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 |
范文 | 张国建 摘要:现如今,核心素养这一话题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高中阶段开展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核心体育技能的训练,还要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高度,从而真正实现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本文首先论述了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其次,基于当前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发展现状,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具体阐释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期本论文能够对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教学;德育;有效性;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405 高中阶段,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是否有效,是学生体育观念形成的关键因素。教师应注重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不仅要教授正确的体育知识,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不断渗透积极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逐渐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那么,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怎样才能够将体育教学和德育工作有效结合,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呢?下面,笔者根据自身总结的教学经验,对德育教育对于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重要性进行简要说明,并提出三点可借鉴的教学策略。 一、德育与高中体育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合德育内容,符合新课改对高中体育教学所提出的新诉求。教师应重视德育的渗透,在体育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高效的体育课堂中,获得身提与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授体育技巧,重视学生体育水平和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入手,在课堂中通过体育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正确意识形态,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逐渐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此外,学生在面对体育长跑等高强度的项目训练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磨练,使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敢于面对,通过自己的毅力和韧劲去度过难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不仅符合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观念,还能够切实促进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促进学生身心获得全面的成长。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对于高中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一)从教学“突发事件”开展德育渗透,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许多高中学生在和其他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特别是在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因为体育活动中的各种小事而产生突发事件。高中体育教师可以从这种事件入手开展德育教育,当突发性矛盾发生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肢体冲突来进行解决。教师应反思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语言和态度,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因此应将这种事件其作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行为习惯的德育窗口,教师不能用先入为主的思考方式,对学生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不然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的时候,笔者首先为学生划分了活动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篮球对抗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身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激烈的对抗,这样在比赛中就极易出现矛盾和冲突,有时是个别学生之间,如果没有及时调解,就会上升为群体冲突,据此,教师应在事件发生后,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持续关注,如果学生在事后依旧出现较为激进的举止,教师要第一时间制止这样的不良现象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并通过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强调“团结友善”、“互助共赢”等良好思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冲突事件后再对渗透德育观念,能够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使学生铭记规则,在面对冲突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明辨是非化解矛盾,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善待他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 (二)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各类优良品质 高中阶段,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体育实践活动。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户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促进他们各类优良品质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发展与进步。 例如,笔者在体育教学时间,引导学生去学校外的篮球场地,在课外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会乱丢矿泉水瓶,影响了场地的整洁环境。笔者借此现象进行来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在篮球运动结束后,对场内的尾声进行清洁和维护,将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并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公共环境的维护,不可随意乱丢垃圾,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借助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德育渗透的积极因素,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高。 (三)从体育教学评价环节开展德育渗透,促进学生思想高度的提升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也是教师开展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 例如,有些学生体育天赋较高,教师可以多引导他们,发挥自己在体育运用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体育比赛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享受体育运动为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有的学生体育天赋较差,教师则应多多鼓励他们,在面对体育活动时不要畏惧,通过长期的体育训练就会取得成效,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体育精神,促进中学生思想的健全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应培育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正确引导,从自身做起,通过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以此来完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同时,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学生的健全发展,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设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委小琳.探究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3):100-101. [2]王磊.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体育风尚,2015(8):18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