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思考
范文

    蒲敏

    摘要:德育是小学生建立三观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德育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堂内外营造出浓厚的德育氛围,由此进行不同形式的德育教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在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获得道德的熏陶。

    关键词: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401

    初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阶段,其思想、心理都会随着身体、生理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波动,此时对其进行德育引导,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还能够为其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认知基础,进而推动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中本身就存在着十分多的德育知识,通过有效的策略可以实现课堂当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深化了德育教育。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人心和灵魂的教育。“以仁治国,以德服天下”,帝王统治天下尚且如此,可见德育教育多为重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高尚的品德,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因势利导地渗透德育教育,既教书、又育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多元化渗透

    德育渗透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语文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德育的渗透方式较多,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发展能力来进行综合性的界定。首先来说,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文本阅读的角度来进行合理的德育内容渗透,并结合语文阅读素材来做好写作素材内容的接力。其次,教师可以就阅读文本中涉及的语文德育内容和知识内涵来进行课下实践活动和作业的布置,要求学生从课外实践的角度来进行传统文化知识内涵的体会和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当前的语文知识内容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实践的角度来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体会,从自身思维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角度上进行自我发展和深入研究。这样循序渐进式的引导,能够让小学生从对周边事物和所发生的各种事件的分析過程中对德育内容具有更加细致的分析和实质性理解,以此来加强德育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体现。

    三、德育渗透工作中,要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的榜样带头作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发挥道德教育的榜样带头作用,要注重言传身教,并且更要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学生们如果发现教师言行不一,更能够引起他们的愤怒,甚至内心的不协调,极大的影响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所以,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加强自我的约束,从师德的方面加强对自己的要求,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思想道德学习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的第一引导者,教师的德育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德育素质的发展。教师在学校不能只局限在教学生知识层面上,更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从学生的心底感化他们。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渗透在日常与学生相处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各种细节当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调整自己在学科活动中的表现,悉心听取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在思想道德方面,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用端正的态度引导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关心学生的成长,热爱祖国,热爱同事和同学,让自己的身心健康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深化教学改革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教师在综合能力素质方面不断加强的一个方面。

    四、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合作学习

    学生应发挥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积极挖掘学生们的学习潜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表达的权利。在提问环节中,教师不必苛求学生的答案与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一致,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的表述,给予学生思维上的充分想象,激发学习热情。每一个孩子都是以独立个体,在生活中所经历的、所感悟的都不相同,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的表述。当然尊重孩子的表述并不代表一味的迁就其观念,当学生所思所想与描述相偏离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如何用有理有据的方式将头脑中模糊的问题进行清晰的梳理,以得到别人的认同。或者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补充和质疑,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使思维上更加灵活,在以后的学习总以一种更加轻松愉悦的方式开展,获得自我存在感和认同感。

    五、提升自身素养,从而感染学生

    随着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青少年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在思想道德层面上的教育并不完善,与教师的德育问题也有一定的关联。一些老师觉得德育工作是家长与班主任的事儿,和自己没什么联系,但实际上教书育人是一体的。在教师备课过程中,不仅要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进行设计,对情感与价值观的培育同样要着手。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停留在落后的层面上,仍然认为只有提升学习的成绩才最为关键,因此为了提高成绩而变相地惩罚学生,体罚甚至变相体罚等,为了学生成绩的发展丢失了教师的尊严,为了一个“利”而竞争,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而丰富的精神生活则是道德层面上的,教师只有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上来,才能让学生们更加钦佩,从而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让学生感受到品德修养的魅力。比如在语文课程中作文写作辅导上,以“团结”为中心思想的写作,语文老师应该与同学们一同探讨团结是什么,并通过一些小游戏来促进学生们对团结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导,让学生们体会到品德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初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时刻把握德育教育的指导方针,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将写作训练作为学生表达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教师还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并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切实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路黎兵.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36).

    [2] 江永龙.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分析[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