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19.1.2函数的图象》的教学反思 |
范文 | 杨海田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5-021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纵观全局,把握细节。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选题设想 函数的图象在初中数学函数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整个初中函数的学习中。函数教学历来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老师难教,学生难懂。出现此原因,主要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依靠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几幅静态的图象,无法把函数图象的生成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而学生由于缺乏这一环节,对于函数的图象只能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最终只能凭死记硬背掌握一些规律和方法,且极易出错。因此,我借助于几何画板这一软件,将图象的生成过程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图象的生成有了生动的印象和感性的認识。理解为什么在画图时要用平滑的曲线将其连接起来。 二、课堂效果 本节课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一一呈现了看图、识图、画图的学习过程。课堂借助于几何画板充分展示了动态几何的优势,创设了新的学习情境,动静结合,学生的兴趣浓厚,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高效的应用。从实践效果来看,取得以下效果: 1.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准备充分:投影仪、PPT、几何画板、学案。 2.本节课的设计的数学学习内容都是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实,是现实而有意义并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旅游需考虑的因素:天气、行程、费用的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图象来反映的问题实例,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逐步获得图象所传达的信息,并归纳出读图的关注点:(1)横纵轴的意义;(2)已知点;(3)曲线变化趋势。再之,这些实际问题向学生充分提供行程函数思想的活动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函数图象并形成函数思想。 4.由函数图象定义,引导学生思考绘制函数图象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归纳绘制图的一般步骤,并借助于几何画板演示函数的生成过程,加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深化认识,从而重难点得以突破。 三、存在的问题 1.如何操作好学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准备好学案,由于利用信息技术后,很多知识都呈现给学生看了,并由自己带领学生一起口头总结,没有给学生以思考、沉淀的时间。表面上,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可给人的感觉是将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而学案也成了空头摆设,失去了它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作用。对于学案上的知识点填空应及时引导学生填上去。 2.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课堂时间是40分钟,学生虽然有大部分时间在自主活动,但有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相对比较短,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其次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没有把握主要的方法,表达上也有所欠缺,而此时我有点着急,有点越俎代庖的紧迫感;再次,知识内容多,时间上给的就更少了。 3.两手准备。投影仪设备一直没有连接上,耽误时间较长。在正常上课期间,投影仪也是时好时坏,时间上耽误不说,课堂最精彩及最突出的部分,效果没有预计的好。 4.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一起画出的图象,再让学生自主画出的图象。两次作图,进一步让学生归纳出画图的基本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演讲、解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必须的,但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出现“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 5.需要加大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度。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为一体。正因为信息技术既可以丰富视听感受,也可以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它集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为一体,教师使用这一媒体,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自己的课堂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整合中作为重要工具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应注意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首先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应该创设主动学习的情景,创造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其次其主体是课程,而并非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为运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再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经验,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重视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方式,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多反思,多总结,未来之路还较长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