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范文

    张思梅

    摘要:高中政治学科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四个部分。这4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占据了整个高中政治教学的全过程。众所周知,高中政治一共可以分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这4本书。在进行每一本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相关的书目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而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养同样也是如此。在本文中,我将以生活与哲学这本书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素养;高中政治;政治教师;高中生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162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这一目标始终占据了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分为4个方面,也就决定了,教师在制定细节的教学计划时,也要根据这4个方面进行详细展开。科学精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养,是否具备科学精神,映射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在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的推行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充分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培养科学的认知意识

    认知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我们观察世界客观状况,体悟相关现象的过程中,认知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获取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进而形成對客观世界或相关事物的一般的正确的认识和看法,进而为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虽然高中生大多都已成年,但是刚刚度过十八岁的他们,无论是内心的成熟度,还是对待事物的认知和看法,相对于一般成年人均有一定差距。所以教师可以采用教育的手段予以弥补,在教学过程中寻找相关优质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展开针对化辅导措施。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就是对这个客观世界所秉持的一般看法。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而作为教师,在推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把这一点当做一个重要知识点向学生传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这句话充分消化吸收,进而指导自己观察客观世界的具体行为。例如关于物质的概念讲解,教师可以列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物质不等于物体或某种物品,物质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这属于物质;而2010年至2020年间,学校发生的一系列相关事件,也可以被称为物质。第二,唯物主义不等于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教师的讲解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只有当学生正确认识了世界的本源问题,在分析生活中其他一些现象和问题的时候,才不至于会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而这也就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除了教师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认知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探索意识。让他们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进而认识到存在于这个客观世界中的一般真理。这种认识属于直接性认识,在学生心中所形成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而持久的。关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首先要让他们对书本的教材知识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保持一定的客观性。当下阶段,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完全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下去,虽然这样做有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顺利推行,但是自主意识的缺失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会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所以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客观性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能始终坚持认为教师说的一切都是对的。而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故意设置一些小陷阱,说出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认识,用于考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没有认识的教师所犯的错误,教师也要提点学生把自己刚刚说过的话进行反思和分析。而这一切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客观性,让他们逐渐养成实践出真知的正确想法。学生学习思想的不断完善,可以有效促进个人探索意识的形成,并增强探索能力,而随着学生进行的一系列探索行为,他们也会获得关于某些事物比较客观的真理性认识,这对他们的政治学习工作是一种巨大的帮助,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发展也就基本实现了。

    三、实现政治教学工作的生活化

    虽然政治学科相对抽象,但是该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也充分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这一哲学道理。我们要想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精神,仅仅依靠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是比较浅显的,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收获。尤其是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名词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和方法论指导,对学生的理解工作造成巨大困难。学科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样也陷入了比较艰难的片段。所以我们要加强教学工作研究深度,调整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维方式,将政治教学工作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努力实现教学工作的生活化。而这有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最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实际行为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例如辩证法中《矛盾》这部分的知识就非常抽象,特别是在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这两个知识点的教学时,很多学生非常容易混淆。而仅仅讲述书本教学理论同样也容易给学生造成理解压力,所以我们就要实现教学工作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讲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时,教师可以举例两个比较典型的矛盾:第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第二,公安局的民警和违法犯罪分子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虽然都处于我国当前社会形态中,但是经过对比,我们很容易能够辨别出第一个矛盾无疑是更重要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说的是多么矛盾之间,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说的是一个矛盾。教师结合生活化的案例进行讲解,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真正理解了书本知识,这有利于树立科学精神。

    四、结语

    科学精神是高中政治学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当下政治课程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未来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和教育创新的早日实施与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欢. 政治学科素养视阈下的“私人订制”——以《政治生活》为例[J]. 高考,2018,(18):253-254.

    [2]杨亿君. 情感体验教学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8:25