然景观的表现点,注意生态美学设计,表现生态的自然美:①布置节点 ②线状布置 ③面域布置。用变幻的灯光表现城市的历史和现实,注重场地文化保护和历史重析,传承悠久多元的场地历史;挖掘场地优势建设具有当地及区域特色的城市开放公园及观景廊道;改善城市人群的居住环境,从分发挥城市开放性公园用途,更多更好的使人与自然和诸共处。 五、项目设计思考 设计概念是提醒生活在高速發展时代的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以及传统,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地放慢速度。项目的建设愿景是建成“和谐完整的景观栈道活力生态的星光溪岸”。本项目高品质的完成蒸水东堤各个公园与景观节点的联通。我的规划目标是保护敏感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休憩机会、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文化价值。从地形、水文、景观、道路来说,将公园和原有的地形景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结论:下一步,园林主管部门应多措并举推动绿道建设,按照“间绿透绿、显山露水”的绿化思路,推进绿道建设和改造提升,聚焦人民群众的使用需求,形成疏密有致、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绿地空间,提升园林绿地的活力和吸引力。持续推动绿道网建设,用绿道连接历史文化遗迹、公园绿地、慢行系统和传统村落等节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绿道网络,培育绿道品牌,完善绿道建设标准,拓展绿道功能。 参考文献 [1]张鑫彦,涂秋风.公园城市背景下大都市中心城区环公园绿道建设探讨——以上海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S2):93-97. [2]海若.绿色城市突围“热岛效应”——国外城市森林建设概览[J].资源导刊,2019(12):52-53. [3]方伟.公园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J].群众,2019(23):45-46. [4].赵海春,王靛,强维,呼海艳,张楠.国内外绿道研究进展评述及展望[J].规划师,2016,32(03):135-141. [5].汪齐,余太平,何延召.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绿道雨水回用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9,50(06):78-8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